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221112

上传日期:2022-11-15 16:20:58 / 研报作者:赵伟2022年水晶球宏观最佳分析师第5名
曹金丘
/ 分享者:1005686
研报附件
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221112.pdf
大小:2.3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221112

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221112
文本预览:

《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221112(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221112(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回不去的从前”系列一:回不去的从前:美国就业“新常态”》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大疫3年,疫情对产业、就业生态等微观结构的破坏全面深入,或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持续影响经济。本文以美国就业为切入点,予以佐证,以供参考。   美国就业的3大“新常态”:人均产出较低,薪资粘性很强,供给缺口难补“新常态”之一:就业人数虽然已超疫情前,但实际产出却未同步修复。截至10月,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已修复至1.53亿人,较疫前高点多出80余万人。疫情之后,美国就业人口的缺勤率出现明显提升。往年美国缺勤率的正常水平略低于2%,流感高峰期阶段性抬升至2.5-3%;疫后,美国缺勤率突破2.5%、高峰期甚至突破5%。因此就业人数“确实”增加,但人均产出却明显不及疫情前。   “新常态”之二:就业供需严重错位,薪资黏性远超以往。不同以往,疫后招工需求的释放极为快速,职位空缺数不足1年就修复至疫前水平以上、且持续超过1000万,但就业人数修复相对滞后。作为就业供需矛盾的直接表征,时薪同比维持在5%附近,比疫情前十年均值的2.4%高出一倍左右。休闲酒店等低薪行业的供需矛盾更为尖锐,薪资增速也高于中高薪行业,加剧薪资通胀的顽固性。   “新常态”之三:新冠“创伤”及移民锐减影响下,就业供给缺口难补。新冠疫情引发的死亡、后遗症等持续压制美国就业供给,造成的冲击估计超180万个。移民数量的锐减,进一步放大就业、尤其是中低端服务业就业的缺口。截至2021年,美国年度移民数量已经从120万以上回落到50万左右。即便美国已放宽移民条件,移民数量仍较疫前趋势水平相差约170万,短缺持续性或被低估。   就业“新常态”的3大影响:供给缺口刚性,“滞胀”加深,货币政策两难   影响一:劳动力供给持续偏低,有可能很久回不到历史趋势水平。以2022年为基准,美国2023年后每年的新冠确诊病例预计在1800万例左右,超额死亡病例约12万例。以此类推,15-64岁适龄人口超额死亡病例约3万例;出现“longcovid”的15-64岁适龄人口约300万,其中退出劳动力市场或将接近40万。   影响二:经济增长中枢下移、通胀中枢上移,即“滞胀”格局持续存在。1、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longcovid”等掣肘劳动力人口的增长率与人均实际产出,导致经济增长的潜在中枢长期下移;2、即便未来就业需求下滑,供给弹性受限,使得“贝弗里奇”曲线长期向右偏移,导致薪资增长更为刚性、推升通胀。影响三:政策周期的历史规律被打破,导致货币政策框架更易陷入两难。双重使命下,美联储需要在经济与通胀之间不断权衡。以往加息周期多止步于制造业PMI下降约3个季度的窗口,眼下该指标已下滑近4个季度,但加息距离终点尚有距离。“滞胀”格局深化下,若美联储调整通胀目标水平,货币公信力将面临质疑;若美联储执意将通胀压回2%附近,或需要付出更“惨痛”的衰退代价。   风险提示:美联储核心通胀居高不下;美国就业修复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