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11月PMI:入冬蛰伏,静候反转-221130

文本预览:
核心观点 11 月中采制造业 PMI 指数录得 48%,较前值下降 1.2 个百分点,为年内的第二低点,经济景气度再度回落。 一方面, 11 月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全国本土新增感染人数和涉疫城市显著增加, 如广州、重庆、北京、郑州等,货运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 商品房销售尚未企暖,地产投资数据仍在寻底,地产链工业生产和地产后周期消费均受到显著压制。我们认为,短期内的疫情反弹会对经济修复造成一定压制,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落实以及地产政策的渐次放松, 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 物流受阻、 意愿不足,生产指数显著回落 11 月生产指数下降 1.8 个百分点至 47.8%, 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运物流和工业生产活动,地产投资偏弱持续制约地产链生产强度。 高频数据显示, 11 月南方八省电厂日耗煤同比下降 5.5%, 中电联企业日均发电量 11 月连续四周同比负增。 11 月高炉开工率相比 10 月继续回落,焦炉生产率持续下行,钢厂产量下探。 基建相关生产强度亦有所回落, 全国水泥发运率和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均环比回落。 PTA 产业链生产动力不足、 表现疲软, PTA 产量、 PTA 工厂负荷率、 江浙织机负荷率向下波动。 汽车生产降温后略有回暖趋势, 全钢胎、半钢胎开工率在 11 月下旬有所回升。 疫情持续、 地产偏弱, 内需回落幅度更大 11 月新订单指数下降 1.7 个百分点至 46.4%,受疫情持续和地产偏弱影响,需求回落幅度较大。 11 月疫情形势较为严峻, 全国本土新增感染人数和涉疫城市显著增加,如广州、重庆、北京、郑州等,货运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有所下降; 电影票房表现黯淡,目前全国已有 4 成以上电影院处于歇业状态, 乘用车市场亦有所降温。 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 0.9 个百分点至 46.7%, 海外发达经济体衰退迹象加深,外需延续收缩态势, 11 月 CCFI 运价指数持续下探, 出口增速或将承压。 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需求较弱去库不畅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 2.6 个百分点至 50.7%,出厂价格下降 1.3 个百分点至47.4%, 预计 11 月 PPI 保持回落态势。 原油价格显著回落, WTI 原油价格一度跌破 75 美元/桶。 全球衰退迹象加深, 11 月美国 ISM 制造业 PMI 初值录得47.6%,疫情之后首次跌入收缩区间,日本、欧洲 PMI 也保持荣枯线以下。 供给偏紧局势缓解,煤炭价格向下回调, 11 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煤炭需求较弱, 库存有所回升。 11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 1 个百分点至 46.7%, 产成品库存回升 0.1 个百分点至 48.1%,企业主动去库的趋势仍未改变。 入冬蛰伏,静候反转 11 月 PMI 指数显著下行, 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问题尚未缓解,经济景气度进一步回落。 11 月从业人员指数大幅回落 0.9 个百分点至 47.4%, 工业企业利润连续回落的情形下,用工需求持续低迷,调查失业率仍有进一步上行压力。 我们认为稳增长、保就业仍是近期政策的首要目标, 短期内的疫情反弹会对经济修复造成一定制约,但随着地产政策的渐次放松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和落实,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得到改善。 万里风云,峰回路转,我们提示,2023 年扰动市场的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一淡化。 风险提示 疫情超预期扩散;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11月PMI:入冬蛰伏,静候反转-22113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11月PMI:入冬蛰伏,静候反转-22113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11月PMI:入冬蛰伏,静候反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核心观点 11 月中采制造业 PMI 指数录得 48%,较前值下降 1.2 个百分点,为年内的第二低点,经济景气度再度回落。 一方面, 11 月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全国本土新增感染人数和涉疫城市显著增加, 如广州、重庆、北京、郑州等,货运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有所下降。另一方面, 商品房销售尚未企暖,地产投资数据仍在寻底,地产链工业生产和地产后周期消费均受到显著压制。我们认为,短期内的疫情反弹会对经济修复造成一定压制,但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 落实以及地产政策的渐次放松, 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 物流受阻、 意愿不足,生产指数显著回落 11 月生产指数下降 1.8 个百分点至 47.8%, 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运物流和工业生产活动,地产投资偏弱持续制约地产链生产强度。 高频数据显示, 11 月南方八省电厂日耗煤同比下降 5.5%, 中电联企业日均发电量 11 月连续四周同比负增。 11 月高炉开工率相比 10 月继续回落,焦炉生产率持续下行,钢厂产量下探。 基建相关生产强度亦有所回落, 全国水泥发运率和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均环比回落。 PTA 产业链生产动力不足、 表现疲软, PTA 产量、 PTA 工厂负荷率、 江浙织机负荷率向下波动。 汽车生产降温后略有回暖趋势, 全钢胎、半钢胎开工率在 11 月下旬有所回升。 疫情持续、 地产偏弱, 内需回落幅度更大 11 月新订单指数下降 1.7 个百分点至 46.4%,受疫情持续和地产偏弱影响,需求回落幅度较大。 11 月疫情形势较为严峻, 全国本土新增感染人数和涉疫城市显著增加,如广州、重庆、北京、郑州等,货运物流和人员流动强度有所下降; 电影票房表现黯淡,目前全国已有 4 成以上电影院处于歇业状态, 乘用车市场亦有所降温。 外需方面,新出口订单指数回落 0.9 个百分点至 46.7%, 海外发达经济体衰退迹象加深,外需延续收缩态势, 11 月 CCFI 运价指数持续下探, 出口增速或将承压。 价格指数小幅回落, 需求较弱去库不畅 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下降 2.6 个百分点至 50.7%,出厂价格下降 1.3 个百分点至47.4%, 预计 11 月 PPI 保持回落态势。 原油价格显著回落, WTI 原油价格一度跌破 75 美元/桶。 全球衰退迹象加深, 11 月美国 ISM 制造业 PMI 初值录得47.6%,疫情之后首次跌入收缩区间,日本、欧洲 PMI 也保持荣枯线以下。 供给偏紧局势缓解,煤炭价格向下回调, 11 月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煤炭需求较弱, 库存有所回升。 11 月原材料库存指数回落 1 个百分点至 46.7%, 产成品库存回升 0.1 个百分点至 48.1%,企业主动去库的趋势仍未改变。 入冬蛰伏,静候反转 11 月 PMI 指数显著下行, 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的问题尚未缓解,经济景气度进一步回落。 11 月从业人员指数大幅回落 0.9 个百分点至 47.4%, 工业企业利润连续回落的情形下,用工需求持续低迷,调查失业率仍有进一步上行压力。 我们认为稳增长、保就业仍是近期政策的首要目标, 短期内的疫情反弹会对经济修复造成一定制约,但随着地产政策的渐次放松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的进一步优化和落实,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的问题将得到改善。 万里风云,峰回路转,我们提示,2023 年扰动市场的宏观不确定性因素将逐一淡化。 风险提示 疫情超预期扩散;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