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2023年纯债策略之政策篇:从“合力”走向“分化”-221202

文本预览:
二十大会议定调货币、财政的联动性提升。从方向上看,预计二季度后货币政策目标从稳增长切换至防风险(局部房价攀升风险&城投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结构性政策工具成为主力,财政全年总支出及债券发行保持增速稳定,前置发力逻辑下节奏逐季放缓,财政、货币配合节奏从合力积极发力到逐步分化回归中性。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①2023年整体宏观杠杆率抬升,企业、政府仍是加杠杆主力,但相较于2022年,中央政府和居民成新增长极;②金融数据呈现总量略增,结构优化,全年增速下滑特征(2023年社融存量增速约为9.8%,信贷增速约为10.4%),高点或出现在二季度;③资金面呈现边际收敛,整体合理适度特征,DR007中枢逐步抬升,回到政策利率附近,整体走势呈现“先上后平”格局。 回顾2022年,政策主题可概括为“稳增长,政策合力,基调偏宽” 杠杆率和社融数据是经济、政策周期的映射,2022年相关数据具有如下特征:①稳杠杆和经济弱复苏周期中,财政主导加杠杆,货币辅以加杠杆;②主体中“政府>企业>居民”,定期存款增长大于活期存款增长;③工具取向上,展现出财政前置发力,货币结构为主特征;④资金面始终保持合理充裕略高态势,阶段性呈现被动式宽松状态。 展望2023年,政策主题或为“防风险,政策分化,回归中性” 货币政策方面,缓复苏背景下维稳为主,宽松必要性仍在,结构性政策工具是重点,一季度有降准可能,二季度有调降MLF利率可能,但降准概率略低于降息概率。 货币政策的节奏和风格的预判来自于最终目标和政策基调的把握。具体来看,目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种,2023年相关的预判如下: 总基调:宽松必要性不减,节奏上“Q1、Q2>Q3>Q4”。结构性政策工具是重点,二季度有降息可能,一季度不排除降准可能,但概率小于二季度降息。 目标1-币值稳定:币值稳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二是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其中:①通胀部分,2023年货币政策需要关注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上半年阶段性破3的CPI或对货币宽松形成制约;②汇率部分,美联储加息2023年中进入尾声,货币政策外部压力有限。 目标2-充分就业:经济周期企稳,防疫政策优化背景下失业率中枢有所下滑,预计2023年失业率中枢约为5.1%左右,节奏总体或可以类比2018、2019、2021表现,一、四季度失业率阶段性成为货币政策关注点。 目标3-金融稳定:目标重要性抬升,二季度后货币政策重点为防风险(局部房价升温、城投&地方债务风险),届时政策基调会偏谨慎。 目标4-国际收支平衡:核心账户“一顺一逆”,2023年不构成货币政策关注项; 财政政策方面,基调积极,节奏前置,中央政府成为加杠杆主力 (1)2023年财政基调整体仍保持积极,节奏前置(“Q2>Q1>Q3>Q4”); (2)结合经济动能分析和对标其他年份数据表现,我们预测2023年财政赤字率和新增专项额度分别为3.2%和4万亿左右,其中鉴于地方政府加杠杆受地方债务率制约,我们预计中央政府是本轮财政加杠杆主体; (3)从支出方向来看:①基建类支出在“准财政”工具下占比继续处于波动下行区间。民生类支出,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卫生健康等方向占比或抬升;②伴随经济驱动从外需切换为内需,叠加制造业面临盈利周期和外需下降压力,预计财政支出总方向或从企业侧切换为居民侧,着力于刺激消费。 2023年政策分化下的数据特征及资金面判断 杠杆率逻辑切换为“政策驱动+经济内生驱动”,中央政府和居民成新增长极。 金融数据:①总量略增,其中预计全年新增信贷规模约为23.6万亿,存量同比增长10.4%左右,社融新增33.8亿,存量增速录得9.8%左右;②结构优化,预计信贷中居民部门有所修复,企业中长贷表现优于企业短贷,社融中信贷仍是核心分项;③节奏上,二季度在财政发力、经济修复背景下,社融或录得全年最高点。 资金面:①一季度资金面在财政支出和货币呵护配合下,叠加信贷周期尚未企稳,预计狭义流动性偏宽,DR007均值仍位于政策利率之下;②财政支出加速对资金面有所支撑,但货币政策边际收敛和信贷修复对资金面宽松偏不利,整体来看,DR007中枢或仍位于政策利率之下,核心是为财政发力配备低成本融资环境;③三四季度在财政支持效应减弱,货币政策防风险逻辑下基调边际收紧,信贷增速趋稳背景下,资金面继续边际收敛,DR007中枢或逐步回归政策利率上方,略有上抬,但整体趋平,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长幅度和节奏不符合预测; 2.政策启动和落地效果不符合预测; 3.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码及猪周期上行超预期等。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2023年纯债策略之政策篇:从“合力”走向“分化”-221202(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2023年纯债策略之政策篇:从“合力”走向“分化”-221202(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2023年纯债策略之政策篇:从“合力”走向“分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二十大会议定调货币、财政的联动性提升。从方向上看,预计二季度后货币政策目标从稳增长切换至防风险(局部房价攀升风险&城投信用、地方债务风险),结构性政策工具成为主力,财政全年总支出及债券发行保持增速稳定,前置发力逻辑下节奏逐季放缓,财政、货币配合节奏从合力积极发力到逐步分化回归中性。在此背景下,我们判断:①2023年整体宏观杠杆率抬升,企业、政府仍是加杠杆主力,但相较于2022年,中央政府和居民成新增长极;②金融数据呈现总量略增,结构优化,全年增速下滑特征(2023年社融存量增速约为9.8%,信贷增速约为10.4%),高点或出现在二季度;③资金面呈现边际收敛,整体合理适度特征,DR007中枢逐步抬升,回到政策利率附近,整体走势呈现“先上后平”格局。 回顾2022年,政策主题可概括为“稳增长,政策合力,基调偏宽” 杠杆率和社融数据是经济、政策周期的映射,2022年相关数据具有如下特征:①稳杠杆和经济弱复苏周期中,财政主导加杠杆,货币辅以加杠杆;②主体中“政府>企业>居民”,定期存款增长大于活期存款增长;③工具取向上,展现出财政前置发力,货币结构为主特征;④资金面始终保持合理充裕略高态势,阶段性呈现被动式宽松状态。 展望2023年,政策主题或为“防风险,政策分化,回归中性” 货币政策方面,缓复苏背景下维稳为主,宽松必要性仍在,结构性政策工具是重点,一季度有降准可能,二季度有调降MLF利率可能,但降准概率略低于降息概率。 货币政策的节奏和风格的预判来自于最终目标和政策基调的把握。具体来看,目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四种,2023年相关的预判如下: 总基调:宽松必要性不减,节奏上“Q1、Q2>Q3>Q4”。结构性政策工具是重点,二季度有降息可能,一季度不排除降准可能,但概率小于二季度降息。 目标1-币值稳定:币值稳定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二是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其中:①通胀部分,2023年货币政策需要关注高度重视未来通胀升温的潜在可能性,特别是需求侧的变化,上半年阶段性破3的CPI或对货币宽松形成制约;②汇率部分,美联储加息2023年中进入尾声,货币政策外部压力有限。 目标2-充分就业:经济周期企稳,防疫政策优化背景下失业率中枢有所下滑,预计2023年失业率中枢约为5.1%左右,节奏总体或可以类比2018、2019、2021表现,一、四季度失业率阶段性成为货币政策关注点。 目标3-金融稳定:目标重要性抬升,二季度后货币政策重点为防风险(局部房价升温、城投&地方债务风险),届时政策基调会偏谨慎。 目标4-国际收支平衡:核心账户“一顺一逆”,2023年不构成货币政策关注项; 财政政策方面,基调积极,节奏前置,中央政府成为加杠杆主力 (1)2023年财政基调整体仍保持积极,节奏前置(“Q2>Q1>Q3>Q4”); (2)结合经济动能分析和对标其他年份数据表现,我们预测2023年财政赤字率和新增专项额度分别为3.2%和4万亿左右,其中鉴于地方政府加杠杆受地方债务率制约,我们预计中央政府是本轮财政加杠杆主体; (3)从支出方向来看:①基建类支出在“准财政”工具下占比继续处于波动下行区间。民生类支出,特别是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卫生健康等方向占比或抬升;②伴随经济驱动从外需切换为内需,叠加制造业面临盈利周期和外需下降压力,预计财政支出总方向或从企业侧切换为居民侧,着力于刺激消费。 2023年政策分化下的数据特征及资金面判断 杠杆率逻辑切换为“政策驱动+经济内生驱动”,中央政府和居民成新增长极。 金融数据:①总量略增,其中预计全年新增信贷规模约为23.6万亿,存量同比增长10.4%左右,社融新增33.8亿,存量增速录得9.8%左右;②结构优化,预计信贷中居民部门有所修复,企业中长贷表现优于企业短贷,社融中信贷仍是核心分项;③节奏上,二季度在财政发力、经济修复背景下,社融或录得全年最高点。 资金面:①一季度资金面在财政支出和货币呵护配合下,叠加信贷周期尚未企稳,预计狭义流动性偏宽,DR007均值仍位于政策利率之下;②财政支出加速对资金面有所支撑,但货币政策边际收敛和信贷修复对资金面宽松偏不利,整体来看,DR007中枢或仍位于政策利率之下,核心是为财政发力配备低成本融资环境;③三四季度在财政支持效应减弱,货币政策防风险逻辑下基调边际收紧,信贷增速趋稳背景下,资金面继续边际收敛,DR007中枢或逐步回归政策利率上方,略有上抬,但整体趋平,围绕政策利率上下波动。 风险提示 1.经济增长幅度和节奏不符合预测; 2.政策启动和落地效果不符合预测; 3.海外地缘政治冲突加码及猪周期上行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