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事件点评:多措并举,流动性提升指日可俟-221119

文本预览:
事件描述 11 月 18 日,关于北交所交易经手费下调、北交所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和指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指数和国证指数跨市场指数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公告同日发布: 北交所公告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起,将股票交易经手费标准由按成交金额的 0.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 0.25‰双边收取,降幅 50%; 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及配套业务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混合做市交易有望完善和实施; 中证指数和国证指数分别发布公告,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国证跨市场指数提上日程,据此前北交所公告,北证 50 将于 11 月 21 日发布行情,北证指数化投资全面推进。 事件点评 交易降费: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活跃度, 向沪深交易所进一步靠拢。沪深交易所三次降费分别发生在 2012 年 6 月 1 日、2012 年 9 月 1 日和 2015年 7 月 1 日,交易经手费分别由双边收取成交金额的 0.11‰调整至 0.087‰、0.0696‰和 0.0487‰。此次北交所交易经手费由原先的 0.50‰改为 0.25‰,交易成本显著降低,是引进各类资金、提升交易活跃度的促进,亦是向沪深交易所的进一步靠拢。同时,三季度以来北证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按照年成交金额 2,500 亿元测算,此次降费有望为投资者节约交易成本 1.25 亿元。 做市引入: 促进流动性提升, 发挥市场功能。 科创板混合做市成功实施,开 A 股混合做市制度先河,目前 42 只证券参与做市交易。做市商的引入对流动性提升和市场功能发挥具有积极作用: (1)由于市场体量的不同,相较于科创板,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较小,换手率较低,近一个月北交所日均成交额和换手率均略有下降,分别达 1,017 万元和 2.05%,做市商双边报价提供即时性交易服务,可直接为市场提供交易流动性; (2)减少证券价格的不合理波动,促进市场价格向真实价值靠拢; (3)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健全市场功能。 指数推进:指数助力跨市场流动性的引入。中证和国证规模、行业、策略、风格、主题等指数合计上千只,主要指数平均日均成交额近 30 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平均市值约为北交所的 130 倍,纳入跨市场指数单样本后可引入平均日均成交额 3,000 万元左右,年内上市满一年标的达 41 只,到明年 6 月,现存上市满一年标的达 60 只,新增日均成交额可达上亿元。科创50指数发布后, 日均成交额提升14.29%, 同时首批指数基金份额达209.7亿份。北证近三月平均日均成交额达 3.37 百万元,科创板市值约为北交所的30 倍。北证 50 指数行情即将于 11 月 21 日发布,流动性改善有望匹配科创板以往,引入增量资金可达上亿元。 投资建议:北交所上市交易一周年,流动性持续改善。继北证 50 指数的推出,在降费鼓励中小投资者提升交易活跃度的基础上,推进混合做市制度的完善和实施,以及北证跨市场指数的纳入,引入做市商和跨市场流动性,北交所流动性有望全面提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板块行情不及预期;政策风险;交易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山西证券-事件点评:多措并举,流动性提升指日可俟-221119(10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证券-事件点评:多措并举,流动性提升指日可俟-221119(10页).pdf(10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山西证券《事件点评:多措并举,流动性提升指日可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事件描述 11 月 18 日,关于北交所交易经手费下调、北交所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和指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指数和国证指数跨市场指数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公告同日发布: 北交所公告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起,将股票交易经手费标准由按成交金额的 0.5‰双边收取下调至按成交金额的 0.25‰双边收取,降幅 50%; 北交所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细则》及配套业务指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混合做市交易有望完善和实施; 中证指数和国证指数分别发布公告,北交所上市公司股票纳入中证、国证跨市场指数提上日程,据此前北交所公告,北证 50 将于 11 月 21 日发布行情,北证指数化投资全面推进。 事件点评 交易降费: 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活跃度, 向沪深交易所进一步靠拢。沪深交易所三次降费分别发生在 2012 年 6 月 1 日、2012 年 9 月 1 日和 2015年 7 月 1 日,交易经手费分别由双边收取成交金额的 0.11‰调整至 0.087‰、0.0696‰和 0.0487‰。此次北交所交易经手费由原先的 0.50‰改为 0.25‰,交易成本显著降低,是引进各类资金、提升交易活跃度的促进,亦是向沪深交易所的进一步靠拢。同时,三季度以来北证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按照年成交金额 2,500 亿元测算,此次降费有望为投资者节约交易成本 1.25 亿元。 做市引入: 促进流动性提升, 发挥市场功能。 科创板混合做市成功实施,开 A 股混合做市制度先河,目前 42 只证券参与做市交易。做市商的引入对流动性提升和市场功能发挥具有积极作用: (1)由于市场体量的不同,相较于科创板,北交所日均成交额较小,换手率较低,近一个月北交所日均成交额和换手率均略有下降,分别达 1,017 万元和 2.05%,做市商双边报价提供即时性交易服务,可直接为市场提供交易流动性; (2)减少证券价格的不合理波动,促进市场价格向真实价值靠拢; (3)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健全市场功能。 指数推进:指数助力跨市场流动性的引入。中证和国证规模、行业、策略、风格、主题等指数合计上千只,主要指数平均日均成交额近 30 亿元,科创板、创业板和主板平均市值约为北交所的 130 倍,纳入跨市场指数单样本后可引入平均日均成交额 3,000 万元左右,年内上市满一年标的达 41 只,到明年 6 月,现存上市满一年标的达 60 只,新增日均成交额可达上亿元。科创50指数发布后, 日均成交额提升14.29%, 同时首批指数基金份额达209.7亿份。北证近三月平均日均成交额达 3.37 百万元,科创板市值约为北交所的30 倍。北证 50 指数行情即将于 11 月 21 日发布,流动性改善有望匹配科创板以往,引入增量资金可达上亿元。 投资建议:北交所上市交易一周年,流动性持续改善。继北证 50 指数的推出,在降费鼓励中小投资者提升交易活跃度的基础上,推进混合做市制度的完善和实施,以及北证跨市场指数的纳入,引入做市商和跨市场流动性,北交所流动性有望全面提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板块行情不及预期;政策风险;交易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