华西证券-上汽集团-600104-系列点评五十七:合资小幅承压 出口表现亮眼-221211

文本预览:
上汽集团(600104) 事件概述 12 月 10 日,公司发布 11 月产销快报:单月批发销量 49.3 万辆,同比-18.1%,环比-2.1%; 1-11 月累计批发 476.6 万辆,同比-0.8%; 上汽大众 11 月批发 11.2 万辆,同比-17.2%,环比-10.8%; 1-11 月累计批发 119.9 万辆,同比+8.5%; 上汽通用 11 月批发 10.3 万辆,同比-24.8%,环比-13.4%; 1-11 月累计批发 107.6 万辆,同比-8.1%; 上汽乘用车 11 月批发 7.3 万辆,同比-26.9%,环比+7.7%; 1-11 月累计批发 75.3 万辆,同比+8.2%; 上汽通用五菱 11 月批发 17.0 万辆,同比-11.9%,环比+6.3%; 1-11 月累计批发 140.6 万辆,同比-2.6%。 分析判断: 疫情影响需求 同比弱于行业 疫情影响终端需求,同比有所下滑。 因 11 月疫情影响,行业整体有所下滑,根据乘联会, 11 月乘用车批发 206 万辆,同比-6.2%,环比-7.5%, 公司同比弱于行业整体。 11 月公司汽车批发销售 49.3 万辆,同比-18.1%,环比-2.1%。 自主环比提升 合资需求承压 自主及五菱环比有所提升,合资表现相对承压。 自主方面,上汽乘用车 11 月批发 7.3 万辆,同比-26.9%,环比+7.7%; 上汽通用五菱 11 月批发 17.0 万辆,同比-11.9%,环比+6.3%。 合资方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环比降低, 11 月上汽大众/通用分别批发 11.2/10.3 万辆,环比分别-10.8%/-13.4%。 疫情影响终端表现,从而导致燃油车短期累库,进而影响车企批发,我们判断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年底销量有望进一步释放。 高端新品稳步爬坡。 高端品牌方面,智己 L7 系列新增两款全新配置车型,飞凡 R7 首月交付 1,501 辆,公司高端化提升明显,我们判断智己+飞凡预计将稳步爬坡。同时,智己第二款产品 LS7 计划于近期开启预售, 加速豪华 SUV 市场布局。 出口销量大幅提升 新能源表现强势 海外销量大幅提升,刷新单月销量纪录。 11 月公司海外销量达11.1 万辆,同比+48.7%,环比+32.1%,刷新中国车企单月海外销量纪录。 1-11 月累计海外销量达 88.3 万辆,同比+46.4%,继续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MG 品牌在欧洲市场累计销量突破 10万 辆 大 关 。 1-11 月 新 能 源 车 海 外 销 售 14.8 万 辆 , 同 比+148.8%, 我们判断新能源产品力相较欧洲本土主流车企更强,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新能源表现强势,自主合资同步改善。 11 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3.0 万辆,同比+57.9%,环比+27.7%; 1-11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 93.0 万辆,同比+45.8%。 其中,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销量为 21.1 万辆,同比+43.3%;上汽大通新能源车销量为 3.0 万辆,同比+68.6%;上汽大众新能源车销量为 9.0万辆,同比+84.0%;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为 4.4 万辆,同比+110.4%;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销量为 53.5 万辆,同比+34.8%。 新能源乘用车需求持续向上,我们判断公司自主及合资品牌新能源明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面临行业性缺芯的不可抗力、积极深化内功,在组织力、产品力两大维度全面优化,同时在用户运营和经验策略角度加速转型。公司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自主成长愈发清晰。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7,973/9,050/10,0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75/231/298 亿元。对应 EPS 为1.50/1.98/2.55 元,对应 2022年 12 月 9 日 15.24 元/股的收盘价, PE 分别为 10/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华西证券-上汽集团-600104-系列点评五十七:合资小幅承压 出口表现亮眼-22121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上汽集团-600104-系列点评五十七:合资小幅承压 出口表现亮眼-221211(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系列点评五十七:合资小幅承压 出口表现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上汽集团(600104) 事件概述 12 月 10 日,公司发布 11 月产销快报:单月批发销量 49.3 万辆,同比-18.1%,环比-2.1%; 1-11 月累计批发 476.6 万辆,同比-0.8%; 上汽大众 11 月批发 11.2 万辆,同比-17.2%,环比-10.8%; 1-11 月累计批发 119.9 万辆,同比+8.5%; 上汽通用 11 月批发 10.3 万辆,同比-24.8%,环比-13.4%; 1-11 月累计批发 107.6 万辆,同比-8.1%; 上汽乘用车 11 月批发 7.3 万辆,同比-26.9%,环比+7.7%; 1-11 月累计批发 75.3 万辆,同比+8.2%; 上汽通用五菱 11 月批发 17.0 万辆,同比-11.9%,环比+6.3%; 1-11 月累计批发 140.6 万辆,同比-2.6%。 分析判断: 疫情影响需求 同比弱于行业 疫情影响终端需求,同比有所下滑。 因 11 月疫情影响,行业整体有所下滑,根据乘联会, 11 月乘用车批发 206 万辆,同比-6.2%,环比-7.5%, 公司同比弱于行业整体。 11 月公司汽车批发销售 49.3 万辆,同比-18.1%,环比-2.1%。 自主环比提升 合资需求承压 自主及五菱环比有所提升,合资表现相对承压。 自主方面,上汽乘用车 11 月批发 7.3 万辆,同比-26.9%,环比+7.7%; 上汽通用五菱 11 月批发 17.0 万辆,同比-11.9%,环比+6.3%。 合资方面,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环比降低, 11 月上汽大众/通用分别批发 11.2/10.3 万辆,环比分别-10.8%/-13.4%。 疫情影响终端表现,从而导致燃油车短期累库,进而影响车企批发,我们判断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放松,年底销量有望进一步释放。 高端新品稳步爬坡。 高端品牌方面,智己 L7 系列新增两款全新配置车型,飞凡 R7 首月交付 1,501 辆,公司高端化提升明显,我们判断智己+飞凡预计将稳步爬坡。同时,智己第二款产品 LS7 计划于近期开启预售, 加速豪华 SUV 市场布局。 出口销量大幅提升 新能源表现强势 海外销量大幅提升,刷新单月销量纪录。 11 月公司海外销量达11.1 万辆,同比+48.7%,环比+32.1%,刷新中国车企单月海外销量纪录。 1-11 月累计海外销量达 88.3 万辆,同比+46.4%,继续保持国内行业领先地位, MG 品牌在欧洲市场累计销量突破 10万 辆 大 关 。 1-11 月 新 能 源 车 海 外 销 售 14.8 万 辆 , 同 比+148.8%, 我们判断新能源产品力相较欧洲本土主流车企更强,长期增长空间广阔。 新能源表现强势,自主合资同步改善。 11 月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达 13.0 万辆,同比+57.9%,环比+27.7%; 1-11 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 93.0 万辆,同比+45.8%。 其中,上汽乘用车新能源车销量为 21.1 万辆,同比+43.3%;上汽大通新能源车销量为 3.0 万辆,同比+68.6%;上汽大众新能源车销量为 9.0万辆,同比+84.0%;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为 4.4 万辆,同比+110.4%;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车销量为 53.5 万辆,同比+34.8%。 新能源乘用车需求持续向上,我们判断公司自主及合资品牌新能源明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公司面临行业性缺芯的不可抗力、积极深化内功,在组织力、产品力两大维度全面优化,同时在用户运营和经验策略角度加速转型。公司底层技术扎实,平台化能力卓越,自主成长愈发清晰。随着芯片供应的逐渐改善,公司有望迎来自主+合资双轮驱动的新增长周期,乘用车龙头王者归来。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2-2024 年营收分别为 7,973/9,050/10,09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75/231/298 亿元。对应 EPS 为1.50/1.98/2.55 元,对应 2022年 12 月 9 日 15.24 元/股的收盘价, PE 分别为 10/8/6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缺芯影响持续;车市下行风险;合资品牌下行风险;电动智能新车型落地不及预期;海外扩张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