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比亚迪-002594-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21107

文本预览:
比亚迪(002594)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2 年 Q3 实现营收 1170.81亿元,同比+115.59%,环比+39.74%;实现归母净利 57.16 亿元,同比+350.26%,环比+105.11%,归母净利率 4.88%;扣非归母净利 53.35 亿元,同比+930.48%,环比+112.10%,扣非归母净利率 4.56%。 点评: 新能源汽车表现优异,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公司 Q3 季度实现营收 1170.81 亿元,同环比双升。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 2676.88 亿元,同比+84.37%; 累计实现归母净利 93.11 亿元,同比+281.13%;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83.65 亿元,同比+843.66%,增速表现亮眼,自身运营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业绩上升趋势明显, 原因如下: 1)供需双侧提振+海外市场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势显著。三季度汽车行业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加之公司合肥、济南、常州等基地产能扩大,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另外三季度公司不断拓展日本、德国、瑞典等海外市场,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布局。 2) 上下游协同发展,抗风险能力强。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一体化生产模式,并具备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优势,实现了部分风险自主可控,利于业绩稳步前进。 成本优势显著,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 Q3 毛利率 18.96%,同比+5.63pct,环比+4.57pct, 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凸显核心竞争力;净利率 5.17%,同比+2.43pct,环比+1.56pct,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Q3期间费用率 10.57%,同比+2.26pct,环比+0.19pct,其中研发费用率4.65%,同比+0.53pct,环比+0.99pct,主要系公司主要是职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 3.96%,同比+1.00pct,环比+0.68pct,主要系公司售后服务费和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总体来说,三季度处于汽车行业旺季,公司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 业务也在不断扩大,费用增加实属正常。 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 公司目前已实现燃油向新能源汽车的全面转型, 凭借 DM-i 超级混动、 E3.0 两大领先平台的技术积累,核心竞争力显著,不断扩大乘用车市场份额,未来公司将从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向环卫车、道路客运等领域延伸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2)公司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工业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将跟随行业进一步发展。 3) 拥有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 ,迎合了市场痛点,有望加速外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一家横跨汽车、电池、 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 预计未来业 绩 空 间 广 阔 。 我 们 预 测 2022-2024 年 公 司 的 营 业 收 入 为3935/5665/7232 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为 105.1/192.0/284.6 亿元,对应EPS 为 3.61/6.60/9.77 元, 对应 PE 为 70/38/26 倍,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 芯片供给短缺; 新能源车产品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中邮证券-比亚迪-002594-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21107(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比亚迪-002594-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21107(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邮证券《业绩超预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比亚迪(002594)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2 年 Q3 实现营收 1170.81亿元,同比+115.59%,环比+39.74%;实现归母净利 57.16 亿元,同比+350.26%,环比+105.11%,归母净利率 4.88%;扣非归母净利 53.35 亿元,同比+930.48%,环比+112.10%,扣非归母净利率 4.56%。 点评: 新能源汽车表现优异, 三季度业绩超预期。 公司 Q3 季度实现营收 1170.81 亿元,同环比双升。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收 2676.88 亿元,同比+84.37%; 累计实现归母净利 93.11 亿元,同比+281.13%;累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83.65 亿元,同比+843.66%,增速表现亮眼,自身运营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业绩上升趋势明显, 原因如下: 1)供需双侧提振+海外市场拓展,新能源汽车业务增势显著。三季度汽车行业需求旺盛,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加之公司合肥、济南、常州等基地产能扩大,供应能力不断提升,另外三季度公司不断拓展日本、德国、瑞典等海外市场,推动新能源乘用车全球布局。 2) 上下游协同发展,抗风险能力强。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设计、整车及核心零部件一体化生产模式,并具备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的研发优势,实现了部分风险自主可控,利于业绩稳步前进。 成本优势显著,盈利能力不断增强。 公司 Q3 毛利率 18.96%,同比+5.63pct,环比+4.57pct, 进一步发挥成本优势,凸显核心竞争力;净利率 5.17%,同比+2.43pct,环比+1.56pct,盈利能力明显提高; Q3期间费用率 10.57%,同比+2.26pct,环比+0.19pct,其中研发费用率4.65%,同比+0.53pct,环比+0.99pct,主要系公司主要是职工薪酬及物料消耗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 3.96%,同比+1.00pct,环比+0.68pct,主要系公司售后服务费和职工薪酬增加所致。 总体来说,三季度处于汽车行业旺季,公司伴随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 业务也在不断扩大,费用增加实属正常。 横跨汽车+IT+新能源三大业务,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1) 公司目前已实现燃油向新能源汽车的全面转型, 凭借 DM-i 超级混动、 E3.0 两大领先平台的技术积累,核心竞争力显著,不断扩大乘用车市场份额,未来公司将从私家车、出租车、公交车向环卫车、道路客运等领域延伸新能源汽车业务,有望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 2)公司半导体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工业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将跟随行业进一步发展。 3) 拥有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 ,迎合了市场痛点,有望加速外供。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一家横跨汽车、电池、 IT、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的企业集团,拥有全球领先的电池、电机、电控及整车核心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安全保护和能源消费等方面的多重跨越, 预计未来业 绩 空 间 广 阔 。 我 们 预 测 2022-2024 年 公 司 的 营 业 收 入 为3935/5665/7232 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为 105.1/192.0/284.6 亿元,对应EPS 为 3.61/6.60/9.77 元, 对应 PE 为 70/38/26 倍,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持续涨价; 芯片供给短缺; 新能源车产品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