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221106

上传日期:2022-11-06 17:01:14 / 研报作者:薄晓旭 / 分享者:1001239
研报附件
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221106.pdf
大小:2.9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221106

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221106
文本预览:

《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221106(1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221106(13页).pdf(1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航证券《非银行业周报(2022年第四十期):三季度券商业绩受挫,市场回暖政策利好双重加持有望估值抬升》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市场表现:   本期(2022.10.31-2022.11.4)非银(申万)指数+6.00%,行业排名19/31,券商Ⅱ指数+6.26%,保险Ⅱ指数+5.69%;   上证综指+5.31%,深证成指+7.55%,创业板指+8.92%。   个股涨跌幅排名前五位:新力金融(+27.83%)、中国太保(+18.66%)、方正证券(+14.44%)、江苏租赁(+13.13%)、东方财富(+11.84%);   个股涨跌幅排名后五位:ST安信(-3.51%)、红塔证券(-1.61%)、渤海租赁(-0.00%)、中国银河(+0.54%)、中国人保(+0.62%)。   核心观点:   截至10月31日,42家A股上市券商已披露2022年三季报,42家上市券商1-3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45.80亿元,同比-20.96%,合计实现归母净利1,087.19亿元,同比-29.71%。截至9月末,合计总资产和净资产分别为11.18万亿元和2.40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7%和12.05%。整体盈利能力(采用净资产加权的ROE)显著下滑,由去年同期的7.99%下跌3.02pct至4.96%。三季度单季表现来看,42家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1,247.01亿元和329.03亿元,同比-24.36%和-37.58%。市场在二季度回弹之后,三季度再次降温,导致券商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大幅下跌。具体业务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市场活跃度显著下滑,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仅为9153.25亿元,环比-3.16%,同比-29.47%。其中,9月市场活跃度骤降,月日均成交额仅为7271.46亿元,环比-27.70%,同比-46.85%。受市场景气度的影响,经纪、资管、信用、自营四项周期性较强的业务均承受较大压力,与上年业绩表现再次拉开差距。(1)经纪业务方面,41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合计是实现经纪业务收入869.58亿元,同比-16.41%,仅第三季度实现业务收入291.11,同比-31.11%。(2)资管业务方面,同样受到市场遇冷的影响,资管产品成立与发行规模远低于去年同期水平。前三季度券商新成立资管产品共1,567只,发行份额204.23份,同比-6.73%、-61.11%,仅三季度券商新成立资管产品565只,发行57.65亿份,同比-12.54%和-65.76%,其中股票和混合型发行份额分别下跌了65.99%和84.69%。41家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336.10亿元,同比-3.92%,仅第三季度共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116.17亿元,同比-3.02%。(3)信用业务方面,三季度两融规模加速萎缩,前三季度月均两融余额16,146.99亿元,同比-7.37%,仅三季度月均两融余额15,936.95亿元,同比-13.33%。股票质押规模持续压降,截至9月30日,市场股票质押规模30,866.24亿元,同比-25.87%。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共计实现信用业务收入436.35亿元,同比-5.82%,仅第三季度实现业务收入157.81亿元,同比-4.26%。(4)自营业务是券商业绩下滑的主要拖累项,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共计实现自营业务收入595.28亿元,同比-52.14%。仅第三季度就下跌62.33%。市场持续震荡下行叠加经济修复压力导致市场活跃度的急剧下降和投资受益的持续下滑,截至9月30日,沪深300下跌22.98%,上证综指下跌16.91%,深证成指下跌27.45%。(5)投行业务表现亮眼,是券商业务中唯一较上年同期实现正增长的业务。前三季度上市券商共计实现投行业务收入429.98亿元,同比+5.35%,仅第三季度实现投行业务收入170.89亿元,同比+20.02%。行业IPO和增发募集资金规模分别为1744亿元和2,7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了5.13%和67.27%,注册制改革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规模显著提升。   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在经历了10月的“杀估值”后,券商板块目前PB估值为1.13倍,已处于2016年以来5分位点以下,安全边际较高,配置价值凸显。而政策与市场两方面利好因素的作用下,券商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我们建议持续关注券商板块,具体表现仍需观察疫情控制和经济恢复情况,以及外部美国加息政策变动带来了资金外流影响。   市场层面,经历了节前因政策等不确定因素的沉寂以及节后对国内外消极信息和悲观预期的深度调整后,已基本消化了负面情绪影响,本周市场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上证综指+5.31%,深证成指+7.55%,创业板指+8.92%。节后市场活跃度也开始回升,本周A股日均成交额9766亿元,环比+10.11%,较9月30日上涨54%;日均换手率3.04%,环比+0.11pct,较9月30日上涨12.98pct。带动券商β属性较强的经纪、资管、信用等业务的业绩表现也开始逐步回暖,10月券商发行资管产品规模环比增长36.93%,截至11月3日的两融余额也较9月30日上升1.36%。   政策层面,10月31日,科创板做市制度正式启动,首批科创板做市商将正式展业。自今年1月证监会发布《证券公司科创板股票做市交易业务试点规定(征求意见稿)》起,科创板做市试点工作始终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做市业务相关制度在不断完善的同时,相关试点机构也在陆续披露和筹备展业。证监会分别在9月和10月披露了14家获得做市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首批做市商共选择了42只股票提供做市服务,其中22家为科创50成分股,权重占比达到67%。做市制度对于券商而言,具有显著利好作用。对于已展业的券商而言,做市业务为做市商提供较为长期稳健的业务增量,提升券商业绩的稳健性和成长能力。而对于未获得试点资格的券商来说,做市业务同样有利于改善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活跃度,提升券商经纪业务等强周期性业务的业绩稳定性。同时,基于做市商提供的参考报价进行投资,有利于减少市场波动对自营业务的影响,提升研究能力对投资的指导价值,整体提升券商的抗周期能力。   11月4日,证监会公布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券商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相关政策正式落地。目前我国老龄化现象逐渐严重,养老保险第一和第二支柱很难完全覆盖当前老龄人口的需求,个人养老金制度作为由个人主导的养老保险第三支柱,是补齐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手段。个人养老金制度在我国仍处于初期布局阶段,属于广阔的蓝海市场,入局个人养老金业务有望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流入和业务增量,提升券商抗周期能力,推动券商深化财富管理转型,抬升公司的估值。目前根据《暂行规定》列示的硬性展业条件,(最近4个季度末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保有规模不低于200亿元;个人投资者持有规模不低于50亿元;最近3年没有受到刑事处罚或者重大行政处罚;最近1年没有因相近业务被采取重大行政监管措施;基金行业平台完成联网测试等)以及目前中基协、证监会等已公布的相关信息,共有15家符合条件的券商,优先获得业务试点资格的券商有望率先抢占市场份额、建立品牌知名度,利好代销金融产品业务实力较强的头部券商或控股头部基金公司的券商。   风险提示:行业规则重大变动、外部市场风险加剧、市场波动、疫情反复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