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银证券-汇川技术-300124-业绩增长整体稳健,新能源业务持续亮眼-221101

文本预览:
汇川技术(300124)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盈利增长 24%。 公司工控业务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高增,细分领域亮点频现,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 年三季度盈利增长 24%: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162.41 亿元,同比增长 21.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85亿元,同比增长 23.79% ;扣非后盈利 27.30 亿元,同比增长 12.93% ; 2022Q3扣非盈利 9.85 亿元,同比增长 10.20%,环比下降 5.88%。公司三季报业绩符合预告区间。 盈利能力小幅下降,经营现金流显著向好: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5.97%,同比下降 1.52 个百分点, 其中 2022Q3 单季毛利率同比/环比下降0.89/2.67 个百分点至 35.24%,我们预计与上游原材料成本以及收入结构变化有关。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 2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4%,其中 2022Q3 单季实现 22.81 亿元,同比增长 836%。 PLC 业务增速突出,22Q3 电梯收入增速转正: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 83.23 亿元,同比增长 22%,其中通用变频、通用伺服业务分别收入 30.63/36.38 亿元,测算同比增速 31%/24%; PLC&HMI 业务实现收入 9.79 亿元,测算同比增速超过 84%。年内受到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与疫情影响,电梯市场需求下滑,公司电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5%至38.26 亿元,测算 2022Q3 收入同比增长约 7.4%。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长延续: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电控、电机、电源总成等业务保持较好势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32.65 亿元,同比增长83%。工业机器人业务(含上海莱恩)实现销售收入 4.03 亿元,同比增长 39.79%。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分别实现每股收益 1.61、 1.97、2.45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41.3、33.8、27.2 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制造业景气度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新能源汽 车行业需求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客户拓展不达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物料成本上涨。
展开>>
收起<<
《中银证券-汇川技术-300124-业绩增长整体稳健,新能源业务持续亮眼-22110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银证券-汇川技术-300124-业绩增长整体稳健,新能源业务持续亮眼-221101(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银证券《业绩增长整体稳健,新能源业务持续亮眼》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汇川技术(300124)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盈利增长 24%。 公司工控业务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高增,细分领域亮点频现,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2 年三季度盈利增长 24%: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收入162.41 亿元,同比增长 21.6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0.85亿元,同比增长 23.79% ;扣非后盈利 27.30 亿元,同比增长 12.93% ; 2022Q3扣非盈利 9.85 亿元,同比增长 10.20%,环比下降 5.88%。公司三季报业绩符合预告区间。 盈利能力小幅下降,经营现金流显著向好: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5.97%,同比下降 1.52 个百分点, 其中 2022Q3 单季毛利率同比/环比下降0.89/2.67 个百分点至 35.24%,我们预计与上游原材料成本以及收入结构变化有关。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经营现金流净额 2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4%,其中 2022Q3 单季实现 22.81 亿元,同比增长 836%。 PLC 业务增速突出,22Q3 电梯收入增速转正: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收入 83.23 亿元,同比增长 22%,其中通用变频、通用伺服业务分别收入 30.63/36.38 亿元,测算同比增速 31%/24%; PLC&HMI 业务实现收入 9.79 亿元,测算同比增速超过 84%。年内受到房地产市场景气度与疫情影响,电梯市场需求下滑,公司电梯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5%至38.26 亿元,测算 2022Q3 收入同比增长约 7.4%。 新能源汽车业务高增长延续:公司新能源汽车电驱总成、电控、电机、电源总成等业务保持较好势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 32.65 亿元,同比增长83%。工业机器人业务(含上海莱恩)实现销售收入 4.03 亿元,同比增长 39.79%。 估值 在当前股本下,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分别实现每股收益 1.61、 1.97、2.45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 41.3、33.8、27.2 倍市盈率;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制造业景气度不达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新能源汽 车行业需求不达预期;新能源汽车客户拓展不达预期;疫情影响超预期;物料成本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