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第44期:需求疲软&调控发力,生猪价格继续下跌-221106

文本预览:
本周观点: 种植产业链: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全国秋粮已收获 11.91亿亩,完成 91.2%,进度同比快 0.8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北和西北地区秋粮收获基本结束,黄淮海地区收获过九成,西南地区收获近九成,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收获过七成。从播种面积看,今年全国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超过13亿亩。此外,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粮豆轮作规模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从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影响来看,我国近十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 3.6 亿亩,今年受灾面积为 1.2 亿亩,农业灾情总体偏轻。虽然今年夏季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但占全国秋粮面积、产量 70%以上的东北、黄淮海和西北等北方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玉米、水稻、大豆单产均有所提高,弥补了南方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 通过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抓早治小,分区治理、联防联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发生危害明显轻于预期,未对秋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家政策来看,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全年分三批下达 400 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资金量较上年翻一番;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 100 亿元,全力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灾、秋粮防灾稳产。 农业农村系统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派出25 个包省包片联系指导工作组、 10 个专家指导组和 12 支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指导各地抓好秋粮后期田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落实秋粮“一喷多促”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 目前秋收进展顺利,从收获的情况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标的选择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先发优势明显的大北农、隆平高科以及杂交玉米品种表现优异的登海种业。 甘蔗的宿根在国内是 3 年,但在巴西和澳洲是 5 到 7 年,这就是过去糖整体供给较为充足,压制糖价多年未涨的原因,但是周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2022 年距离上一轮周期高点已经整整六年,叠加石油价格超预期上涨和全球货币大放水,以及近年由于太阳黑子运动导致的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糖的新一轮上行周期已经开始。 标的选择方面,稳健标的重点推荐国内糖业龙头中粮糖业,弹性标的南宁糖业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持续推荐估值仅 6 倍的化工股梅花生物。 我们预计,2022 年的业绩弹性来源于 2021 年底赖氨酸新增产能投产。长期来看味精和氨基酸行业受制于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增产能受限,估值中枢有望抬升。 另外,在食用油脂暴跌的背景下,道道全或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过去三年,全球食用油脂连续上涨,菜籽油从 6000 元/吨涨至最高14000元/吨,公司作为小包装菜籽油龙头终端产品涨价严重滞后,毛利承压。一旦原料开启下行周期,则终端降价同样滞后,毛利率将快速改善。据公司 8 月 3 日公告,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道道全粮油(茂名)有限公司所承担建设的“茂名食用油加工项目”于近日正式投产。该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在完善公司产品与产能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对原材料供应的掌控能力。此外,公司21年推出全新的高油酸菜籽油和东方山茶油等高端产品,目前销售良好,未来有望再造一个道道全。 生猪养殖: 根据猪易通数据,本周全国生猪均价 26.01 元/公斤,周环比继续下跌,跌幅为 4.80%, 周内生猪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从周一的 26.56 元/公斤跌至周五的 26.35 元/公斤。从需求端来看, 一方面,受疫情及高猪价影响,猪肉消费不振;另一方面目前处于国庆节后的小淡季,需求乏力。 近日生猪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价格出现一定幅度回落。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022 年 10 月 24 日-10 月 30 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7.92元/公斤,环比下降 1.2%,同比上涨 66.1%。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 35.65 元/公斤,环比下降1.0%,同比上涨60.2%。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10 月 24-28 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 9.66: 1,仍高于猪肉储备调节预案确定的 9: 1 合理区间上限(按当前玉米价格每公斤 2.9 元折算,对应生猪价格合理区间上限为每公斤 26 元);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超过 40%,仍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为进一步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 7 批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据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推演, 11 月及 12 月生猪供应依旧紧张,目前二次育肥利润可观,会影响短时供给及生猪价格走势,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目前生猪价格虽有回调,随着春节前备货需求旺季来临,仍有望冲高。 具体标的选择方面,依次推荐:京基智农、温氏股份,此外, 牧原股份、 天邦食品、新希望、天康生物、立华股份、唐人神、新五丰、傲农生物、金新农等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 生猪产能恢复进程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华西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第44期:需求疲软&调控发力,生猪价格继续下跌-221106(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第44期:需求疲软&调控发力,生猪价格继续下跌-221106(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周报第44期:需求疲软&调控发力,生猪价格继续下跌》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本周观点: 种植产业链: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全国秋粮已收获 11.91亿亩,完成 91.2%,进度同比快 0.8 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北和西北地区秋粮收获基本结束,黄淮海地区收获过九成,西南地区收获近九成,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收获过七成。从播种面积看,今年全国秋粮播种面积稳中有增,超过13亿亩。此外,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粮豆轮作规模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超过1500万亩,大豆面积增加较多。从农业气象灾害、病虫害影响来看,我国近十年平均每年农作物受灾面积 3.6 亿亩,今年受灾面积为 1.2 亿亩,农业灾情总体偏轻。虽然今年夏季南方部分地区遭遇历史罕见高温干旱,但占全国秋粮面积、产量 70%以上的东北、黄淮海和西北等北方主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秋粮长势是近几年最好的,玉米、水稻、大豆单产均有所提高,弥补了南方高温干旱带来的损失。 通过实施“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抓早治小,分区治理、联防联控,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草地贪夜蛾、水稻“两迁”害虫等重大病虫发生危害明显轻于预期,未对秋粮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从国家政策来看,今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全年分三批下达 400 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资金量较上年翻一番;通过中央预备费安排农业生产和水利救灾资金 100 亿元,全力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灾、秋粮防灾稳产。 农业农村系统落实落细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夺取秋粮丰收。在秋粮生产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派出25 个包省包片联系指导工作组、 10 个专家指导组和 12 支科技小分队下沉一线,指导各地抓好秋粮后期田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指导服务,落实秋粮“一喷多促”等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 目前秋收进展顺利,从收获的情况看,全年粮食有望再获丰收。 标的选择方面,我们重点推荐先发优势明显的大北农、隆平高科以及杂交玉米品种表现优异的登海种业。 甘蔗的宿根在国内是 3 年,但在巴西和澳洲是 5 到 7 年,这就是过去糖整体供给较为充足,压制糖价多年未涨的原因,但是周期只会迟到不会缺席。 2022 年距离上一轮周期高点已经整整六年,叠加石油价格超预期上涨和全球货币大放水,以及近年由于太阳黑子运动导致的全球极端气候频发,糖的新一轮上行周期已经开始。 标的选择方面,稳健标的重点推荐国内糖业龙头中粮糖业,弹性标的南宁糖业有望充分受益。 此外,持续推荐估值仅 6 倍的化工股梅花生物。 我们预计,2022 年的业绩弹性来源于 2021 年底赖氨酸新增产能投产。长期来看味精和氨基酸行业受制于碳中和背景下的新增产能受限,估值中枢有望抬升。 另外,在食用油脂暴跌的背景下,道道全或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过去三年,全球食用油脂连续上涨,菜籽油从 6000 元/吨涨至最高14000元/吨,公司作为小包装菜籽油龙头终端产品涨价严重滞后,毛利承压。一旦原料开启下行周期,则终端降价同样滞后,毛利率将快速改善。据公司 8 月 3 日公告,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道道全粮油(茂名)有限公司所承担建设的“茂名食用油加工项目”于近日正式投产。该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扩大公司生产经营规模,在完善公司产品与产能布局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公司对原材料供应的掌控能力。此外,公司21年推出全新的高油酸菜籽油和东方山茶油等高端产品,目前销售良好,未来有望再造一个道道全。 生猪养殖: 根据猪易通数据,本周全国生猪均价 26.01 元/公斤,周环比继续下跌,跌幅为 4.80%, 周内生猪价格总体呈下跌趋势,从周一的 26.56 元/公斤跌至周五的 26.35 元/公斤。从需求端来看, 一方面,受疫情及高猪价影响,猪肉消费不振;另一方面目前处于国庆节后的小淡季,需求乏力。 近日生猪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提高,生猪价格出现一定幅度回落。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 2022 年 10 月 24 日-10 月 30 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27.92元/公斤,环比下降 1.2%,同比上涨 66.1%。白条肉平均出厂价格为 35.65 元/公斤,环比下降1.0%,同比上涨60.2%。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 10 月 24-28 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 9.66: 1,仍高于猪肉储备调节预案确定的 9: 1 合理区间上限(按当前玉米价格每公斤 2.9 元折算,对应生猪价格合理区间上限为每公斤 26 元);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超过 40%,仍处于过度上涨一级预警区间。为进一步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促进生猪价格尽快回归至合理区间,近日国家将投放今年第 7 批中央猪肉储备,并督促指导各地加大力度投放地方政府猪肉储备,形成调控合力。 据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推演, 11 月及 12 月生猪供应依旧紧张,目前二次育肥利润可观,会影响短时供给及生猪价格走势, 展望后市,我们认为目前生猪价格虽有回调,随着春节前备货需求旺季来临,仍有望冲高。 具体标的选择方面,依次推荐:京基智农、温氏股份,此外, 牧原股份、 天邦食品、新希望、天康生物、立华股份、唐人神、新五丰、傲农生物、金新农等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 生猪产能恢复进程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转基因商业化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