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221031

上传日期:2022-11-02 14:05:31 / 研报作者:高峰王子路 / 分享者:1005690
研报附件
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221031.pdf
大小:6.6M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221031

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221031
文本预览:

《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221031(8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221031(81页).pdf(8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第三代半导体行业深度报告:电力电子器件领域,碳化硅大有可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第三代半导体:更先进的材料,更优异的产品特性。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指带隙宽度达到2.0-6.0eV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包括了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是制造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突破性材料。相比硅基,SiC材料在热导率、开关频率、电子迁移率和击穿场强均具备优势,因此SiC材料具备更高效率和功率密度。从产业链来看,衬底是价值链核心,在成本SICSBD器件中,衬底价值量占比达到47%。我们认为,衬底价格下降是推动碳化硅产业链发展的核心环节,衬底行业的发展也是未来SiC产业降本增效和商业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因素。   市场空间仍待开发,产业链成熟度逐步提升。从市场空间上来看,根据Yole数据,预计2027年市场空间将超过60亿美元,仅碳化硅器件中的功率器件的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0.90亿美金增长至2027年的62.97亿美金,GAGR达到34%,从细分行业需求来看,新能源产业链和充电基础设施将为增长最快领域。从供给端来看,目前整体产业链受限于SiC衬底产能、对衬底缺陷缺乏有效控制、向大尺寸衬底转移等因素,同时在外延膜生产设备基本依靠海外、厚度与掺杂浓度均匀性等因素,外延生产同样存在壁垒。多因素导致国内SiC市场短期仍表现为供不应求局面。   海外厂商为主导,国内企业正加速追赶。从行业竞争角度来看,美欧日为主导,海外厂商例如Wolfspeed已突破8英寸节点,国内企业还处于4、6英寸衬底导入阶段。但是国内企业目前正在加速追赶,在专利和市占率持续提升,国内碳化硅产业化带有“学研”基因极为突出,包括天岳、天科合达均为始于院校研究所。   渗透率提升市场空间打开,短期分歧不改长期趋势。市场对SiC产业呈现众多分歧,包括长期系统成本与单一成本成本分歧、技术进步对产业链冲击以及多制造环节的自主可控等,但我们认为针对新兴产业来说,随着未来长期衬底价格下降,SiC器件接受度和渗透率迎提升,短期分歧不改行业长期成长。   投资建议SiC行业近期飞速发展,海外多家厂商具备先发优势,短期内在产品、产能和良率等方面均领先国内企业,但随着国内市场对SiC行业重视程度提高,技术不断进步,未来有望实现对海外厂商的弯道超车。建议关注国内SiC产业链处于领先地位的优质厂商,IDM全产业链布局:三安光电,国内优秀衬底厂商:天岳先进、天科合达;在设计环节具备优秀壁垒的:斯达半导、时代电气、新洁能、士兰微、东微半导等,以及布局封装材料厂商:博敏电子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及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周期不及预期,材料端产能及良率提升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推广渗透率不及预期,碳化硅器件成本下降程度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