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伊之密-300415-季报点评:行业低迷业绩承压,一体压铸机成长空间可期-221104

文本预览:
伊之密(300415) 投资要点: 伊之密披露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23.9%;每股收益为0.71元。 行业低迷公司业绩承压,Q3单季度净利润下滑明显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23.9%。受国外复杂局势及国内疫情的负面影响,注塑机行业景气有所下滑,行业整体盈利情况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行业龙头海天国际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20.9%,归母净利润下降26.0%,公司前三季度仍保持了6.7%的营收正增长,显著强于行业整体水平。 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同比下降4.45%;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同比下降47.5%。Q3单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略低于去年同期,强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受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新会计准则调整运输费等因素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0.10%,同比下降5.55pct;Q3单季度毛利率29.48%,同比下降4.35pct。 毛利率承压盈利能力下滑,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2022年三季报公司毛利率30.1%,同比下降5.55pct。主要原因是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新会计准则调整运输费等。 2022年三季报公司净利率11.76%,同比下降4.69pct。主要原因是各项费用率有所下降。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25%、4.97%、4.59%、-0.36%,同比变动-0.83、+0.13、+0.51、-1.14个pct,四项费用率下降约1.84个pct。 2022年三季报公司加权ROE为14.52%,同比下滑9.88%。 注塑机有望度过周期,一体压铸机获得认可成长空间可期 注塑机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一般下行周期在1年左右。自2021年下半年行业以来进入下行周期累计已超过年时间,我们认为注塑机行业下行周期接近尾声,2023年有望迎来回暖。过去十年公司注塑机业务复合增速达到19%,显著高于行业增速,今年仍在行业低迷形势取得营收正增长的成绩,有望在行业回暖的形势下取得更高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已经成为降本的重要途径。公司把握市场机遇,目前已完成6000-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的研发,并积极开拓下游客户。公司的大型一体压铸机设备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先后与一汽铸造、中国长安、云海金属签订一体压铸机订单。2022年9月又与长源朗弘签订8台冷室压铸机以及2台LEAP7000T超大型压铸机订单。公司设备获得汽车行业认可,已累计获得超过10台大型一体压铸机订单,未来一体压铸机业务成长空间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鉴于公司是注塑机行业龙头,在今年注塑机行业低迷的情况想仍然逆势增长,未来随着注塑机周期复苏有望业绩触底反弹,同时公司大型一体压铸机设备今年取得重大订单突破,先后获得重要汽车客户订单认可,未来成长空间可期。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至37.98亿、44.2亿、52.02亿,小幅下调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84亿、6.05亿、7.83亿,对应的PE分别为20.41X、16.33X、12.62X,考虑到公司估值较低,一体压铸业务明年放量在即,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2: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滑;4:大型压铸机拓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原证券-伊之密-300415-季报点评:行业低迷业绩承压,一体压铸机成长空间可期-221104(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伊之密-300415-季报点评:行业低迷业绩承压,一体压铸机成长空间可期-221104(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季报点评:行业低迷业绩承压,一体压铸机成长空间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伊之密(300415) 投资要点: 伊之密披露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23.9%;每股收益为0.71元。 行业低迷公司业绩承压,Q3单季度净利润下滑明显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8.44亿元,同比增长6.7%;实现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下降23.9%。受国外复杂局势及国内疫情的负面影响,注塑机行业景气有所下滑,行业整体盈利情况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行业龙头海天国际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20.9%,归母净利润下降26.0%,公司前三季度仍保持了6.7%的营收正增长,显著强于行业整体水平。 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24亿,同比下降4.45%;实现归母净利润0.87亿,同比下降47.5%。Q3单季度公司营业收入略低于去年同期,强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受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新会计准则调整运输费等因素影响,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0.10%,同比下降5.55pct;Q3单季度毛利率29.48%,同比下降4.35pct。 毛利率承压盈利能力下滑,期间费用管控良好 2022年三季报公司毛利率30.1%,同比下降5.55pct。主要原因是行业需求疲软竞争加剧、新会计准则调整运输费等。 2022年三季报公司净利率11.76%,同比下降4.69pct。主要原因是各项费用率有所下降。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25%、4.97%、4.59%、-0.36%,同比变动-0.83、+0.13、+0.51、-1.14个pct,四项费用率下降约1.84个pct。 2022年三季报公司加权ROE为14.52%,同比下滑9.88%。 注塑机有望度过周期,一体压铸机获得认可成长空间可期 注塑机行业有明显的周期性特点,一般下行周期在1年左右。自2021年下半年行业以来进入下行周期累计已超过年时间,我们认为注塑机行业下行周期接近尾声,2023年有望迎来回暖。过去十年公司注塑机业务复合增速达到19%,显著高于行业增速,今年仍在行业低迷形势取得营收正增长的成绩,有望在行业回暖的形势下取得更高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一体压铸已经成为降本的重要途径。公司把握市场机遇,目前已完成6000-9000吨超大型压铸机的研发,并积极开拓下游客户。公司的大型一体压铸机设备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先后与一汽铸造、中国长安、云海金属签订一体压铸机订单。2022年9月又与长源朗弘签订8台冷室压铸机以及2台LEAP7000T超大型压铸机订单。公司设备获得汽车行业认可,已累计获得超过10台大型一体压铸机订单,未来一体压铸机业务成长空间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 鉴于公司是注塑机行业龙头,在今年注塑机行业低迷的情况想仍然逆势增长,未来随着注塑机周期复苏有望业绩触底反弹,同时公司大型一体压铸机设备今年取得重大订单突破,先后获得重要汽车客户订单认可,未来成长空间可期。我们小幅下调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预测至37.98亿、44.2亿、52.02亿,小幅下调2022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84亿、6.05亿、7.83亿,对应的PE分别为20.41X、16.33X、12.62X,考虑到公司估值较低,一体压铸业务明年放量在即,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不及预期;2: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3: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下滑;4:大型压铸机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