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证券-五粮液-000858-三季报点评:业绩表现亮眼,后续成长空间充足-221107

文本预览:
五粮液(000858) 事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9%,实现归母净利润199.89亿元,同比增长15.36%。22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57亿元,同比增长12.24%,实现归母净利润48.90亿元,同比增长18.50%。 主品牌持续恢复,系列酒结构升级趋势稳定,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在疫情的扰动下,公司三季度业绩保持双位数增长,显示出公司较高的经营稳定性。特别是中秋后,市场批价仍然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国21个营销战区中有14个战区实现动销正增长,相比前二季度仅11个正增长战区的局面,有较好的恢复。五粮浓香系列酒方面,继续加大市场投入力度,线上线下配合,成效显著。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末,五粮浓香系列酒的消费者开瓶扫码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其中,五粮春增长2869%,五粮人家增长1318%,友酒增长600%。 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净利率表现优异。2022Q3销售费用率为11.45%,同比下降2.77PCTs;管理费用率为4.53%,同比下降0.62PCTs;财务费用率为-3.39%,同比下降0.42PCTs。2022Q3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变动-2.83/+1.74ppt至73.29%/35.10%,净利率的优异表现,亦得益于期间费用的有效管控。22Q3公司合同负债为29.63亿元,环比增加10.87亿元,用合同负债变动+营业收入反应的真实收入同比增涨38.5%。 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势能不变。9月27日,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召开“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工作推进会,持续促动销、控库存,全年目标有望达成。我们看好公司在千元价位带的绝对品牌优势,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看好公司在高端酒市场的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增长12.68%、11.19%和14.97%,对应EPS分别为6.78、7.53和8.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3倍。看好公司在高端酒赛道持续获得市场份额的能力,以及高端化战略下的品牌张力释放,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行、竞品批价大幅回落、产品结构优化不达预期等。
展开>>
收起<<
《东兴证券-五粮液-000858-三季报点评:业绩表现亮眼,后续成长空间充足-221107(8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兴证券-五粮液-000858-三季报点评:业绩表现亮眼,后续成长空间充足-221107(8页).pdf(8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兴证券《三季报点评:业绩表现亮眼,后续成长空间充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五粮液(000858) 事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7.80亿元,同比增长12.19%,实现归母净利润199.89亿元,同比增长15.36%。22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45.57亿元,同比增长12.24%,实现归母净利润48.90亿元,同比增长18.50%。 主品牌持续恢复,系列酒结构升级趋势稳定,品牌优势进一步显现。在疫情的扰动下,公司三季度业绩保持双位数增长,显示出公司较高的经营稳定性。特别是中秋后,市场批价仍然保持稳定。前三季度全国21个营销战区中有14个战区实现动销正增长,相比前二季度仅11个正增长战区的局面,有较好的恢复。五粮浓香系列酒方面,继续加大市场投入力度,线上线下配合,成效显著。据媒体报道,截至9月末,五粮浓香系列酒的消费者开瓶扫码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其中,五粮春增长2869%,五粮人家增长1318%,友酒增长600%。 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净利率表现优异。2022Q3销售费用率为11.45%,同比下降2.77PCTs;管理费用率为4.53%,同比下降0.62PCTs;财务费用率为-3.39%,同比下降0.42PCTs。2022Q3毛利率/净利率同比变动-2.83/+1.74ppt至73.29%/35.10%,净利率的优异表现,亦得益于期间费用的有效管控。22Q3公司合同负债为29.63亿元,环比增加10.87亿元,用合同负债变动+营业收入反应的真实收入同比增涨38.5%。 总体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势能不变。9月27日,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召开“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工作推进会,持续促动销、控库存,全年目标有望达成。我们看好公司在千元价位带的绝对品牌优势,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看好公司在高端酒市场的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增长12.68%、11.19%和14.97%,对应EPS分别为6.78、7.53和8.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33倍。看好公司在高端酒赛道持续获得市场份额的能力,以及高端化战略下的品牌张力释放,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行、竞品批价大幅回落、产品结构优化不达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