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证券-西部超导-688122-季报点评:航空钛合金材料需求旺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221028

文本预览:
西部超导(688122) 西部超导于2022年10月24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56.3%;实现归母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59.6%;每股收益为1.85元。 航空钛材需求高增长,财报业绩整体呈良好趋势 公司2022年三季报营业收入32.67亿,同比增长56.3%,归母净利润8.58亿,同比增长59.6%,业绩相对高速增长。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3亿,同比增长41.65%,环比增长-1.7%;实现归母净利润3.06亿,同比增长36.27%,环比增长-9.29%。增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相对Q1,Q2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1:去年Q3到今年Q2公司持续高速增长,基数较高,今年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41.65%、36.27%仍是较高的增长水平。2:今年海绵钛价格对比去年上涨15.94%,成本压力增加,行业盈利和景气度有所波动。 公司中报披露中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6.60亿,较同期增长60.41%;超导产品实现收入2.50亿,较同期增长137.30%;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7,343.98万,较同期增长42.19%。从中报披露的公司三块业务增长情况看,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依然持续较好的增长,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业务随着产能投放逐步发力,接力增长。公司布局高端核心材料,掌握核心竞争力,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原材料上涨致毛利率小幅下滑,存货高增长公司需求旺盛 2022年三季报,公司毛利率40.51%,同比下降2.78pct。主要原因是今年海绵钛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钛材价格相对稳定,公司毛利率承压。 2022年三季报公司净利率26.72%,同比上升0.93pct。主要原因是规模效应明显,各项费用率大幅下降。 2022年三季报公司加权ROE为15.36%,同比下滑2.57%。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积累,在研发方面长期保持高水平投入。2022年三季报公司研发支出1.73亿,同比增长37.92%。 2022年三季报公司存货20.19亿,同比增长35.96%,表明公司需求旺盛,订单情况良好。 中长期受益航空钛合金需求增长,定增扩产打破产能瓶颈 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铌钛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中长期受益航空装备升级换代加速,高端钛合金材料需求增长旺盛。2021年公司定增20.13亿投入扩产。募投项目达产将形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性能钛合金、高温合金材料规模化生产基地,新增钛合金材料5,050吨/年、高温合金1,500吨/年的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高性能钛合金材料产能5000吨,2020年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00%,2021年产能利用率达到134%,产能瓶颈明显。公司定增项目和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形成10000吨高端钛合金材料产能、6000吨高温合金产能,产能瓶颈大大缓解。 盈利预测与估值 鉴于公司是国内航空装备高端钛合金材料核心供应商,在超导材料领域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量产供应商,高温合金业务景气度高,技术和客户与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主业协同性较强,受益航空装备需求增长,公司募投产能释放,业绩高速增长可期。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2亿、51.96亿、67.5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亿、13.76亿、17.38亿,对应的PE分别为48.92X、37.52X、29.69X,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航空装备需求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3:募投产能进度不及预期;4:高温合金拓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原证券-西部超导-688122-季报点评:航空钛合金材料需求旺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221028(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证券-西部超导-688122-季报点评:航空钛合金材料需求旺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221028(6页).pdf(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原证券《季报点评:航空钛合金材料需求旺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西部超导(688122) 西部超导于2022年10月24日披露三季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32.67亿元,同比增长56.3%;实现归母净利润8.58亿元,同比增长59.6%;每股收益为1.85元。 航空钛材需求高增长,财报业绩整体呈良好趋势 公司2022年三季报营业收入32.67亿,同比增长56.3%,归母净利润8.58亿,同比增长59.6%,业绩相对高速增长。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83亿,同比增长41.65%,环比增长-1.7%;实现归母净利润3.06亿,同比增长36.27%,环比增长-9.29%。增速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相对Q1,Q2有所放缓。归母净利润增速环比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有1:去年Q3到今年Q2公司持续高速增长,基数较高,今年在高基数的基础上同比增长41.65%、36.27%仍是较高的增长水平。2:今年海绵钛价格对比去年上涨15.94%,成本压力增加,行业盈利和景气度有所波动。 公司中报披露中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6.60亿,较同期增长60.41%;超导产品实现收入2.50亿,较同期增长137.30%;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7,343.98万,较同期增长42.19%。从中报披露的公司三块业务增长情况看,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依然持续较好的增长,超导产品和高温合金业务随着产能投放逐步发力,接力增长。公司布局高端核心材料,掌握核心竞争力,有望延续高增长态势。 原材料上涨致毛利率小幅下滑,存货高增长公司需求旺盛 2022年三季报,公司毛利率40.51%,同比下降2.78pct。主要原因是今年海绵钛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钛材价格相对稳定,公司毛利率承压。 2022年三季报公司净利率26.72%,同比上升0.93pct。主要原因是规模效应明显,各项费用率大幅下降。 2022年三季报公司加权ROE为15.36%,同比下滑2.57%。 公司历来重视技术积累,在研发方面长期保持高水平投入。2022年三季报公司研发支出1.73亿,同比增长37.92%。 2022年三季报公司存货20.19亿,同比增长35.96%,表明公司需求旺盛,订单情况良好。 中长期受益航空钛合金需求增长,定增扩产打破产能瓶颈 公司是我国高端钛合金棒丝材主要研发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实现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国际上唯一的铌钛铸锭、棒材、超导线材生产及超导磁体制造全流程企业;也是我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重点研发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中长期受益航空装备升级换代加速,高端钛合金材料需求增长旺盛。2021年公司定增20.13亿投入扩产。募投项目达产将形成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高性能钛合金、高温合金材料规模化生产基地,新增钛合金材料5,050吨/年、高温合金1,500吨/年的生产能力。 公司现有高性能钛合金材料产能5000吨,2020年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100%,2021年产能利用率达到134%,产能瓶颈明显。公司定增项目和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形成10000吨高端钛合金材料产能、6000吨高温合金产能,产能瓶颈大大缓解。 盈利预测与估值 鉴于公司是国内航空装备高端钛合金材料核心供应商,在超导材料领域也是国内唯一一家量产供应商,高温合金业务景气度高,技术和客户与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主业协同性较强,受益航空装备需求增长,公司募投产能释放,业绩高速增长可期。我们预测公司2022年-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9.72亿、51.96亿、67.5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5亿、13.76亿、17.38亿,对应的PE分别为48.92X、37.52X、29.69X,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航空装备需求不及预期;2:原材料价格继续上涨;3:募投产能进度不及预期;4:高温合金拓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