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仍待供给改善,国内地产政策强化执行-221127

文本预览:
海外宏观总结:下行预期仍存,仍待供给改善 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鸽”派信号。纪要显示部分与会者考虑到利率累积效应及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当利率接近限制性区间,放缓加息步伐将是适宜的。当利率进入限制性区间,与会者强调FOMC最终的利率水平、以及政策立场的演变将比进一步加息的速度更为重要。 软着陆核心或在于劳动力是否回归。供应端中,劳动力紧俏带来的薪资增长与能源的溢价,抬升生产成本、推升通胀预期。截至目前,美联储的激进行动、高通胀已使需求端出现明显收缩,地缘风险缓解使能源价格从高峰回落,美国通胀缓解后半程的核心或在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缓解。若劳动力回归迟缓,劳动力供需继续紧俏,薪资高增速将继续支撑生产成本,抬升通胀预期。当前软着陆的渺茫希望在于,供应链缓解、物价边际缓解与美联储步伐放缓共振带来生产效益的回暖;瓶颈在于,而美国居民仍有相当超额储蓄,10月新屋销售数据显示利率停滞足以带来地产需求回暖,显示轻微收紧姿态放松便可带来供需再度失衡的可能。 耐用品新订单连续三月环比上升。美国10月耐用品订单初值环比增长1%,为四个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为0.4%,前值0.4%),新订单增扎根主要贡献或来自于国防与运输设备,分别环比上升4.64%与2.07%,耐用品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速回升。或受到促销季节影响,美国耐用品消费受到短期提振,目前耐用品总存货量同比增速仍处于下行通道。近期向好的耐用品订单数据或显示制造商资本开支以提升生产效率并应对通胀。 需求疲软继续挤压美国11月商业活动。11月美国Markit综合PMI初值46.3(预期48,前值48.2),制造业PMI初值47.6(预期50,前值50.4),服务业PMI初值46.1(预期48,前值47.8)。Markit制造业PMI细分演变与ISM制造业PMI细分类似,Markit制造业PMI细分显示,新订单下行速度为除疫情以外最快、新出口订单形成下行动能,订单库存因而以近两年半以来最快速度下行,就业仅小幅增长。产出预期或因成本价格与供应链压力缓解而有所改善。在需求走弱的背景下,供需紧俏持续改善,或将继续带来通胀降温,并成为后续衰退预期改善的曙光。
展开>>
收起<<
《中信期货-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仍待供给改善,国内地产政策强化执行-221127(6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仍待供给改善,国内地产政策强化执行-221127(66页).pdf(6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信期货《大宗商品宏观&中观周度观察:海外仍待供给改善,国内地产政策强化执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海外宏观总结:下行预期仍存,仍待供给改善 联储会议纪要释放“鸽”派信号。纪要显示部分与会者考虑到利率累积效应及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当利率接近限制性区间,放缓加息步伐将是适宜的。当利率进入限制性区间,与会者强调FOMC最终的利率水平、以及政策立场的演变将比进一步加息的速度更为重要。 软着陆核心或在于劳动力是否回归。供应端中,劳动力紧俏带来的薪资增长与能源的溢价,抬升生产成本、推升通胀预期。截至目前,美联储的激进行动、高通胀已使需求端出现明显收缩,地缘风险缓解使能源价格从高峰回落,美国通胀缓解后半程的核心或在于劳动力市场供需的缓解。若劳动力回归迟缓,劳动力供需继续紧俏,薪资高增速将继续支撑生产成本,抬升通胀预期。当前软着陆的渺茫希望在于,供应链缓解、物价边际缓解与美联储步伐放缓共振带来生产效益的回暖;瓶颈在于,而美国居民仍有相当超额储蓄,10月新屋销售数据显示利率停滞足以带来地产需求回暖,显示轻微收紧姿态放松便可带来供需再度失衡的可能。 耐用品新订单连续三月环比上升。美国10月耐用品订单初值环比增长1%,为四个月以来最大增幅(预期为0.4%,前值0.4%),新订单增扎根主要贡献或来自于国防与运输设备,分别环比上升4.64%与2.07%,耐用品未完成订单同比增速回升。或受到促销季节影响,美国耐用品消费受到短期提振,目前耐用品总存货量同比增速仍处于下行通道。近期向好的耐用品订单数据或显示制造商资本开支以提升生产效率并应对通胀。 需求疲软继续挤压美国11月商业活动。11月美国Markit综合PMI初值46.3(预期48,前值48.2),制造业PMI初值47.6(预期50,前值50.4),服务业PMI初值46.1(预期48,前值47.8)。Markit制造业PMI细分演变与ISM制造业PMI细分类似,Markit制造业PMI细分显示,新订单下行速度为除疫情以外最快、新出口订单形成下行动能,订单库存因而以近两年半以来最快速度下行,就业仅小幅增长。产出预期或因成本价格与供应链压力缓解而有所改善。在需求走弱的背景下,供需紧俏持续改善,或将继续带来通胀降温,并成为后续衰退预期改善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