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前海证券-永和股份-605020-首次覆盖报告:一体化布局助成长,高附加产品献增量-221104

文本预览:
永和股份(605020) 核心观点 公司为氟化工行业领军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公司于2021年成功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质、混合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以及上游氟化工原料等,其中多项产品产能位居行业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20亿元,同比增长28.8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8.52%。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3.62%,同比增长2.59pct,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其中氟碳化学品毛利率为21.56%,同比增长3.86pct。 制冷剂行业有望景气回暖。受环保、成本和专利等因素影响,三代制冷剂HFCs将成为未来我国主流制冷剂。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基线年接近尾声,三代氟制冷剂价格战与产能扩张已基本结束。目前空调和汽车保有量稳步上升,拉动三代氟制冷剂需求提升,其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制冷剂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拐点。 含氟高分子材料下游多点开花。PTFE方面,由于PTFE具备化学稳定性和耐高低温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因此具有了广泛的用途,石油化工和机械为其主要消费领域。PVDF方面,随着动力锂电池和光伏行业迎来爆发,PVDF市场成长空间较为广阔。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2.5%。2012-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从361万千瓦增长到5298.5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8%。此外HFP和FEP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体化平滑成本,高端化布局加速。公司是我国氟化工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上游萤石到下游含氟材料。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萤石精粉年产能8万吨,具备原料自供优势,可平滑原料价格波动。公司致力于拓展高端含氟化学品业务,截至2022年6月底,内蒙永和1.2万吨/年HFP、0.5万吨/年R227ea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前最后阶段。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878.14万元,同比增长75.14%。 投资建议 新能源行业长期景气趋势不改,制冷剂行业景气复苏。随着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我们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5.97/8.1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6/2.21/3.03元/股。以2022年11月4日收盘价40.98元为基准,对应PE分别为32.52/18.52/13.54倍。结合行业景气度,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等。
展开>>
收起<<
《东亚前海证券-永和股份-605020-首次覆盖报告:一体化布局助成长,高附加产品献增量-221104(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亚前海证券-永和股份-605020-首次覆盖报告:一体化布局助成长,高附加产品献增量-221104(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亚前海证券《首次覆盖报告:一体化布局助成长,高附加产品献增量》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永和股份(605020) 核心观点 公司为氟化工行业领军企业,盈利能力有所恢复。公司于2021年成功上市,主要产品包括氟碳化学品单质、混合制冷剂、含氟高分子材料以及上游氟化工原料等,其中多项产品产能位居行业前列。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20亿元,同比增长28.87%;实现归母净利润2.28亿元,同比增长28.52%。2021年公司毛利率为23.62%,同比增长2.59pct,盈利能力有所修复,其中氟碳化学品毛利率为21.56%,同比增长3.86pct。 制冷剂行业有望景气回暖。受环保、成本和专利等因素影响,三代制冷剂HFCs将成为未来我国主流制冷剂。随着《基加利修正案》基线年接近尾声,三代氟制冷剂价格战与产能扩张已基本结束。目前空调和汽车保有量稳步上升,拉动三代氟制冷剂需求提升,其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制冷剂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拐点。 含氟高分子材料下游多点开花。PTFE方面,由于PTFE具备化学稳定性和耐高低温性等多种优异性能,因此具有了广泛的用途,石油化工和机械为其主要消费领域。PVDF方面,随着动力锂电池和光伏行业迎来爆发,PVDF市场成长空间较为广阔。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182.5%。2012-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量从361万千瓦增长到5298.5万千瓦,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4.8%。此外HFP和FEP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体化平滑成本,高端化布局加速。公司是我国氟化工行业中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之一,产品覆盖上游萤石到下游含氟材料。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萤石精粉年产能8万吨,具备原料自供优势,可平滑原料价格波动。公司致力于拓展高端含氟化学品业务,截至2022年6月底,内蒙永和1.2万吨/年HFP、0.5万吨/年R227ea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前最后阶段。公司重视研发投入,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为2878.14万元,同比增长75.14%。 投资建议 新能源行业长期景气趋势不改,制冷剂行业景气复苏。随着公司产能持续扩张,我们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0/5.97/8.17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26/2.21/3.03元/股。以2022年11月4日收盘价40.98元为基准,对应PE分别为32.52/18.52/13.54倍。结合行业景气度,我们看好公司发展。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扩产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国内疫情反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