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证券-工具型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之十八:政策利好产业加成,科技型央企效益突破可期-221026

文本预览:
央企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实体行业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电子信息通信等重要领域支柱力量。国内政策注重央企高质量发展,强调发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胜关键期,新配套政策承上启下密集发布。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助力国防军工行业维持较高景气:从总量上看,2022年中国军费预算为14504.5亿元,同比增长7.1%,再次突破7%。然而同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较低,未来军费的长期提升空间较大。从行业当前发展现状看,军用电子、航天材料等细分领域均保持较高景气度。在实现建军百年和奋斗目标下,各类高科技产品在独立自主方面需求也更为迫切,国防装备和军用电子产品等相关领域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国之间博弈再次向高科技领域推进。作为现代工业基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成了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在政策不断助力下,我国半导体行业及其产业链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从行业当前发展状况看,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持续快速成长,未来发展前景辽阔。 央企科技引领指数(932038.CSI)投资价值分析: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定位央企新价值主线,聚焦科技领域高实力央企上市公司整体表现。指数成分股集中于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五大领域。相比同类指数和宽基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具备专注核心科技领域、研发投入力度大、盈利增速较快、业绩占优的特点: 行业分布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行业分布相较同类型指数更为集中,侧重国防军工、电子通信等央企具有较强实力优势且市场关注度高的行业。 盈利能力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抢眼,随着“国改三年行动”的最后冲刺收官,各央企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研发费用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研发支出总额逐年上升,“国改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增速较高,平均研发强度处于同类指数较高水平。 业绩表现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自基日以来跑赢其他同类指数,年化收益率和年化夏普比率较同类指数和宽基指数均占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科技型央企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在配套政策密集发布支持下有望进一步实现核心技术与企业效益的双重突破。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定位央企新价值主线,聚焦科技领域高实力央企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相比同类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具备专注核心科技领域、研发投入力度大、盈利增速较快、业绩占优的特点,建议关注其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的风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
展开>>
收起<<
《光大证券-工具型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之十八:政策利好产业加成,科技型央企效益突破可期-221026(1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大证券-工具型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之十八:政策利好产业加成,科技型央企效益突破可期-221026(15页).pdf(1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光大证券《工具型产品介绍与分析系列之十八:政策利好产业加成,科技型央企效益突破可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央企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国务院国资委旗下实体行业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电子信息通信等重要领域支柱力量。国内政策注重央企高质量发展,强调发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引领作用。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决胜关键期,新配套政策承上启下密集发布。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助力国防军工行业维持较高景气:从总量上看,2022年中国军费预算为14504.5亿元,同比增长7.1%,再次突破7%。然而同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国防预算占GDP的比重较低,未来军费的长期提升空间较大。从行业当前发展现状看,军用电子、航天材料等细分领域均保持较高景气度。在实现建军百年和奋斗目标下,各类高科技产品在独立自主方面需求也更为迫切,国防装备和军用电子产品等相关领域未来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正当时:2022年8月拜登政府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国之间博弈再次向高科技领域推进。作为现代工业基石,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也成了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在政策不断助力下,我国半导体行业及其产业链国产化已是大势所趋。从行业当前发展状况看,中国大陆的半导体设备行业持续快速成长,未来发展前景辽阔。 央企科技引领指数(932038.CSI)投资价值分析: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定位央企新价值主线,聚焦科技领域高实力央企上市公司整体表现。指数成分股集中于航空航天与国防、电子、计算机、半导体、通信设备及技术服务五大领域。相比同类指数和宽基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具备专注核心科技领域、研发投入力度大、盈利增速较快、业绩占优的特点: 行业分布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行业分布相较同类型指数更为集中,侧重国防军工、电子通信等央企具有较强实力优势且市场关注度高的行业。 盈利能力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表现抢眼,随着“国改三年行动”的最后冲刺收官,各央企的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研发费用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研发支出总额逐年上升,“国改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增速较高,平均研发强度处于同类指数较高水平。 业绩表现方面,央企科技引领指数自基日以来跑赢其他同类指数,年化收益率和年化夏普比率较同类指数和宽基指数均占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科技型央企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中坚力量,在配套政策密集发布支持下有望进一步实现核心技术与企业效益的双重突破。中证国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定位央企新价值主线,聚焦科技领域高实力央企上市公司整体表现。相比同类指数,央企科技引领指数具备专注核心科技领域、研发投入力度大、盈利增速较快、业绩占优的特点,建议关注其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报告数据均来自于历史公开数据整理分析,存在失效的风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