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银行业周报:稳地产强化和防疫优化,银行修复可持续-221113

文本预览:
第一, 本次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表述明确对民营地产支持强化, 2500 亿如发行完成或有效缓解大型民企地产流动性压力, 显著修复稳地产预期, 对银行特别是房地产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利好突出。 第二,疫情防控优化,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政策好于预期,经济过度悲观预期或修复。 政策超预期,修正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海外掣肘弱化, 稳经济和地产政策仍将强化,效力或亦提升。 本次在房地产带动的下, 银行股超跌之后显著修复,我们认为后续银行修复仍有空间。 第一, 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 10 月数据偏弱,而政策不断强化,后续催化或仍可期待。 第二, 前期银行调整较多,悲观预期反映更为充分,年底年初银行估值切换,超额表现概率或较高。 持续推荐优质区域银行,推荐江苏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等,股份行首选招行,关注低估值品种投资价值。 第二支箭, 显著缓解民企地产流动性压力 11 月 8 日交易商协会更新动态, 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 2500 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11 月 10 日,交易商协会公告已受理龙湖集团 200 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并明确除龙湖集团外,还有多家民营房企也在沟通对接发债注册意向。 近期民企地产债交投活跃,房地产权益市场亦大幅向上,民企地产政策预期显著改善。 本次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表述明确对民营地产支持强化, 2500 亿如发行完成或有效缓解这些大型民企地产流动性压力,对银行特别是房地产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利好突出。 今年底至明年初经济修复、政策强化或仍可期 10 月经济数据和社融信贷反映需求偏弱,但政策效力仍可期待。 10 月延续去年以来季末冲量,季初回调的季节性投放波动特诊,背后是持续的宽信用政策要求超过真实市场信贷需求。拆分看,居民端仍凸显储蓄意愿强,加杠杆动力弱;企业端短期和票据数据反映需求偏弱,中长期数据反映宽信用政策对信贷形成一定支持, 10 月成效有限。 10 月压力,一方面可能与政策工具交替有关, 政策性金融工具前期额度投放完成暂无新增,拉动效应偏弱亦可能尚未显现。而相比于政策性金融工具,设备类再贷款、稳地产等信贷政策落地较慢,尚未放量,难以对冲需求压力。 另一方面金融数据疲弱可能与疫情再次加剧有关。随着设备类再贷款发力和防疫优化, 今年底至明年初经济修复或仍可期待。 关于未来降息降准政策的判断,存量意义强于增量 从目前的银行实际投放的利率水平来看, 增量投放的利率已经很低,边际向下的弹性有限,特别是稳增长、基建等相关项目。 降息对增量需求促进作用不大,对存量利息压降意义或更显著,但除按揭相对略高外,其他中长期贷款定价或亦不高。 存款利率仍是贷款端限制, 贷款调降需要与存款调降匹配, 活期和定期均仍有可以调降的空间和必要性。 风险提示: 关注房地产和城投等现金流变化,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超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银行业周报:稳地产强化和防疫优化,银行修复可持续-221113(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银行业周报:稳地产强化和防疫优化,银行修复可持续-221113(22页).pdf(2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银行业周报:稳地产强化和防疫优化,银行修复可持续》研报附件原文摘录)第一, 本次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表述明确对民营地产支持强化, 2500 亿如发行完成或有效缓解大型民企地产流动性压力, 显著修复稳地产预期, 对银行特别是房地产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利好突出。 第二,疫情防控优化, 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政策好于预期,经济过度悲观预期或修复。 政策超预期,修正过度悲观的经济预期,海外掣肘弱化, 稳经济和地产政策仍将强化,效力或亦提升。 本次在房地产带动的下, 银行股超跌之后显著修复,我们认为后续银行修复仍有空间。 第一, 受到疫情等因素影响, 10 月数据偏弱,而政策不断强化,后续催化或仍可期待。 第二, 前期银行调整较多,悲观预期反映更为充分,年底年初银行估值切换,超额表现概率或较高。 持续推荐优质区域银行,推荐江苏银行、苏州银行、成都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等,股份行首选招行,关注低估值品种投资价值。 第二支箭, 显著缓解民企地产流动性压力 11 月 8 日交易商协会更新动态, 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 2500 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11 月 10 日,交易商协会公告已受理龙湖集团 200 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并明确除龙湖集团外,还有多家民营房企也在沟通对接发债注册意向。 近期民企地产债交投活跃,房地产权益市场亦大幅向上,民企地产政策预期显著改善。 本次债券融资支持工具表述明确对民营地产支持强化, 2500 亿如发行完成或有效缓解这些大型民企地产流动性压力,对银行特别是房地产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利好突出。 今年底至明年初经济修复、政策强化或仍可期 10 月经济数据和社融信贷反映需求偏弱,但政策效力仍可期待。 10 月延续去年以来季末冲量,季初回调的季节性投放波动特诊,背后是持续的宽信用政策要求超过真实市场信贷需求。拆分看,居民端仍凸显储蓄意愿强,加杠杆动力弱;企业端短期和票据数据反映需求偏弱,中长期数据反映宽信用政策对信贷形成一定支持, 10 月成效有限。 10 月压力,一方面可能与政策工具交替有关, 政策性金融工具前期额度投放完成暂无新增,拉动效应偏弱亦可能尚未显现。而相比于政策性金融工具,设备类再贷款、稳地产等信贷政策落地较慢,尚未放量,难以对冲需求压力。 另一方面金融数据疲弱可能与疫情再次加剧有关。随着设备类再贷款发力和防疫优化, 今年底至明年初经济修复或仍可期待。 关于未来降息降准政策的判断,存量意义强于增量 从目前的银行实际投放的利率水平来看, 增量投放的利率已经很低,边际向下的弹性有限,特别是稳增长、基建等相关项目。 降息对增量需求促进作用不大,对存量利息压降意义或更显著,但除按揭相对略高外,其他中长期贷款定价或亦不高。 存款利率仍是贷款端限制, 贷款调降需要与存款调降匹配, 活期和定期均仍有可以调降的空间和必要性。 风险提示: 关注房地产和城投等现金流变化,对银行资产质量影响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