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期货-动力煤周报:供应修复潜力较强,需求增长动能较弱,煤价仍将承压运行-221118

文本预览:
周度观点 上周主要观点:后期供应端与需求端都将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但考虑到短期内疫情防控措施仍将较为严格,预计在下游采暖需求未有明显增加前,煤价支撑将偏弱,且近期政策端打压市场情绪较为明显。动力煤期货合约开平仓和保证金管控严格,持仓交易活跃度过低,操作上观望为主。 本周走势分析:市场煤价格则整体趋弱运行,国内主流煤矿多保持正常生产,山西及内蒙局部地区运输周转效率有所改善。但受非电行业多数亏损影响,目前非电行业用煤需求一般,产地煤矿出货情况不乐观,煤炭库存上升,为缓解销售压力,煤矿多以下调出矿价格为主。近期产地运输周转效率改善,港口煤炭库存回升,但需求端整体较疲软,港口动力煤市场承压下行。本周前半段我国沿海电厂日耗较低,进口煤采购需求一般,同时叠加国际需求回落影响,进口煤价延续偏弱态势。周后半段,随着国际煤价降价后成本优势凸显,我国电厂适时采购,市场交易以3800大卡印尼煤为主,进口煤价格止跌企稳。目前北方地区多已进入供暖季,但受气温略高于常年同期影响,电厂日耗提升有限,主力电厂补库多继续以长协资源为主,对高价存抵触情绪;非电方面,化工、钢铁等非电行业利润表现未有明显改善,终端用户按需进行,需求端对市场支撑力度整体偏弱。 本周主要观点:受政策端强力推动、疫情影响减弱等因素影响,后期主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得到提升。目前北方港口库存降至1800万吨以下较低水平,同比下降超过20%,重点关注煤炭铁路调运后期的恢复情况。民用电需求即将进入旺季,但短期来看,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往年,电厂日耗或难有明显提升,下游或将维持当前缓慢的采购节奏。供暖季来临,山东、河南等地水泥企业开始常态化错峰生产,加之甲醇、乙二醇等煤化工企业开工情况不佳,整体需求偏弱,短期内工业用电需求将维持偏弱态势。不过随着防疫政策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国内经济恢复进程有望加快,各行各业用煤用电需求后期将随之增加。供应端具备不断修复的潜力,而需求端增长动能仍较弱,预计短期内煤价将继续承压。动力煤期货合约开平仓和保证金管控严格,持仓交易活跃度过低,操作上观望为主。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迅速好转,产地供应超预期恢复;“迎峰度冬”消费旺季不及预期;政策强力压制
展开>>
收起<<
《东吴期货-动力煤周报:供应修复潜力较强,需求增长动能较弱,煤价仍将承压运行-221118(2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期货-动力煤周报:供应修复潜力较强,需求增长动能较弱,煤价仍将承压运行-221118(26页).pdf(2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期货《动力煤周报:供应修复潜力较强,需求增长动能较弱,煤价仍将承压运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周度观点 上周主要观点:后期供应端与需求端都将面临一定不确定性,但考虑到短期内疫情防控措施仍将较为严格,预计在下游采暖需求未有明显增加前,煤价支撑将偏弱,且近期政策端打压市场情绪较为明显。动力煤期货合约开平仓和保证金管控严格,持仓交易活跃度过低,操作上观望为主。 本周走势分析:市场煤价格则整体趋弱运行,国内主流煤矿多保持正常生产,山西及内蒙局部地区运输周转效率有所改善。但受非电行业多数亏损影响,目前非电行业用煤需求一般,产地煤矿出货情况不乐观,煤炭库存上升,为缓解销售压力,煤矿多以下调出矿价格为主。近期产地运输周转效率改善,港口煤炭库存回升,但需求端整体较疲软,港口动力煤市场承压下行。本周前半段我国沿海电厂日耗较低,进口煤采购需求一般,同时叠加国际需求回落影响,进口煤价延续偏弱态势。周后半段,随着国际煤价降价后成本优势凸显,我国电厂适时采购,市场交易以3800大卡印尼煤为主,进口煤价格止跌企稳。目前北方地区多已进入供暖季,但受气温略高于常年同期影响,电厂日耗提升有限,主力电厂补库多继续以长协资源为主,对高价存抵触情绪;非电方面,化工、钢铁等非电行业利润表现未有明显改善,终端用户按需进行,需求端对市场支撑力度整体偏弱。 本周主要观点:受政策端强力推动、疫情影响减弱等因素影响,后期主产地煤炭供应水平将得到提升。目前北方港口库存降至1800万吨以下较低水平,同比下降超过20%,重点关注煤炭铁路调运后期的恢复情况。民用电需求即将进入旺季,但短期来看,国内大部分地区气温高于往年,电厂日耗或难有明显提升,下游或将维持当前缓慢的采购节奏。供暖季来临,山东、河南等地水泥企业开始常态化错峰生产,加之甲醇、乙二醇等煤化工企业开工情况不佳,整体需求偏弱,短期内工业用电需求将维持偏弱态势。不过随着防疫政策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国内经济恢复进程有望加快,各行各业用煤用电需求后期将随之增加。供应端具备不断修复的潜力,而需求端增长动能仍较弱,预计短期内煤价将继续承压。动力煤期货合约开平仓和保证金管控严格,持仓交易活跃度过低,操作上观望为主。 风险提示:疫情形势迅速好转,产地供应超预期恢复;“迎峰度冬”消费旺季不及预期;政策强力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