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期货-沥青产业周报:近月基差时间赛跑,正套有望继续走高-221106

文本预览:
逻辑整理及策略推荐 大体上本周的策略逻辑和上周基本一致,虽然当前投机需求非常清淡,现货价格亦不断阴跌。但终端需求亦比大多数人预期得要好,当前产量虽然依然处于高位,但基本都能随产随走,库存依然处于低位,加之原油价格依然坚挺,基差依然是牵制12盘面的主要因素:12盘面锚定价格在现货阴跌的背景下和时间赛跑,但考虑到山东地炼现货130元/吨的贴水,给予12盘面多头较大的缓冲空间。12-01月差或再度冲击200元/吨上方,2301价格基本锚定了今年的冬储定价,维持逢高抛空的判断,12合约上,贸易商依然可以考虑逢低买入轮库(本周3700元/吨以下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估值端:近期马瑞油、中东油价格均提涨,加之下游成品油消费疲软,沥青现货价格又不断阴跌,炼厂综合加工利润大幅走弱(中石化中东油方向加工利润走弱得更甚)。与此同时当前焦化料消费季节性走强,山东渣油库存大幅去库,地炼焦化装置开工率大幅走高,因此焦化对沥青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加强,沥青当前相对估值并不高。当前稀释沥青和渣油库存延续去库,炼厂或许再度原料吃紧。 驱动端:本周沥青社库延续去库,厂库小幅累库,总体依然略微去库。鉴于当前极低水平的库存和现货终端走货情况,在周三京博现货大幅调降至4180元/吨后,现货短期预计很难再有大幅的降价。我们供需平衡表中推导10月表需约在308万吨左右,10月期末总库存在167万吨左右;11月表需降至286万吨,11月期末库存累库至173万吨,幅度并不大,依然大幅低于过去两年平均水平。鉴于当前沥青综合加工利润的走弱,渣油焦化料对沥青的相对优势强化,以及可能的原料问题,我们认为11月较难兑现283.8万吨的排产(主要依然在地炼的182.2万吨),届时可能11月的期末库存会好于我当前的预估。 成本端:成本端原油暂时以90美元附近震荡对待,重心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往下。 基差: 现货对1-3月合约的基差多头续持 月差: 12-01,12-02,12-03月差正套续持,12-01月差或有继续冲高空间,低于100考虑接回。 裂解: 观望。 单边: 01-03合约短空续持。 现货成交回顾(国内概述) 北方需求下滑,南方需求表现一般,多数地区主力炼厂沥青价格下跌,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本周除西北及华北地区沥青价格稳定外,其他地区沥青价格均下跌,跌幅在25-120元/吨。一方面随着气温下降,北方需求走弱,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以及终端施工受限,山东以及东北地区沥青价格下跌;南方地区受北方低价资源影响,炼厂出货不畅,周一部分主力炼厂沥青价格下调100-150元/吨,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 虽然北方需求持续下滑,且市场看跌情绪较重,但由于目前炼厂整体暂无明显库存压力,且原油价格高位支撑,沥青价格跌幅有限,短期山东华北地区沥青价格仍将保持不断小幅下跌态势,而随着北方地区沥青价格的下跌,北方资源供应过剩的加剧,将利空南方沥青价格,短期,南方部分主力炼厂沥青价格仍有继续下跌可能。 截止本周四(11月3日),国内炼厂重交沥青主流成交价(与10月27日相比涨跌):西北4950-5070,东北下跌25至4600-4750,华北4150-4600,山东下跌75至4200-4520,长三角下跌100至4480-4500,华南下跌120至4610-4700,西南(川渝)下跌100至5020-5070,西南(云贵)下跌100至5190-5290元/吨。 现货成交回顾(区域成交) 华北山东市场: 北方需求持续下滑,同时,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以及终端施工项目受到限制,炼厂整体出货量略下降,华北地区部分炼厂优惠幅度加大,山东地区部分炼厂以及贸易商出货价不断小幅下跌,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个别主力炼厂沥青资源主供项目,且厂库水平低位,支撑沥青价格暂时稳定,但后期随着施工项目结束,沥青价格或将大幅下跌,以缩小与周边地炼的价差。虽然需求持续下滑,市场看跌情绪较重,但仍有部分赶工需求,且目前炼厂库存暂无压力,加之原油价格高位,沥青价格跌幅有限,短期或将维持逐步小幅下跌态势。 长三角市场: 随着周边山东地区沥青价格逐步下跌,长三角主力炼厂汽运出货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个别汽运出货受限,近期主发船运,但由于沥青高产,库存水平仍维持在中位水平,整体炼厂库存水平不断上升,周一,中石化炼厂沥青价格继续下调100元/吨,带动市场主流成交重心下移。周一降价后,由于与当地以及周边山东地区沥青价差缩小,带动部分炼厂汽运出货,但由于终端需求表现一般,且市场看跌情绪较重,炼厂出货仍较为一般,短期沥青价格仍有下跌可能。 东北市场: 零星项目收尾支撑需求,但整体资源消耗放缓,加之华北地区沥青价格走跌,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本地多数炼厂出货较为清淡,因此个别地炼加大优惠力度出货,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不过,部分炼厂仍主要产销低硫及高标号沥青,个别主力炼厂近期转产船燃,场内道路沥青供应相对有限,利好沥青成交价格仍处高位。短期,终端需求即将停滞,且沥青价格偏高,多数贸易商无存储采买计划,炼厂出货或仍以清淡为主,沥青价格或有下跌可能。 华南西南市场: 近期华南沥青市场需求较为一般,主力炼厂及贸易商出货清淡,加之北方需求逐步收尾,多数低价资源南下,对本地炼厂及贸易商出货形成一定冲击,因此为保顺利出货,主力炼厂成交价格下调100-150元/吨,带动市场主流成交重心下移。此外,部分地区有赶工需求,不过以消耗社会库存为主,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广西地区社会库存水平较上周下降16.9%至41.66%。西南云贵市场,整体刚需一般,下游用户接货积极性不高,周一华南主力炼厂火运价格下调100元/吨,带动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回落。短期,虽然价格下调后,北方低价资源短期流入受阻,但随着北方需求下滑,以及价格的不断下跌,加之华南终端需求难有实质改善,不排除华南及西南地区沥青价格继续走跌可能。 西北市场: 疆外部分地区终端项目赶工支撑需求,带动主力炼厂出货,但炼厂发货运力受疆内疫情影响,同时,主力炼厂沥青产量偏低,导致流入疆外地区资源有限,市场供需基本可达平衡,利好沥青价格,本月初主力炼厂调整运费补贴,带动部分地区市场成交重心有所上移。短期仍有赶工需求,且主力炼厂沥青库存低位,将支撑沥青价格稳定。 现货成交回顾(进口沥青) 韩国: 韩国沥青华东到岸535-565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4570-4820元/吨。近日随着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以及国产沥青价格的下跌,进口沥青人民币完税价与国产沥青价差拉大,同时,国内终端表现一般,进口商出货情况不乐观,部分资源主供固定项目。 新马泰: 新加坡沥青华南到岸价640-650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5270-5350元/吨;泰国沥青华南到岸价635-645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5230-5300;马来西亚沥青船货华南到岸价630-640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5180-5270元/吨。进口沥青人民币完税价远远高于国产沥青价格,多数资源主供固定项目,此外,由于进口船货偏少,整体外销资源也较为稀少。 进口沥青市场综述与展望:进口沥青与国产沥青价差拉大,进口商出货一般。
展开>>
收起<<
《南华期货-沥青产业周报:近月基差时间赛跑,正套有望继续走高-221106(4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华期货-沥青产业周报:近月基差时间赛跑,正套有望继续走高-221106(47页).pdf(4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南华期货《沥青产业周报:近月基差时间赛跑,正套有望继续走高》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逻辑整理及策略推荐 大体上本周的策略逻辑和上周基本一致,虽然当前投机需求非常清淡,现货价格亦不断阴跌。但终端需求亦比大多数人预期得要好,当前产量虽然依然处于高位,但基本都能随产随走,库存依然处于低位,加之原油价格依然坚挺,基差依然是牵制12盘面的主要因素:12盘面锚定价格在现货阴跌的背景下和时间赛跑,但考虑到山东地炼现货130元/吨的贴水,给予12盘面多头较大的缓冲空间。12-01月差或再度冲击200元/吨上方,2301价格基本锚定了今年的冬储定价,维持逢高抛空的判断,12合约上,贸易商依然可以考虑逢低买入轮库(本周3700元/吨以下提供了较好的机会)。 估值端:近期马瑞油、中东油价格均提涨,加之下游成品油消费疲软,沥青现货价格又不断阴跌,炼厂综合加工利润大幅走弱(中石化中东油方向加工利润走弱得更甚)。与此同时当前焦化料消费季节性走强,山东渣油库存大幅去库,地炼焦化装置开工率大幅走高,因此焦化对沥青的相对优势进一步加强,沥青当前相对估值并不高。当前稀释沥青和渣油库存延续去库,炼厂或许再度原料吃紧。 驱动端:本周沥青社库延续去库,厂库小幅累库,总体依然略微去库。鉴于当前极低水平的库存和现货终端走货情况,在周三京博现货大幅调降至4180元/吨后,现货短期预计很难再有大幅的降价。我们供需平衡表中推导10月表需约在308万吨左右,10月期末总库存在167万吨左右;11月表需降至286万吨,11月期末库存累库至173万吨,幅度并不大,依然大幅低于过去两年平均水平。鉴于当前沥青综合加工利润的走弱,渣油焦化料对沥青的相对优势强化,以及可能的原料问题,我们认为11月较难兑现283.8万吨的排产(主要依然在地炼的182.2万吨),届时可能11月的期末库存会好于我当前的预估。 成本端:成本端原油暂时以90美元附近震荡对待,重心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往下。 基差: 现货对1-3月合约的基差多头续持 月差: 12-01,12-02,12-03月差正套续持,12-01月差或有继续冲高空间,低于100考虑接回。 裂解: 观望。 单边: 01-03合约短空续持。 现货成交回顾(国内概述) 北方需求下滑,南方需求表现一般,多数地区主力炼厂沥青价格下跌,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本周除西北及华北地区沥青价格稳定外,其他地区沥青价格均下跌,跌幅在25-120元/吨。一方面随着气温下降,北方需求走弱,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以及终端施工受限,山东以及东北地区沥青价格下跌;南方地区受北方低价资源影响,炼厂出货不畅,周一部分主力炼厂沥青价格下调100-150元/吨,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 虽然北方需求持续下滑,且市场看跌情绪较重,但由于目前炼厂整体暂无明显库存压力,且原油价格高位支撑,沥青价格跌幅有限,短期山东华北地区沥青价格仍将保持不断小幅下跌态势,而随着北方地区沥青价格的下跌,北方资源供应过剩的加剧,将利空南方沥青价格,短期,南方部分主力炼厂沥青价格仍有继续下跌可能。 截止本周四(11月3日),国内炼厂重交沥青主流成交价(与10月27日相比涨跌):西北4950-5070,东北下跌25至4600-4750,华北4150-4600,山东下跌75至4200-4520,长三角下跌100至4480-4500,华南下跌120至4610-4700,西南(川渝)下跌100至5020-5070,西南(云贵)下跌100至5190-5290元/吨。 现货成交回顾(区域成交) 华北山东市场: 北方需求持续下滑,同时,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以及终端施工项目受到限制,炼厂整体出货量略下降,华北地区部分炼厂优惠幅度加大,山东地区部分炼厂以及贸易商出货价不断小幅下跌,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个别主力炼厂沥青资源主供项目,且厂库水平低位,支撑沥青价格暂时稳定,但后期随着施工项目结束,沥青价格或将大幅下跌,以缩小与周边地炼的价差。虽然需求持续下滑,市场看跌情绪较重,但仍有部分赶工需求,且目前炼厂库存暂无压力,加之原油价格高位,沥青价格跌幅有限,短期或将维持逐步小幅下跌态势。 长三角市场: 随着周边山东地区沥青价格逐步下跌,长三角主力炼厂汽运出货压力增大,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个别汽运出货受限,近期主发船运,但由于沥青高产,库存水平仍维持在中位水平,整体炼厂库存水平不断上升,周一,中石化炼厂沥青价格继续下调100元/吨,带动市场主流成交重心下移。周一降价后,由于与当地以及周边山东地区沥青价差缩小,带动部分炼厂汽运出货,但由于终端需求表现一般,且市场看跌情绪较重,炼厂出货仍较为一般,短期沥青价格仍有下跌可能。 东北市场: 零星项目收尾支撑需求,但整体资源消耗放缓,加之华北地区沥青价格走跌,具有一定价格优势,本地多数炼厂出货较为清淡,因此个别地炼加大优惠力度出货,带动市场成交重心下移。不过,部分炼厂仍主要产销低硫及高标号沥青,个别主力炼厂近期转产船燃,场内道路沥青供应相对有限,利好沥青成交价格仍处高位。短期,终端需求即将停滞,且沥青价格偏高,多数贸易商无存储采买计划,炼厂出货或仍以清淡为主,沥青价格或有下跌可能。 华南西南市场: 近期华南沥青市场需求较为一般,主力炼厂及贸易商出货清淡,加之北方需求逐步收尾,多数低价资源南下,对本地炼厂及贸易商出货形成一定冲击,因此为保顺利出货,主力炼厂成交价格下调100-150元/吨,带动市场主流成交重心下移。此外,部分地区有赶工需求,不过以消耗社会库存为主,据百川盈孚统计,本周广西地区社会库存水平较上周下降16.9%至41.66%。西南云贵市场,整体刚需一般,下游用户接货积极性不高,周一华南主力炼厂火运价格下调100元/吨,带动市场主流成交价格回落。短期,虽然价格下调后,北方低价资源短期流入受阻,但随着北方需求下滑,以及价格的不断下跌,加之华南终端需求难有实质改善,不排除华南及西南地区沥青价格继续走跌可能。 西北市场: 疆外部分地区终端项目赶工支撑需求,带动主力炼厂出货,但炼厂发货运力受疆内疫情影响,同时,主力炼厂沥青产量偏低,导致流入疆外地区资源有限,市场供需基本可达平衡,利好沥青价格,本月初主力炼厂调整运费补贴,带动部分地区市场成交重心有所上移。短期仍有赶工需求,且主力炼厂沥青库存低位,将支撑沥青价格稳定。 现货成交回顾(进口沥青) 韩国: 韩国沥青华东到岸535-565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4570-4820元/吨。近日随着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以及国产沥青价格的下跌,进口沥青人民币完税价与国产沥青价差拉大,同时,国内终端表现一般,进口商出货情况不乐观,部分资源主供固定项目。 新马泰: 新加坡沥青华南到岸价640-650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5270-5350元/吨;泰国沥青华南到岸价635-645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5230-5300;马来西亚沥青船货华南到岸价630-640美元/吨,人民币完税价5180-5270元/吨。进口沥青人民币完税价远远高于国产沥青价格,多数资源主供固定项目,此外,由于进口船货偏少,整体外销资源也较为稀少。 进口沥青市场综述与展望:进口沥青与国产沥青价差拉大,进口商出货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