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基金公司新发基金募集能力探索-221205

文本预览:
基金管理人热衷于发行新产品,往往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考虑:短期来看,第一、促规模:相较于持续营销,新发基金更易募集资金;第二、抓热点:投资新主题、新概念,可以助力投资者及时把握新的投资机会,从而实现业务规模增长;更获得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关注,扩大品牌影响力。长期来看,第一、布局未来:抓住未来发展空间,抢占产品赛道,例如近期大热的养老型FOF基金。该类基金虽然在过去规模一直都没有实现大幅增长,但由于其未来在个人养老金业务领域发展的潜力较大,基金管理人仍愿意提前布局做好产品储备;第二、完善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尽可能获取并留住更多的投资者。不论是布局未来还是完善产品线,都从侧面体现出了基金管理人的战略选择,即确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基金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新产品常伴随“好发难卖”的声音,从结果上看就是新基金发行数量较多但募集规模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决定新产品募集能力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市场环境配合、投资需求激发、政策利好等;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基金管理人的基本实力,一般而言具备较强基本实力的基金管理人呈现资产管理规模大、产品线完善、市场的品牌号召力较强等特征。 上海证券曾于2019年发表过一篇《基金公司新发产品募集能力分析》的文章,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当前市场基金管理人新发基金的募集能力,同时优化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剖析现阶段新产品募集能力较高的基金管理人成功原因,并结合目前的发行市场环境提供为基金管理人提供发展建议。
展开>>
收起<<
《上海证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基金公司新发基金募集能力探索-221205(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证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基金公司新发基金募集能力探索-221205(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上海证券《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基金公司新发基金募集能力探索》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基金管理人热衷于发行新产品,往往是从短期和长期两个角度考虑:短期来看,第一、促规模:相较于持续营销,新发基金更易募集资金;第二、抓热点:投资新主题、新概念,可以助力投资者及时把握新的投资机会,从而实现业务规模增长;更获得投资者对基金管理人的关注,扩大品牌影响力。长期来看,第一、布局未来:抓住未来发展空间,抢占产品赛道,例如近期大热的养老型FOF基金。该类基金虽然在过去规模一直都没有实现大幅增长,但由于其未来在个人养老金业务领域发展的潜力较大,基金管理人仍愿意提前布局做好产品储备;第二、完善产品线:为投资者提供丰富的产品选择,尽可能获取并留住更多的投资者。不论是布局未来还是完善产品线,都从侧面体现出了基金管理人的战略选择,即确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随着基金行业内的竞争日趋激烈,新产品常伴随“好发难卖”的声音,从结果上看就是新基金发行数量较多但募集规模不尽如人意。我们认为决定新产品募集能力的原因可以概括为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市场环境配合、投资需求激发、政策利好等;内在因素主要包括基金管理人的基本实力,一般而言具备较强基本实力的基金管理人呈现资产管理规模大、产品线完善、市场的品牌号召力较强等特征。 上海证券曾于2019年发表过一篇《基金公司新发产品募集能力分析》的文章,本文将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当前市场基金管理人新发基金的募集能力,同时优化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剖析现阶段新产品募集能力较高的基金管理人成功原因,并结合目前的发行市场环境提供为基金管理人提供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