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深度解析:个人养老金落地,迎接金融业二次成长曲线-221112

《东吴证券-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深度解析:个人养老金落地,迎接金融业二次成长曲线-221112(2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深度解析:个人养老金落地,迎接金融业二次成长曲线-221112(23页).pdf(2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保险Ⅱ行业深度报告:《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深度解析:个人养老金落地,迎接金融业二次成长曲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投资要点 个人养老金制度框架正式落地,养老金融蓝海市场探索正式拉开帷幕。自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以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后,人社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各部委陆续相应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细则,明确个人养老金基本概念并实行个人账户制,参与人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享受 EET 税收优惠政策(缴费阶段免税、投资阶段延税、领取阶段按 3%纳税)。 产品:强调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 个人养老储蓄产品提供 5 年、 10 年、 15 年和 20 年四档储蓄存款产品,收益率稳健(预计在 3%左右,参考当前整存整取五年利率为 2.75%并予以小幅上浮);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主要期限在 3 年以上,不保本,具有“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三个显著特征;个人养老基金产品将由当前的养老 FOF 和未来纳入的投资风格稳定、投资策略清晰、运作合规稳健且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的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 FOF 构成,收益率呈“固收+”特征,波动性较大,在权益市场上扬时有望获得可观收益率水平。个人养老保险产品包括年金保险、两全保险,也将纳入当前时点的税延养老险和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优势在于提供保底收益率且产品期限为终身。考虑到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一般情况下在退休前无法领取,我们认为侧重长期保值将会是未来个人养老金参与人选择产品的重要考量点。 机构:商业银行、公募基金、保险公司迎来二次成长曲线。 商业银行具有天然的账户开立优势和丰富网点资源及客户储备,竞争优势明显。资金账户作为个人养老金入口端,商业银行或将进一步深化自身在客户储备的优势,并且作为Ⅱ类户未来有望给商业银行带来存款。可以预见的是,资金账户的潜在价值极高,对银行 AUM、存款、中收等都将带来贡献。公募基金的竞争优势在于资产主动管理能力强,投研能力领先同业,市场化程度更高,守正创新产品及业务、提升长期投资占比是公募基金参与个人养老金的升级方向。保险公司在产品组合创设、长期投资资金管理能力、长寿风险管理、医疗健康养老产业协同等领域有着一定竞争优势,但品牌积累仍需改善。 个人养老金缴费参与空间测算。 我们分别预测了未来个人所得税纳税人数、试点地区放开节奏、个人参与度、缴费抵扣上限后,经测算我们预计当年度新增个人养老金缴费 2023 年为 731 亿元, 2025 年为 2,767 亿元, 2030 年为 4,970 亿元;对应至 2025 年累计个人养老金缴费规模为4,883 亿元,至 2030 年为 22,837 亿元,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和潜力。从产品端参与主体来看,我们预计 2025 年商业银行、公募基金和保险公司当年度新增缴费市场份额为 47%、 38%和 15%。 投资建议:我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制探索正式落地,养老金融领域是金融行业把握二次增长曲线的重要机遇。 寿险方面:曙光初破水,改革始见微。寿险改革成效初显,开门红应对积极,队伍规模企稳,队伍质态提升;产险方面:车险市场高景气延续,头部险企承保利润有望迎来量价齐升。 个股推荐顺序:中国财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 风险提示: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个人养老金账户缴费上限增长不及预期,账户实际投资收益率吸引力不强,政策推进进程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