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软商品专题报告-棉花-:纺织的秋:全国棉纺织产业调研报告-221026

文本预览:
调研要点总结 1、需求变化:“金九银十”存在,但成色不佳,需求环比七、八月有改善,但不及往年同期;目前有转淡迹象; 2、开机率:目前开机率较七、八月环比提高,但较历年均值水平下滑; 3、原料库存:原料库存处于历年低位,纺织企业存在补库刚需; 4、成品库存:成品库存较七、八月环比去化,但高于历史同期均值; 5、疫情的影响:1)物流成本提高;2)内地纱厂买棉难,内地库较新疆库价格高,陈棉较新棉价格高;3)采购效率低,补库不及时或导致降开机;4)新疆纱厂发运受阻导致库存累积; 6、原料采购心态:随用随买,满足生产经营,但不会大量买货; 7、“疆棉禁令”的影响:1)因出口受限制,部分企业出口转内销,内销市场竞争加大;2)调研企业原料结构发生改变,新疆棉占比提高,进口棉占比下降;3)部分调研企业产品结构发生改变,例如精梳改普梳、降低支数等; 8、消费降级:调研企业反应今年有消费降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低支纱需求更好; 9、棉纱出口:部分做棉纱出口的企业反馈今年棉纱出口量同比增多,主要市场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未来棉纱出口发展规模化还需时间。 10、化纤与棉花替代:部分企业反馈会根据两者价差动态调整生产比例,今年存在棉花反替代化纤的情况;部分企业表示主要根据订单需求,所谓替代不明显。 11、对后市看法:普遍偏悲观,对后市需求预期差,认为大量上市期价格有走弱风险。 行情看法 短期来看,供需错配对棉价形成一定支撑,籽棉价格上涨后,期货价格向籽棉折皮棉价格靠拢的下跌逻辑得到一定消化,棉价预计弱势震荡;但中期来看,新棉集中上市,供应压力待释放,需求逐步季节性转淡,供强需弱的背景下,棉价仍有下行风险。 风险:宏观、收购价、需求变化
展开>>
收起<<
《中信期货-软商品专题报告-棉花-:纺织的秋:全国棉纺织产业调研报告-221026(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期货-软商品专题报告-棉花-:纺织的秋:全国棉纺织产业调研报告-221026(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信期货《软商品专题报告(棉花):纺织的秋:全国棉纺织产业调研报告》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调研要点总结 1、需求变化:“金九银十”存在,但成色不佳,需求环比七、八月有改善,但不及往年同期;目前有转淡迹象; 2、开机率:目前开机率较七、八月环比提高,但较历年均值水平下滑; 3、原料库存:原料库存处于历年低位,纺织企业存在补库刚需; 4、成品库存:成品库存较七、八月环比去化,但高于历史同期均值; 5、疫情的影响:1)物流成本提高;2)内地纱厂买棉难,内地库较新疆库价格高,陈棉较新棉价格高;3)采购效率低,补库不及时或导致降开机;4)新疆纱厂发运受阻导致库存累积; 6、原料采购心态:随用随买,满足生产经营,但不会大量买货; 7、“疆棉禁令”的影响:1)因出口受限制,部分企业出口转内销,内销市场竞争加大;2)调研企业原料结构发生改变,新疆棉占比提高,进口棉占比下降;3)部分调研企业产品结构发生改变,例如精梳改普梳、降低支数等; 8、消费降级:调研企业反应今年有消费降级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低支纱需求更好; 9、棉纱出口:部分做棉纱出口的企业反馈今年棉纱出口量同比增多,主要市场在巴基斯坦和印度;未来棉纱出口发展规模化还需时间。 10、化纤与棉花替代:部分企业反馈会根据两者价差动态调整生产比例,今年存在棉花反替代化纤的情况;部分企业表示主要根据订单需求,所谓替代不明显。 11、对后市看法:普遍偏悲观,对后市需求预期差,认为大量上市期价格有走弱风险。 行情看法 短期来看,供需错配对棉价形成一定支撑,籽棉价格上涨后,期货价格向籽棉折皮棉价格靠拢的下跌逻辑得到一定消化,棉价预计弱势震荡;但中期来看,新棉集中上市,供应压力待释放,需求逐步季节性转淡,供强需弱的背景下,棉价仍有下行风险。 风险:宏观、收购价、需求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