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建议提升火电基准价客观反映行业现状,产业链利润分配有待重定义-221113

文本预览:
本周行情回顾:本周 SW 公用事业一级板块上涨 0.37%,在 31 个 SW 一级板块中排名第 21;沪深 300 上涨 0.56%,上证综指上涨 0.54%,深圳成指下跌 0.43%,创业板指下跌 1.87%。细分子板块中,火电下跌 0.46%,水电上涨 1.40%,光伏发电下跌 3.35%,风力发电下跌 1.02%,电能综合服务上涨 2.02%,燃气上涨 2.25%。 本周公用事业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湖南发展(+12.05%)、深南电 A(+11.14%)、乐山电力(+10.85%)、新奥股份(+ 9.81%)、大连热电(+6.32%);周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国电电力(-4.72%)、川能动力(-4.21%)、宝新能源(-3.42%)、建投能源(-2.44%)、通宝能源(-2.44%)。 本周重点事件:11 月 8 日,中电联发布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价机制研究报告》《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相关问题研究报告》《发电企业在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调研报告》《黄河流域电力企业生态环保成效及问题调研报告》《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报告》《2021 年电煤与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调研报告》《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等 7 项行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价机制研究报告》:两大重点,1)电价的合理构成应包括六个部分,即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辅助服务费用+绿色环境价格+输配电价格+政府性基金和附加;2)建议有序将全国平均煤电基准价调整到 0.4335 元/千瓦时的水平。建立完善煤电基准价联动机制,建议在基准价中及时反映燃料成本变化,可以将秦皇岛港 5500 大卡下水煤基准价 535 元/吨对应全国平均煤电基准价 0.38 元/千瓦时设置为基点,按照标煤价格上涨或下降 100 元/吨对应煤电基准价上涨或下降 0.03 元/千瓦时的标准进行联动。按照当前政府指定的5500 大卡电煤中长期交易均价 675 元/吨的水平,有序将全国平均煤电基准价调整到 0.4335 元/千瓦时的水平,在联动后的基准价水平上再实施上下浮动。 《2021 年电煤与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调研报告》:5 大维度共推用电紧张局面。1)在宏观经济、气温因素等拉动下,用电量快速增长;2)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减少;3)电煤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供应偏紧,火电机组有效出力受阻;4)多重因素叠加,部分省份跨省区电量调入减少;5)地方政府基于能耗双控的限电措施。未来仍有 5 大挑战。1)煤矿产能释放不及需求增长速度;2)高耗量阶段铁路运力无法满足全部需求;3)进口煤减少和不确定性增加需国内资源支撑;4)安全、土地等政策对产量的影响;5)煤电企业大面积严重亏损影响保供能力,2021 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亏损 1427 亿元,累计亏损面达到 80%左右,导致整体资产负债率同比提高 2.2 个百分点。2022 年 1-9 月,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 2600 亿元左右。 中电联为电力行业重要协会,提出各类建议(包括调整煤电基准价等)并非政府观点,但中电联报告充分且客观反映了当下火电行业主要矛盾:成本持续上行压制火电运营商盈利能力。我们认为长协煤签约、 履约提升是火电运营商释放盈利能力的重要信号。鉴于:1)煤炭中长协监管持续推进,签约及履约水平改善,2)进入冬季供电高峰,火电具备调节能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全国布局的火电运营商: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内蒙华电。 风险分析:权益市场系统性风险;上网电价超预期下行,煤价超预期上涨,用电需求下滑,水电来水不及预期,行业改革进度低于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建议提升火电基准价客观反映行业现状,产业链利润分配有待重定义-221113(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建议提升火电基准价客观反映行业现状,产业链利润分配有待重定义-221113(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周报:建议提升火电基准价客观反映行业现状,产业链利润分配有待重定义》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行情回顾:本周 SW 公用事业一级板块上涨 0.37%,在 31 个 SW 一级板块中排名第 21;沪深 300 上涨 0.56%,上证综指上涨 0.54%,深圳成指下跌 0.43%,创业板指下跌 1.87%。细分子板块中,火电下跌 0.46%,水电上涨 1.40%,光伏发电下跌 3.35%,风力发电下跌 1.02%,电能综合服务上涨 2.02%,燃气上涨 2.25%。 本周公用事业涨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湖南发展(+12.05%)、深南电 A(+11.14%)、乐山电力(+10.85%)、新奥股份(+ 9.81%)、大连热电(+6.32%);周跌幅前五的个股分别为国电电力(-4.72%)、川能动力(-4.21%)、宝新能源(-3.42%)、建投能源(-2.44%)、通宝能源(-2.44%)。 本周重点事件:11 月 8 日,中电联发布了《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价机制研究报告》《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相关问题研究报告》《发电企业在全国碳市场运行情况调研报告》《黄河流域电力企业生态环保成效及问题调研报告》《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提升及政策研究报告》《2021 年电煤与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调研报告》《新能源配储能运行情况调研报告》等 7 项行业重大问题调研报告。《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电价机制研究报告》:两大重点,1)电价的合理构成应包括六个部分,即电能量价格+容量价格+辅助服务费用+绿色环境价格+输配电价格+政府性基金和附加;2)建议有序将全国平均煤电基准价调整到 0.4335 元/千瓦时的水平。建立完善煤电基准价联动机制,建议在基准价中及时反映燃料成本变化,可以将秦皇岛港 5500 大卡下水煤基准价 535 元/吨对应全国平均煤电基准价 0.38 元/千瓦时设置为基点,按照标煤价格上涨或下降 100 元/吨对应煤电基准价上涨或下降 0.03 元/千瓦时的标准进行联动。按照当前政府指定的5500 大卡电煤中长期交易均价 675 元/吨的水平,有序将全国平均煤电基准价调整到 0.4335 元/千瓦时的水平,在联动后的基准价水平上再实施上下浮动。 《2021 年电煤与电力供应紧张原因分析调研报告》:5 大维度共推用电紧张局面。1)在宏观经济、气温因素等拉动下,用电量快速增长;2)水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出力减少;3)电煤和天然气等一次能源供应偏紧,火电机组有效出力受阻;4)多重因素叠加,部分省份跨省区电量调入减少;5)地方政府基于能耗双控的限电措施。未来仍有 5 大挑战。1)煤矿产能释放不及需求增长速度;2)高耗量阶段铁路运力无法满足全部需求;3)进口煤减少和不确定性增加需国内资源支撑;4)安全、土地等政策对产量的影响;5)煤电企业大面积严重亏损影响保供能力,2021 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电板块亏损 1427 亿元,累计亏损面达到 80%左右,导致整体资产负债率同比提高 2.2 个百分点。2022 年 1-9 月,全国煤电企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额外增加 2600 亿元左右。 中电联为电力行业重要协会,提出各类建议(包括调整煤电基准价等)并非政府观点,但中电联报告充分且客观反映了当下火电行业主要矛盾:成本持续上行压制火电运营商盈利能力。我们认为长协煤签约、 履约提升是火电运营商释放盈利能力的重要信号。鉴于:1)煤炭中长协监管持续推进,签约及履约水平改善,2)进入冬季供电高峰,火电具备调节能力率先受益。建议关注全国布局的火电运营商:华能国际、华电国际、国电电力、内蒙华电。 风险分析:权益市场系统性风险;上网电价超预期下行,煤价超预期上涨,用电需求下滑,水电来水不及预期,行业改革进度低于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