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东资信-地方债研究: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市场怎么看?-210630

《远东资信-地方债研究: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市场怎么看?-21063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远东资信-地方债研究: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市场怎么看?-21063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2021年上半年截至6月25日,我国地方债累计发行32964.85亿元,同比下降4.21%。 其中,一季度地方债以发行再融资债券为主,4月份以来新增地方债发行规模加大并取代再融资债券发行市场地位。 究其原因,一是宏观经济因素,2020年下半年以来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民经济经济逐步恢复,叠加近年地方政府负债率提升背景,地方债有必要将稳增长、防风险的矛盾重心向防风险端倾斜。 二是融资环境因素,近期宏观经济修复背景下,金融市场从加杠杆向稳杠杆转变,债务融资边际性收紧。 三是地方债监管环境趋严,客观上造成地方债发行市场收紧。 四是地方债新增限额下达时间较2020年迟缓,导致新增地方债发行进度放缓,绝大部分新增额度将集中于下半年发行。 上半年,地方债发行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和多元化特征。 首先,区域结构方面,各地发行规模不均,广东、山东、四川、江苏等经济实力较强省份发行较大,37家主体唯独上海暂未发行。 其次,期限结构方面,涵盖9类期限品种,以10Y/7Y居多,超长期债发行热度“降温”,主因新增地方债限额下达较晚,导致旨在延缓债务压力的再融资债发行较多。 再次,券种结构方面,上半年发行规模从以再融资债为主转变为新增债为主,二季度项目收益专项债发行占主体地位,资金投向广泛,但主要集中于基建领域。 其中,“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轨道交通专项债”等细分券种作用独特,意义显著。 近期,以《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管理暂行办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管理办法》等文件颁布为标志,2021年以来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和规范地方债市场发展新形势下,地方债新一轮监管开启。 本文针对部分政策做了简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