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业期货-豆粕:警惕高进口成本低库存下的逼仓风险-221125
文本预览:
1、11月来进口大豆成本高位 十一月初以来,在美豆价格居高不下,FOB升贴水高位且人民币疲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大约处于5300-5800一线的高位,如下图1;其次,由于盘面榨利在此期间维持在负600元到负400元/吨的区间(美湾),使得进口大豆无非进行盘面榨利保值。 从大豆进口到港的时间来看,11月进口的大豆大致对应于一月合约,由于进口大豆成本高位,以及盘面榨利的大幅亏损,使得到时(一月份)油厂的大豆压榨面临着亏损的风险。 2、低库存为油厂控制压榨进度提供了可能 随着进口美豆、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在12月份并1月份的逐渐到港,理论上看起来大豆豆粕的供应均会增加,从而对价格产生利空预期。然而,在大豆豆粕供应增加、价格下滑的过程中,当油厂压榨出现亏损之时,出于控制亏损的目的,油厂减慢压榨进度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除非大豆豆粕库容不足,否则在价格疲弱情形下油厂的压榨开机率将会下降。故即便预期12月份到1月份到港量大,但仍然存在届时豆粕供应依然不足的情形。 3、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较慢留炒作空间 再次,虽然巴西2022/23年度大豆产量预估庞大,大约同比预估增加21%的样子。但后期天气炒作总是一个保留项目。从最近几年的情形来看,包括USDA在内的诸多机构总是先预估较大可能的增产,然后随天气而逐渐调低。 据11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报告,阿根廷22/23年度大豆播种较上年迟缓,同时土壤水分不足,阿根廷大豆种植开局的天气为后期的炒作留下了空间。 4、小结和建议 综上,虽然22/23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将高达3.9亿吨,但对应于一月合约的大豆供应存在高进口成本的限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反应,在大豆豆粕低库存的情形下,油厂降低大豆压榨以减少豆粕供应的行为料对一月豆粕价格产生支撑甚至驱动,一月合约存在逼仓的可能。操作上建议一月合约加强风险控制。
展开>>
收起<<
《弘业期货-豆粕:警惕高进口成本低库存下的逼仓风险-221125(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弘业期货-豆粕:警惕高进口成本低库存下的逼仓风险-221125(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弘业期货《豆粕:警惕高进口成本低库存下的逼仓风险》研报附件原文摘录)1、11月来进口大豆成本高位 十一月初以来,在美豆价格居高不下,FOB升贴水高位且人民币疲弱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内大豆进口成本大约处于5300-5800一线的高位,如下图1;其次,由于盘面榨利在此期间维持在负600元到负400元/吨的区间(美湾),使得进口大豆无非进行盘面榨利保值。 从大豆进口到港的时间来看,11月进口的大豆大致对应于一月合约,由于进口大豆成本高位,以及盘面榨利的大幅亏损,使得到时(一月份)油厂的大豆压榨面临着亏损的风险。 2、低库存为油厂控制压榨进度提供了可能 随着进口美豆、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在12月份并1月份的逐渐到港,理论上看起来大豆豆粕的供应均会增加,从而对价格产生利空预期。然而,在大豆豆粕供应增加、价格下滑的过程中,当油厂压榨出现亏损之时,出于控制亏损的目的,油厂减慢压榨进度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除非大豆豆粕库容不足,否则在价格疲弱情形下油厂的压榨开机率将会下降。故即便预期12月份到1月份到港量大,但仍然存在届时豆粕供应依然不足的情形。 3、阿根廷大豆种植进度较慢留炒作空间 再次,虽然巴西2022/23年度大豆产量预估庞大,大约同比预估增加21%的样子。但后期天气炒作总是一个保留项目。从最近几年的情形来看,包括USDA在内的诸多机构总是先预估较大可能的增产,然后随天气而逐渐调低。 据11月25日布宜诺斯艾利斯交易所报告,阿根廷22/23年度大豆播种较上年迟缓,同时土壤水分不足,阿根廷大豆种植开局的天气为后期的炒作留下了空间。 4、小结和建议 综上,虽然22/23年度世界大豆产量将高达3.9亿吨,但对应于一月合约的大豆供应存在高进口成本的限制,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反应,在大豆豆粕低库存的情形下,油厂降低大豆压榨以减少豆粕供应的行为料对一月豆粕价格产生支撑甚至驱动,一月合约存在逼仓的可能。操作上建议一月合约加强风险控制。



会员中心
开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