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杰普特-688025-坚持“激光光源+”战略,锂电等领域国产替代已见成效-221201

文本预览:
杰普特(688025)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减少6.89%,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减少15.69%。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减少12.14%,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减少20.58%。 坚持“激光光源+”战略定位。公司深耕激光器核心技术,激光器产品涵盖脉冲光纤激光器、连续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等,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商用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厂商。同时,近年来针对下游3C、新能源等行业需求,公司开发出智能光谱检测机、激光调阻机、VR眼镜检测系统、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工作站、电池结构件焊接设备等,所生产的激光器及激光/光学智能装备受到A公司、Meta、国巨股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的广泛认可。 传统业务调整,战略收缩切割市场布局。今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影响,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近年来激光切割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激光切割市场毛利率下滑,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步收缩激光切割应用的连续光激光器生产,转而加大激光焊接的研发投入,应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等,前景广阔。 锂电/光伏/模组检测等领域多点开花。锂电方面,自去年开始接洽头部电池厂客户以来,今年持续获得比亚迪、宁德时代与科达利等关于激光器、激光加工工作站以及激光加工自动化设备的订单。光伏方面,在激光器、激光设备均有布局,在SE掺杂、prec开槽等均有突破,同时推出了第二代钙钛矿激光设备产品方案。模组检测方面,VR/AR检测、VCSEL模组检测及摄像头模组检测未来有望随着渗透率及产品销量提升实现稳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03亿元、18.35亿元、24.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1.98亿元、2.94亿元,对应PE53/24/16倍,参考可比公司(锐科激光、英诺激光、德龙激光、海目星、联赢激光)2023年平均31.7倍PE估值(wind一致预期),考虑到动力电池行业激光器国产替代、AR/VR等领域增长,给予公司32倍PE,对应目标价6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景气度下滑、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展开>>
收起<<
《太平洋-杰普特-688025-坚持“激光光源+”战略,锂电等领域国产替代已见成效-2212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洋-杰普特-688025-坚持“激光光源+”战略,锂电等领域国产替代已见成效-2212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太平洋《坚持“激光光源+”战略,锂电等领域国产替代已见成效》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杰普特(688025)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8.06亿元,同比减少6.89%,实现归母净利润0.51亿元,同比减少15.69%。其中三季度实现营收2.50亿元,同比减少12.14%,实现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减少20.58%。 坚持“激光光源+”战略定位。公司深耕激光器核心技术,激光器产品涵盖脉冲光纤激光器、连续光纤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和超快激光器等,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商用mopa脉冲光纤激光器的厂商。同时,近年来针对下游3C、新能源等行业需求,公司开发出智能光谱检测机、激光调阻机、VR眼镜检测系统、动力电池激光焊接工作站、电池结构件焊接设备等,所生产的激光器及激光/光学智能装备受到A公司、Meta、国巨股份、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客户的广泛认可。 传统业务调整,战略收缩切割市场布局。今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影响,对公司盈利能力造成一定影响,同时近年来激光切割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激光切割市场毛利率下滑,公司在今年二季度开始逐步收缩激光切割应用的连续光激光器生产,转而加大激光焊接的研发投入,应用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等,前景广阔。 锂电/光伏/模组检测等领域多点开花。锂电方面,自去年开始接洽头部电池厂客户以来,今年持续获得比亚迪、宁德时代与科达利等关于激光器、激光加工工作站以及激光加工自动化设备的订单。光伏方面,在激光器、激光设备均有布局,在SE掺杂、prec开槽等均有突破,同时推出了第二代钙钛矿激光设备产品方案。模组检测方面,VR/AR检测、VCSEL模组检测及摄像头模组检测未来有望随着渗透率及产品销量提升实现稳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2.03亿元、18.35亿元、24.4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1亿元、1.98亿元、2.94亿元,对应PE53/24/16倍,参考可比公司(锐科激光、英诺激光、德龙激光、海目星、联赢激光)2023年平均31.7倍PE估值(wind一致预期),考虑到动力电池行业激光器国产替代、AR/VR等领域增长,给予公司32倍PE,对应目标价67.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销售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景气度下滑、行业竞争格局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