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金证券-东材科技-601208-原料高企,需求承压,看好后续经营改善-221028

文本预览:
东材科技(601208) 事件 10 月 27 日,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8 亿元,同比+10.33%,归母净利润 3.43 亿元,同比+26.55%, 其中非经常性损益 1.44 亿元,主要系公司取得财政补助与闲置资产处置收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99 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73 亿元,同比+0.92%,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同比-10.75%。 经营分析 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公司盈利。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绝缘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68 亿元( 同比+9.58%);光学膜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26亿元(同比-5.54%);电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5.92 亿元( 同比+57.82%);环保阻燃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0.83 亿元( 同比-14.32%)。 原材料方面,公司聚丙烯树脂价格 1.32 万元/吨,同比+20.38%;聚酯切片 7543 元/吨,同比+30.91%; PTA 价格 5534 元/吨,同比+33.62%;乙二醇价格 4337 元/吨,同比-1.03%。 光学基膜、电子树脂产能扩张,品种结构持续优化。 光学基膜方面, 公司目前产能约 10 万吨, 后续扩产至 20 万吨,主要定位于制造 MLCC 离型膜基膜、高端抗蚀干膜基膜、偏光片离保膜基膜等产品,提升公司在中高端领域的综合配套能力。电子树脂方面,公司 5200 吨高频高速树脂和 6 万吨环氧树脂项目在 2022 年逐步达产。此外,公司的东润项目规划年产 16 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及甲醛项目。伴随着上述项目的放量,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原料价格承压,下游需求整体偏淡,我们修正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5( -24.4%)、 6.37( -14.5%)和 8.44( -8.5%)亿元; EPS 分别为 0.49、 0.70 和 0.92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1.23X、 14.83X和 1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子树脂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电子树脂放量节奏不及预期;光学膜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格局恶化。
展开>>
收起<<
《国金证券-东材科技-601208-原料高企,需求承压,看好后续经营改善-221028(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金证券-东材科技-601208-原料高企,需求承压,看好后续经营改善-221028(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金证券《原料高企,需求承压,看好后续经营改善》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东材科技(601208) 事件 10 月 27 日,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8 亿元,同比+10.33%,归母净利润 3.43 亿元,同比+26.55%, 其中非经常性损益 1.44 亿元,主要系公司取得财政补助与闲置资产处置收益,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99 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73 亿元,同比+0.92%,归母净利润 0.81 亿元,同比-10.75%。 经营分析 原材料价格上涨,挤压公司盈利。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绝缘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2.68 亿元( 同比+9.58%);光学膜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26亿元(同比-5.54%);电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5.92 亿元( 同比+57.82%);环保阻燃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0.83 亿元( 同比-14.32%)。 原材料方面,公司聚丙烯树脂价格 1.32 万元/吨,同比+20.38%;聚酯切片 7543 元/吨,同比+30.91%; PTA 价格 5534 元/吨,同比+33.62%;乙二醇价格 4337 元/吨,同比-1.03%。 光学基膜、电子树脂产能扩张,品种结构持续优化。 光学基膜方面, 公司目前产能约 10 万吨, 后续扩产至 20 万吨,主要定位于制造 MLCC 离型膜基膜、高端抗蚀干膜基膜、偏光片离保膜基膜等产品,提升公司在中高端领域的综合配套能力。电子树脂方面,公司 5200 吨高频高速树脂和 6 万吨环氧树脂项目在 2022 年逐步达产。此外,公司的东润项目规划年产 16 万吨高性能酚醛树脂及甲醛项目。伴随着上述项目的放量,公司业绩将持续增长。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原料价格承压,下游需求整体偏淡,我们修正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5( -24.4%)、 6.37( -14.5%)和 8.44( -8.5%)亿元; EPS 分别为 0.49、 0.70 和 0.92 元,对应 PE 分别为 21.23X、 14.83X和 1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电子树脂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电子树脂放量节奏不及预期;光学膜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竞争格局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