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半导体行业专题研究-普通-:IC设计行业拐点渐近-221107

文本预览:
销售端,半导体各产品销售额增速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存储板块销售额增速靠近历史底部位置。各板块增速由2021年4月起呈现放缓态势,2022年9月,模拟/微处理器/逻辑/存储/分立器件/光学/传感器及制动器/集成电路销售额同比变化分别为+20.70%/-7.77%/+5.99%/-24.97%/+7.86%/+4.21%/+15.12%/-4.49%。从近几轮周期的底部特征来看,此次半导体行业各产品销售额增速大体步入周期性低点,未来需求驱动反转可期。 价格端,各产品ASP结构化波动,存储板块调整幅度较大。作为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反映,ASP能够反映行业景气情况,未来仍可持续关注其边际变化。2021年,强劲需求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半导体产品ASP提升。目前部分环节平均售价增速呈现放缓态势,各产品价格结构性特征凸显。2022年9月,模拟/MOS微处理器/逻辑/MOS存储/分立器件/光学/传感器及制动器/集成电路ASP同比变化分别为+14.3%/-1.54%/+6.12%/-15.21%/+23.87%/+36.82%/+40.34%/-5.57%。 存货端,库存调整周期性循环,去库调整有望加速。存货周期主要反映企业供给与下游需求间存在时滞性。2022年以来,随着消费电子下游需求超预期走弱,半导体行业厂商库存压力明显加大,目前库存周期位于主动去库存阶段。海外及中国台湾主要半导体厂商库存同比增速自21FQ3开始上行,2022FQ2同比+30%。我们观察日本集成电路产成品库存增速情况发现,存货及存货率指数同比增速均自2022年4月开始放缓,9月分别为+29.93%/+27.66%,我们认为,随着库存压力逐步接近上几轮周期高阈值,去库存渐成行业共识,调整将有望提速。 内忧外患下国内半导体指数多次调整,后续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IC设计优质标的将脱颖而出。随着行业步入下行周期叠加多轮制裁政策影响,半导体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整体呈现震荡下滑,且伴随明显超跌情形。在当前中美科技脱钩加速背景下,作为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之一,半导体国产替代预期持续加强,同时,伴随着消费电子稳步复苏,行业景气周期有望重启。二者叠加效应下,市场释放相对乐观预期信号,2022年10月以来,半导体模拟IC设计/数字IC设计超额收益分别达18.91%/15.69%。 从历史持仓比例的角度分析,IC设计厂商机构配置进入底部区间。我们选取部分IC设计厂商机构持股比例,2022Q3各公司持仓占比明显下降,且低于2020年末,为历史较低水平。我们认为,在国产替代产业升级趋势下,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成长,随着行业景气度逐渐回暖,优质标的伴随业绩及估值修复双重驱动,配置比例将重回合理区间。 投资评级:看好 风险因素: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形势进一步恶化;新冠疫情加剧。
展开>>
收起<<
《信达证券-半导体行业专题研究-普通-:IC设计行业拐点渐近-221107(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达证券-半导体行业专题研究-普通-:IC设计行业拐点渐近-221107(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信达证券《半导体行业专题研究(普通):IC设计行业拐点渐近》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销售端,半导体各产品销售额增速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存储板块销售额增速靠近历史底部位置。各板块增速由2021年4月起呈现放缓态势,2022年9月,模拟/微处理器/逻辑/存储/分立器件/光学/传感器及制动器/集成电路销售额同比变化分别为+20.70%/-7.77%/+5.99%/-24.97%/+7.86%/+4.21%/+15.12%/-4.49%。从近几轮周期的底部特征来看,此次半导体行业各产品销售额增速大体步入周期性低点,未来需求驱动反转可期。 价格端,各产品ASP结构化波动,存储板块调整幅度较大。作为供给与需求的互动反映,ASP能够反映行业景气情况,未来仍可持续关注其边际变化。2021年,强劲需求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半导体产品ASP提升。目前部分环节平均售价增速呈现放缓态势,各产品价格结构性特征凸显。2022年9月,模拟/MOS微处理器/逻辑/MOS存储/分立器件/光学/传感器及制动器/集成电路ASP同比变化分别为+14.3%/-1.54%/+6.12%/-15.21%/+23.87%/+36.82%/+40.34%/-5.57%。 存货端,库存调整周期性循环,去库调整有望加速。存货周期主要反映企业供给与下游需求间存在时滞性。2022年以来,随着消费电子下游需求超预期走弱,半导体行业厂商库存压力明显加大,目前库存周期位于主动去库存阶段。海外及中国台湾主要半导体厂商库存同比增速自21FQ3开始上行,2022FQ2同比+30%。我们观察日本集成电路产成品库存增速情况发现,存货及存货率指数同比增速均自2022年4月开始放缓,9月分别为+29.93%/+27.66%,我们认为,随着库存压力逐步接近上几轮周期高阈值,去库存渐成行业共识,调整将有望提速。 内忧外患下国内半导体指数多次调整,后续有望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IC设计优质标的将脱颖而出。随着行业步入下行周期叠加多轮制裁政策影响,半导体行业指数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整体呈现震荡下滑,且伴随明显超跌情形。在当前中美科技脱钩加速背景下,作为未来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之一,半导体国产替代预期持续加强,同时,伴随着消费电子稳步复苏,行业景气周期有望重启。二者叠加效应下,市场释放相对乐观预期信号,2022年10月以来,半导体模拟IC设计/数字IC设计超额收益分别达18.91%/15.69%。 从历史持仓比例的角度分析,IC设计厂商机构配置进入底部区间。我们选取部分IC设计厂商机构持股比例,2022Q3各公司持仓占比明显下降,且低于2020年末,为历史较低水平。我们认为,在国产替代产业升级趋势下,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成长,随着行业景气度逐渐回暖,优质标的伴随业绩及估值修复双重驱动,配置比例将重回合理区间。 投资评级:看好 风险因素: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修复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形势进一步恶化;新冠疫情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