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期货-铜年报:矿端增量可能难以阻挡铜价重心反弹-221128

文本预览:
1.矿端供应方面,2023年仍存在一定增量,但近年来南美主要矿区矿山品位持续下降,使得矿企对未来资本支出投入相对谨慎,因此2024年后,矿山新增投建量将越发稀少。国内铜精矿库存仍相对偏高,TC价格持续上涨,因此暂不至于出现铜精矿供应不足的情况。 2.冶炼供应方面,增量相比于矿山较为有限,这将使得TC价格继续攀升,冶炼利润仍较为可观。炼厂生产积极性较高。但干扰因素也同样存在。2023年国内计划新增产能约56万吨,冶炼端产量增加约在4.74%。 3.进出口方面,由于2022年在海外持续加息背景下需求受到严重抑制,致使内盘价格持续强于外盘,进口增量明显,但2023年内,随着海外加息的边际放缓,进口窗口开启的时间料将缩短,同时由于Codelco公司对中国供货溢价大幅调高,而中国自智利进口精铜占比超过20%,预计明年精铜进口量将出现约12.60%的下滑。 4.初级加工端方面,自今年4月后整体呈现逐步回升状态,但不同加工企业表现分化明显,尤其是与新能源板块(光伏发电)关系相对密切的铜杆企业表现强劲,但与传统家电相关的铜管开工率则相对较差。预计2023年这样的情况仍将延续。 5.终端方面,就传统消费而言,电力板块由于今年基数相对较高,2023年维持大幅增长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同时特高压投产计划较为密集,同时成本因素也使得电力板块面临不确定性较大。地产板块预计将逐渐度过最为艰难的时期,而家电需求的恢复或许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得以显现。传统汽车消费同样难有明显增量。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等新能源板块将在2023年为铜品种需求贡献约33万吨的边际增量。 6.库存方面,当前铜库存仍维持低位(全球显性库存仅为22万吨左右)。由于2022年内有色品种仓单信用事件不时发生,使得贸易商行事愈发谨慎,其中或存在部分库存未能得以显现的情况,因此在2023年,倘若出现部分此前隐性库存逐步显性化的迹象,则可能会对铜价形成一定压制。 总体而言,2023年矿端暂时不会出现供应紧缺的情况,冶炼新增投建存在小幅增量,TC价格预计维持高位,而相对高利润有利于稳定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精铜进口量预计大幅减少。需求端,传统板块在今年四季度起便有逐步企稳的迹象,新能源表现则依旧可期。预计2023年铜价重心将反弹回升,波动范围或在54,000元/吨至76,000元/吨。
展开>>
收起<<
《华泰期货-铜年报:矿端增量可能难以阻挡铜价重心反弹-221128(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泰期货-铜年报:矿端增量可能难以阻挡铜价重心反弹-221128(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泰期货《铜年报:矿端增量可能难以阻挡铜价重心反弹》研报附件原文摘录)1.矿端供应方面,2023年仍存在一定增量,但近年来南美主要矿区矿山品位持续下降,使得矿企对未来资本支出投入相对谨慎,因此2024年后,矿山新增投建量将越发稀少。国内铜精矿库存仍相对偏高,TC价格持续上涨,因此暂不至于出现铜精矿供应不足的情况。 2.冶炼供应方面,增量相比于矿山较为有限,这将使得TC价格继续攀升,冶炼利润仍较为可观。炼厂生产积极性较高。但干扰因素也同样存在。2023年国内计划新增产能约56万吨,冶炼端产量增加约在4.74%。 3.进出口方面,由于2022年在海外持续加息背景下需求受到严重抑制,致使内盘价格持续强于外盘,进口增量明显,但2023年内,随着海外加息的边际放缓,进口窗口开启的时间料将缩短,同时由于Codelco公司对中国供货溢价大幅调高,而中国自智利进口精铜占比超过20%,预计明年精铜进口量将出现约12.60%的下滑。 4.初级加工端方面,自今年4月后整体呈现逐步回升状态,但不同加工企业表现分化明显,尤其是与新能源板块(光伏发电)关系相对密切的铜杆企业表现强劲,但与传统家电相关的铜管开工率则相对较差。预计2023年这样的情况仍将延续。 5.终端方面,就传统消费而言,电力板块由于今年基数相对较高,2023年维持大幅增长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同时特高压投产计划较为密集,同时成本因素也使得电力板块面临不确定性较大。地产板块预计将逐渐度过最为艰难的时期,而家电需求的恢复或许要到明年下半年才能得以显现。传统汽车消费同样难有明显增量。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等新能源板块将在2023年为铜品种需求贡献约33万吨的边际增量。 6.库存方面,当前铜库存仍维持低位(全球显性库存仅为22万吨左右)。由于2022年内有色品种仓单信用事件不时发生,使得贸易商行事愈发谨慎,其中或存在部分库存未能得以显现的情况,因此在2023年,倘若出现部分此前隐性库存逐步显性化的迹象,则可能会对铜价形成一定压制。 总体而言,2023年矿端暂时不会出现供应紧缺的情况,冶炼新增投建存在小幅增量,TC价格预计维持高位,而相对高利润有利于稳定冶炼企业生产积极性。精铜进口量预计大幅减少。需求端,传统板块在今年四季度起便有逐步企稳的迹象,新能源表现则依旧可期。预计2023年铜价重心将反弹回升,波动范围或在54,000元/吨至76,0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