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海德股份-000567-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持稀缺AMC牌照,开辟业务新蓝海-221123

文本预览:
海德股份(000567) 成功实现转型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海德股份上市后历经 3 次控股股东变动,主业先后为纺织、地产等多个行业。 2013 年永泰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公司逐渐减少地产业务,向不良资管业务进军。 2016 年全资子公司海德资管获得西藏唯一地方 AMC 牌照,全面向不良资管转型,成为 A 股唯一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标的。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2017-2021 年均利润增长达 51.2%。 经济周期变动叠加 AMC 行业政策利好,有望推动海德股份乘风破浪。 随着全球经济波动下行, 我们预计中国在金融和非金融领域的不良资产供应将进一步扩大, 有望创造超过 6 万亿的不良资产市场。 监管部门进一步重视 AMC 行业在防范地产等行业金融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引导 AMC 回归不良资管主业的同时出台多个利好政策,为海德股份业务成长壮大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不良资管行业竞合特征显著,产业背景促进盈利能力提升。 不良资产供应量大,整体超出 AMC 消化体量,叠加 AMC 牌照资源稀有门槛较高,行业整体竞争烈度较低,竞合关系成为显著特征。 海德股份以收购重组业务为主辅以收购处置业务, 同行合作经验丰富,全国战略布局立体,有望在竞合关系中长期受益。 资产纾困需要深入理解产业情况,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拥有丰富产业资源, 与公司资产管理产生协同,赋予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公司内部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管理费增速慢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归母净利率 2021 年上升至 57.51%。 双轮驱动发展成效初显, 公司前瞻布局绘制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着力发展上市公司平台和 AMC 双重优势,打造资产管理+资本管理双轮驱动战略,在储能等硬科技领域前瞻布局,运用资本优势和产业背景把握未来。 公司进一步拓宽渠道,获批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在个贷市场蓝海中抢占先机,绘制公司发展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2022、 2023、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10.80/13.81/17.71 亿元和 7.43/9.87/12.74 亿元。 截至 2022 年 11 月 21 日,公司市值 137 亿元, PE(TTM)倍数 19.8X,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低于近 5 年历史平均值 55.6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 经济波动下行,不良资产供给扩大;不良资产并购重组效益好于预期;储能技术出现突破,资本管理收效显著;不良个贷试点扩大,相关资产供给增加。 风险因素: 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净利润有较大差异;市场竞争加剧而导致盈利下降; 母公司经营风险导致盈利波动。
展开>>
收起<<
《信达证券-海德股份-000567-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持稀缺AMC牌照,开辟业务新蓝海-22112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海德股份-000567-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持稀缺AMC牌照,开辟业务新蓝海-22112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公司首次覆盖报告:持稀缺AMC牌照,开辟业务新蓝海》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海德股份(000567) 成功实现转型的不良资产管理公司。 海德股份上市后历经 3 次控股股东变动,主业先后为纺织、地产等多个行业。 2013 年永泰集团成为控股股东,公司逐渐减少地产业务,向不良资管业务进军。 2016 年全资子公司海德资管获得西藏唯一地方 AMC 牌照,全面向不良资管转型,成为 A 股唯一不良资产管理为主业标的。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发展迅速,2017-2021 年均利润增长达 51.2%。 经济周期变动叠加 AMC 行业政策利好,有望推动海德股份乘风破浪。 随着全球经济波动下行, 我们预计中国在金融和非金融领域的不良资产供应将进一步扩大, 有望创造超过 6 万亿的不良资产市场。 监管部门进一步重视 AMC 行业在防范地产等行业金融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引导 AMC 回归不良资管主业的同时出台多个利好政策,为海德股份业务成长壮大创造良好政策环境。 不良资管行业竞合特征显著,产业背景促进盈利能力提升。 不良资产供应量大,整体超出 AMC 消化体量,叠加 AMC 牌照资源稀有门槛较高,行业整体竞争烈度较低,竞合关系成为显著特征。 海德股份以收购重组业务为主辅以收购处置业务, 同行合作经验丰富,全国战略布局立体,有望在竞合关系中长期受益。 资产纾困需要深入理解产业情况,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拥有丰富产业资源, 与公司资产管理产生协同,赋予公司价值创造能力。 公司内部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管理费增速慢于归母净利润增速, 归母净利率 2021 年上升至 57.51%。 双轮驱动发展成效初显, 公司前瞻布局绘制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着力发展上市公司平台和 AMC 双重优势,打造资产管理+资本管理双轮驱动战略,在储能等硬科技领域前瞻布局,运用资本优势和产业背景把握未来。 公司进一步拓宽渠道,获批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在个贷市场蓝海中抢占先机,绘制公司发展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 2022、 2023、 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10.80/13.81/17.71 亿元和 7.43/9.87/12.74 亿元。 截至 2022 年 11 月 21 日,公司市值 137 亿元, PE(TTM)倍数 19.8X,估值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低于近 5 年历史平均值 55.6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 经济波动下行,不良资产供给扩大;不良资产并购重组效益好于预期;储能技术出现突破,资本管理收效显著;不良个贷试点扩大,相关资产供给增加。 风险因素: 经营性净现金流与净利润有较大差异;市场竞争加剧而导致盈利下降; 母公司经营风险导致盈利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