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公司简评报告:Q3收入增速回暖,盈利水平好转-221027

文本预览:
恒生电子(600570) 事件:2022年10月26日,恒生电子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19.74%;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98.32%;扣非净利润为3.30亿元,同比增长20.48%。 收入增速回暖,大资管IT、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高增长持续。上半年受部分地区疫情影响,在产品推广、现场实施交付等方面遭遇挑战,导致公司Q2营收增速有所放缓,Q3增速则呈现回暖迹象,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45%。前三季度大资管IT、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8.05%、25.09%。前三季度,毛利率71.61%,同比略降。 克服疫情影响,Q3盈利水平好转。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Q3单季度1.07亿元;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30亿元,增速转正,同比增长20.48%。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42%、14.36%、-0.01%,分别较上年同期-0.95、+1.94、+0.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41.99%,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随着公司现场实施交付进程恢复,公司全年收入增速有望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好转。 新一代产品上线,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9月,IDC公布了2022年度全球金融科技百强(IDC Fintech Rankings Top100)榜单。恒生电子本年度排名第24名,较去年提升14位,位列中国上榜企业第一,这也是恒生电子连续第十五年入选该国际榜单。同期,招商基金与恒生合作开发的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上线,对资金清算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支持实现自动化清算、指令事前核对、收付款核对,清算调整等一系列功能。9月5日,恒生新一代资管业务风控合规管理系统CMC在国海证券上线,为国海证券资管O32全面切换O45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67、83.07、98.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6、19.49、24.15亿元,EPS分别为1.00、1.33、1.6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改革力度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展开>>
收起<<
《首创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公司简评报告:Q3收入增速回暖,盈利水平好转-221027(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首创证券-恒生电子-600570-公司简评报告:Q3收入增速回暖,盈利水平好转-221027(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首创证券《公司简评报告:Q3收入增速回暖,盈利水平好转》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恒生电子(600570) 事件:2022年10月26日,恒生电子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同比增长19.74%;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98.32%;扣非净利润为3.30亿元,同比增长20.48%。 收入增速回暖,大资管IT、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高增长持续。上半年受部分地区疫情影响,在产品推广、现场实施交付等方面遭遇挑战,导致公司Q2营收增速有所放缓,Q3增速则呈现回暖迹象,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6.45%。前三季度大资管IT、数据风险与平台技术IT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速分别为28.05%、25.09%。前三季度,毛利率71.61%,同比略降。 克服疫情影响,Q3盈利水平好转。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Q3单季度1.07亿元;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30亿元,增速转正,同比增长20.48%。费用率方面,前三季度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2.42%、14.36%、-0.01%,分别较上年同期-0.95、+1.94、+0.1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41.99%,同比下降0.43个百分点。随着公司现场实施交付进程恢复,公司全年收入增速有望改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好转。 新一代产品上线,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今年9月,IDC公布了2022年度全球金融科技百强(IDC Fintech Rankings Top100)榜单。恒生电子本年度排名第24名,较去年提升14位,位列中国上榜企业第一,这也是恒生电子连续第十五年入选该国际榜单。同期,招商基金与恒生合作开发的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上线,对资金清算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支持实现自动化清算、指令事前核对、收付款核对,清算调整等一系列功能。9月5日,恒生新一代资管业务风控合规管理系统CMC在国海证券上线,为国海证券资管O32全面切换O45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8.67、83.07、98.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66、19.49、24.15亿元,EPS分别为1.00、1.33、1.6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市场改革力度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