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221117

上传日期:2022-11-18 08:40:27 / 研报作者:孙建 / 分享者:1005593
研报附件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221117.pdf
大小:845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221117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221117
文本预览:

《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22111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22111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医药生物CXO行业点评:Biotech公司卖厂背后的产业逻辑思考》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投资要点   Biotech公司资产优化事件梳理   11月15日,和铂医药发布公告,公司将以1.46亿元向药明海德出售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的生产厂房。公告显示,目标资产(未经审核)的账面净值总额约为1.67亿元,结合未完成建设部分的估计价值,预计此项交易带来亏损6193万元。今年三季度以来,基石药业苏州产业化基地11月上旬暂停止试运营、科望医药苏州工艺开发和中试生产设施被药明生物吸纳,Biotech战略性出售资产与“停摆”止损或成常态。另一方面,信达生物(夏尔巴生物)、贝达药业、三生国健、复宏汉霖、创胜集团等相继宣布布局CDMO,Biotech资产优化成趋势。观点:我们认为,国内医药企业处于要素资源优化的关键窗口期,专业化分工才刚开始,也决定了医药产业中以CXO为代表的枢纽环节的景气才刚开始。基于以上判断,我们持续看好医药CXO在国内创新升级过程中的赋能角色的景气度。   新趋势:国内创新升级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才刚开始   正如我们在仿制药CXO系列报告《仿制药CXO行业专题(二):MAH新变化,催生新业态》(20220928)以及《济川药业:六问六答,看新业态拓展》(20221025)中提到的观点,仿制药集采的推进,加速了产业专业化分工的进程。而参考创新药的全球产业生态,研发、生产、销售三大环节的专业分工趋势必然也是加速的。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以上事件,是2017-2022年以来投融资环境变化下,创新药企对企业资源投入经济性再评估后的必然选择,特别是对生产、销售资源投入的再评估。   与市场认知的差异:从分众传媒到药明康德,重新认识CXO生意本质   2020年11月28日,我们曾发布报告《从分众传媒到药明康德,CXO的景气破了么》,说明广告公司和CXO底层需求逻辑的差异:①需求波动:发展受益于全球持续增长的医药研发投入,需求端受经济周期影响小;②壁垒:CXO业务离岸外包的特点更有利于发挥中国工程师红利优势,以及通过服务平台的持续完善建立较深的护城河;③天花板:由于中国生产要素优势明显,以药明康德为首的离岸外包是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链上不可或缺的环节。随着行业需求升级,龙头公司天花板是持续提升的。   与众不同的认识:市场认为国内医药CXO公司仅仅是受益于过去5年创新药融资的火热,这无可厚非,但忽略了医药CXO生意的本质是效率、成本、经济性的选择。在需求端,药企下游充分的市场竞争是选择外包服务成为趋势的必要条件,而国内药企目前正处于从融资火热到市场化(价格判断出清同质化)的过程中,因此,外包率的提升其实才刚刚开始,特别是在生产、销售环节的外包,对应CDMO、CSO等新业态。我们认为,服务国内药企的CXO处于“真需求”释放的关键窗口期。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依托国内/外需求起步的医药CXO,必然在国内仿创升级生态优化的过程中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迎来越来越好的发展窗口。推荐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泰格医药、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凯莱英、百诚医药、昭衍新药、美迪西、药石科技、方达控股、和元生物、济川药业等,关注阳光诺和、百洋医药等。(排名不分先后)   风险提示   创新药投融资趋势变化的不确定性;短期的产能挤兑对价格的担忧风险。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