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11月出口大降-明年政策的大方向-221207

文本预览:
事件: 按美元计, 11 月出口同比-8.7%,预期-1.5%,前值为-0.3%;进口同比-10.6%,预期-4.2%,前值-0.7%;顺差 698.4 亿美元,预期 763 亿美元,前值 851.5 亿美元。核心结论:经济下行压力仍大,2023 年政策将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 1、总体看,11 月出口、进口均连续第二个月负增、且跌幅进一步扩大,再结合 11月 PMI 大降、11 月以来高频数据延续疲软等,均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内需外需均弱。归因看,我国经济的本质问题还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疫情反复。 2、往后看,出口可能继续承压,对经济支撑也将进一步弱化。前期报告中我们反复提示,短期我国仍然面临“价格回落、外需走弱、高基数”等多重压制,特别是欧美经济走弱、外需回落的斜率可能比预期更快,预计短期出口仍将承压,对经济的支撑也将更加弱化,“扩内需”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3、展望 2023 年,预计我国将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松货币、宽财政,其中: 后续政策应会着力稳信心、稳预期,一些可能打压信心的政策应会慎重出台,比如:房产税 2023 年很可能会继续推迟,对平台经济可能会尽快推出“绿灯”案例等。 稳增长的主抓手应是扩大内需,包括促消费(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大投资(稳地产、扩基建、大力发展制造业、突出产业链安全) ,具体看:1)消费要靠场景恢复,紧盯 11.10 和 12.7 分别出台的“20 条”和“10 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2)投资端,关键是稳地产、提升产业链安全,其中:近来已出台系列稳地产举措,预计后续会进一步放松,尤其是需求端,比如下调 LPR、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部分放松限购限贷等。 松货币、宽财政协同发力,降准降息可期,可能提高赤字率至 3%左右、专项债规模仍高(可能和今年 3.65 万亿相当甚至更高),开发性金融等结构性工具也会继续发力。 4、具体看,11 月我国进出口数据的特征如下: 1)11 月我国出口再度超预期回落,同比大降 8.7%,创 2020 年 2 月以来新低,也是有数据以来同期次低(略高于 1998 年的-9.7%);环比续创有数据以来同期新低。按美元计,11 月出口同比-8.7%,大幅低于预期-1.5%和前值-0.3%;环比-0.9%,也是历史最低水平(2011-2019 年同期均值为 6.6%)。归因看,出口再度超预期走弱,高基数外,外需回落是主要拖累,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拖累也进一步加剧:11 月全球 PMI录得 48.8%,相比前值下降 0.6 个百分点,全球主要经济体 PMI 均回落至荣枯线以下;11 月中国 PMI 新出库订单下降 0.9 个百分点至 46.7%;而和中国出口结构类似的韩国 11 月前 20 日出口同比下降 16.7%,也呈加速回落趋势;均指向外需是出口回落的主要拖累。另外,我国出口价格和国内 PPI 走势高度相关,按照最新测算,11 月我国 PPI 可能进一步降至-1.6%左右;换言之,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拖累也进一步加剧。 分商品看,汽车、部分出行相关产品是亮点,机电产品再降,仍是主要拖累。第一、结构亮点包括:汽车出口延续强势, 11 月单月出口同比增 113.1%,1-11 月累计同比73.1%,是今年出口最亮眼的分项之一;箱包、鞋靴等部分出行相关产品出口偏强(11月分别同比增 12.2%、3.7%);以及农产品、稀土等原材料出口延续偏强(11 月分别同比增 4.6%、44.5%)。第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再度大幅回落,仍是主要拖累: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的基本盘,11 月出口 1724.3 亿美元,占比 58.2%,同比-11.4%,低于总体增速。其中:两个重要分项电脑(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手机出口增速分别下降 11.8、 40.4 个百分点至-28.3%、 -33.3%;通用设备同比-3.2%。第三、 其他分项包括地产竣工链、防疫物资、日用品等出口延续大降:竣工链中家电、家具、灯具出口分别同比下降 22.9%、15.9%、18.2%;防疫相关的纺织(口罩)、医疗仪器分别同比降 14.9%、12.7%;玩具等日用品同比降 22.0%,均低于总体增速。>分国别看,对不同国家出口全面回落,东盟仍有支撑,美日韩等降幅较大。发达国家中,对美出口降幅扩大 12.9 个百分点至 25.4%,对欧盟、日本出口降幅扩大 1.7、9.4 个百分点至 10.6%、5.6%;新兴市场国家中,对东盟出口下降 15.1 个百分点至5.2%,仍有支撑;对韩国、巴西出口降幅扩大 18.9、 19.8 个百分点至 11.9%、 12.7%。2)11 月进口降幅再度扩大,创 2020 年 5 月以来新低;环比回升、但弱于季节性。11 月进口同比-10.6%,低于预期-4.2%和前值-0.7%;环比 6.1%,弱于季节性(2011-2019 年均值为增 9.9%)。分结构看: 1)能源进口仍有支撑,11 月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口分别同比增 28.1%、 16.2%、 31.5%,但煤及褐煤进口回落,同比降 26.0%;2)机电产品是主要拖累,11 月机电产品进口 824 亿美元,同比降 23.8%。 风险提示:疫情、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11月出口大降-明年政策的大方向-22120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11月出口大降-明年政策的大方向-22120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宏观点评:兼评11月出口大降-明年政策的大方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 按美元计, 11 月出口同比-8.7%,预期-1.5%,前值为-0.3%;进口同比-10.6%,预期-4.2%,前值-0.7%;顺差 698.4 亿美元,预期 763 亿美元,前值 851.5 亿美元。核心结论:经济下行压力仍大,2023 年政策将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 1、总体看,11 月出口、进口均连续第二个月负增、且跌幅进一步扩大,再结合 11月 PMI 大降、11 月以来高频数据延续疲软等,均指向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内需外需均弱。归因看,我国经济的本质问题还是需求不足、信心不足、疫情反复。 2、往后看,出口可能继续承压,对经济支撑也将进一步弱化。前期报告中我们反复提示,短期我国仍然面临“价格回落、外需走弱、高基数”等多重压制,特别是欧美经济走弱、外需回落的斜率可能比预期更快,预计短期出口仍将承压,对经济的支撑也将更加弱化,“扩内需”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3、展望 2023 年,预计我国将全力稳信心、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扩投资、稳地产、松货币、宽财政,其中: 后续政策应会着力稳信心、稳预期,一些可能打压信心的政策应会慎重出台,比如:房产税 2023 年很可能会继续推迟,对平台经济可能会尽快推出“绿灯”案例等。 稳增长的主抓手应是扩大内需,包括促消费(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加大投资(稳地产、扩基建、大力发展制造业、突出产业链安全) ,具体看:1)消费要靠场景恢复,紧盯 11.10 和 12.7 分别出台的“20 条”和“10 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的效果;2)投资端,关键是稳地产、提升产业链安全,其中:近来已出台系列稳地产举措,预计后续会进一步放松,尤其是需求端,比如下调 LPR、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部分放松限购限贷等。 松货币、宽财政协同发力,降准降息可期,可能提高赤字率至 3%左右、专项债规模仍高(可能和今年 3.65 万亿相当甚至更高),开发性金融等结构性工具也会继续发力。 4、具体看,11 月我国进出口数据的特征如下: 1)11 月我国出口再度超预期回落,同比大降 8.7%,创 2020 年 2 月以来新低,也是有数据以来同期次低(略高于 1998 年的-9.7%);环比续创有数据以来同期新低。按美元计,11 月出口同比-8.7%,大幅低于预期-1.5%和前值-0.3%;环比-0.9%,也是历史最低水平(2011-2019 年同期均值为 6.6%)。归因看,出口再度超预期走弱,高基数外,外需回落是主要拖累,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拖累也进一步加剧:11 月全球 PMI录得 48.8%,相比前值下降 0.6 个百分点,全球主要经济体 PMI 均回落至荣枯线以下;11 月中国 PMI 新出库订单下降 0.9 个百分点至 46.7%;而和中国出口结构类似的韩国 11 月前 20 日出口同比下降 16.7%,也呈加速回落趋势;均指向外需是出口回落的主要拖累。另外,我国出口价格和国内 PPI 走势高度相关,按照最新测算,11 月我国 PPI 可能进一步降至-1.6%左右;换言之,价格因素对出口的拖累也进一步加剧。 分商品看,汽车、部分出行相关产品是亮点,机电产品再降,仍是主要拖累。第一、结构亮点包括:汽车出口延续强势, 11 月单月出口同比增 113.1%,1-11 月累计同比73.1%,是今年出口最亮眼的分项之一;箱包、鞋靴等部分出行相关产品出口偏强(11月分别同比增 12.2%、3.7%);以及农产品、稀土等原材料出口延续偏强(11 月分别同比增 4.6%、44.5%)。第二、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再度大幅回落,仍是主要拖累:机电产品是我国出口的基本盘,11 月出口 1724.3 亿美元,占比 58.2%,同比-11.4%,低于总体增速。其中:两个重要分项电脑(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和手机出口增速分别下降 11.8、 40.4 个百分点至-28.3%、 -33.3%;通用设备同比-3.2%。第三、 其他分项包括地产竣工链、防疫物资、日用品等出口延续大降:竣工链中家电、家具、灯具出口分别同比下降 22.9%、15.9%、18.2%;防疫相关的纺织(口罩)、医疗仪器分别同比降 14.9%、12.7%;玩具等日用品同比降 22.0%,均低于总体增速。>分国别看,对不同国家出口全面回落,东盟仍有支撑,美日韩等降幅较大。发达国家中,对美出口降幅扩大 12.9 个百分点至 25.4%,对欧盟、日本出口降幅扩大 1.7、9.4 个百分点至 10.6%、5.6%;新兴市场国家中,对东盟出口下降 15.1 个百分点至5.2%,仍有支撑;对韩国、巴西出口降幅扩大 18.9、 19.8 个百分点至 11.9%、 12.7%。2)11 月进口降幅再度扩大,创 2020 年 5 月以来新低;环比回升、但弱于季节性。11 月进口同比-10.6%,低于预期-4.2%和前值-0.7%;环比 6.1%,弱于季节性(2011-2019 年均值为增 9.9%)。分结构看: 1)能源进口仍有支撑,11 月原油、成品油、天然气进口分别同比增 28.1%、 16.2%、 31.5%,但煤及褐煤进口回落,同比降 26.0%;2)机电产品是主要拖累,11 月机电产品进口 824 亿美元,同比降 23.8%。 风险提示:疫情、外部环境、政策力度等超预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