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扬杰科技-300373-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发行GDR积极布局海外-221030

文本预览:
扬杰科技(300373)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扬杰科技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4.18亿元,yoy+36.32%;归母净利润9.28亿元,yoy+64.30%。其中公司22Q3单季度实现营收14.67亿元,yoy+26.30%,qoq-4.38%;归母净利润3.4亿元,yoy+54.44%,qoq+9.57%。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36.11%,同比+1.50%。 新品增长迅速,汽车领域表现亮眼。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MOSFET、IGBT、SiC等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均超100%,同时由于公司8寸晶圆制造能力补齐,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应用领域方面,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加速显著,截止22H1公司车规级封装产能已实现5倍以上增长。同时公司的产品获得多家海内外著名零部件企业认可,目前批量供货超300家企业,汽车电子产品收入2022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超500%。 发行GDR,大力布局海外。公司沿用国际化战略布局,计划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双轮驱动格局。根据公司官微,目前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超过30%,海外业务销售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同时带动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于10月26日通过《关于公司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及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拟发行GDR所代表的的新增A股股票不超过5124.0万股,且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份10%。我们认为,通过发行GDR,公司将进入全球资本市场,更快速地募集全球发展所需资金。 优化晶圆结构,收购楚微半导体。公司在22H1通过公开摘牌方式收购楚微半导体40%股权,获得其经营管理权及相关产能,进一步完善晶圆制造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5寸、6寸、8寸完备的晶圆产品制造能力。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2H1楚微半导体已建设一条8寸0.25μm~0.13μm集成电路成套装备验证工艺线,8寸线月产达1万片,产能持续爬坡中。 产品持续突破,IDM模式具有交付优势。公司采用IDM模式,具有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化优势及完善的技术、工艺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营收分别为60.89/79.77/101.31亿元,归母净利为12.14/14.68/18.88亿元;对应PE20.8/17.2/13.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充不及预期风险。
展开>>
收起<<
《国盛证券-扬杰科技-300373-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发行GDR积极布局海外-221030(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盛证券-扬杰科技-300373-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发行GDR积极布局海外-221030(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盛证券《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发行GDR积极布局海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扬杰科技(300373)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扬杰科技发布2022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4.18亿元,yoy+36.32%;归母净利润9.28亿元,yoy+64.30%。其中公司22Q3单季度实现营收14.67亿元,yoy+26.30%,qoq-4.38%;归母净利润3.4亿元,yoy+54.44%,qoq+9.57%。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36.11%,同比+1.50%。 新品增长迅速,汽车领域表现亮眼。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MOSFET、IGBT、SiC等新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均超100%,同时由于公司8寸晶圆制造能力补齐,产能瓶颈逐步打开。应用领域方面,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加速显著,截止22H1公司车规级封装产能已实现5倍以上增长。同时公司的产品获得多家海内外著名零部件企业认可,目前批量供货超300家企业,汽车电子产品收入2022前三季度同比增速超500%。 发行GDR,大力布局海外。公司沿用国际化战略布局,计划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和双轮驱动格局。根据公司官微,目前公司海外销售占比超过30%,海外业务销售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同时带动了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提升。公司于10月26日通过《关于公司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及转为境外募集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拟发行GDR所代表的的新增A股股票不超过5124.0万股,且不超过公司普通股总股份10%。我们认为,通过发行GDR,公司将进入全球资本市场,更快速地募集全球发展所需资金。 优化晶圆结构,收购楚微半导体。公司在22H1通过公开摘牌方式收购楚微半导体40%股权,获得其经营管理权及相关产能,进一步完善晶圆制造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5寸、6寸、8寸完备的晶圆产品制造能力。根据公司公告,截止2022H1楚微半导体已建设一条8寸0.25μm~0.13μm集成电路成套装备验证工艺线,8寸线月产达1万片,产能持续爬坡中。 产品持续突破,IDM模式具有交付优势。公司采用IDM模式,具有全产业链的成本优化优势及完善的技术、工艺优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营收分别为60.89/79.77/101.31亿元,归母净利为12.14/14.68/18.88亿元;对应PE20.8/17.2/13.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开发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扩充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