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证券-海康威视-002415-Q3业务整体运行平稳,利润端短期承压-221029

文本预览:
海康威视(002415) 公司公告 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2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36%;实现归母净利润88.40亿元,同比去年减少19.3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26亿元,同比去年减少20.28%。 点评 疫情影响与市场需求环境疲软,公司利润端短期承压。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64亿元(同比+3.39%,环比+8.33%),归母净利润30.81亿元(同比-31.29%,环比-11.34%),扣非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35.61%,环比-16.18%)。在国内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不稳定的背景之下,公司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与提升运营效率,努力降低外部冲击,实现了收入端的平稳增长。利润端短期承压,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三季度毛利率为41.04%(环比-1.64pct),净利率为14.4%(环比-3.55pct);主要原因是1)去年利润率基数较高,2)下游客户在经济环境影响下保守开支,低端产品比例增长,3)运费产生的财务项调整。国内业务整体基本维持稳定,海外业务与创新业务高增长。国内业务在三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一方面部分项目落地延迟,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缩紧,国内营收整体与二季度持平。细分来看,民生服务、乡村治理等P端项目,与能源冶金等B端项目仍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整体需求向好;但与房地产相关的智慧建筑业务、C端渠道业务等下滑较为明显,有望在未来经济环比好转后有所恢复。海外的发展中国家业务与创新业务仍然增长较为显著,增速维持两位数,主要得益于1)发展中地区如东南亚、拉美等面临成长较为快速的市场需求与低渗透率的市场现状,2)创新业务如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属于高景气赛道,且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公司技术实力扎实背景下增长迅速。 控制成本费用支出,高库存应对不确定性。公司自年中以来,进一步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控,但考虑到公司的长期成长发展,部分的逆向投入仍有序实施。Q3单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3.29%、12.81%、22.69%,相比Q2增速已有所放缓,预计至第四季度,公司将进一步管控人员增长,抵御费用端压力。除此以外,面临国外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公司依然采取高水位策略,针对不同原料差异性采购,当前存货周转天数为147天,公司现金流充足,可以保障业务的平稳发展。 回购增强市场信心,长视角下市场空间明朗。公司于9月15日发布回购方案公告,拟以不超过40元/股价格回购股份5000万股-6250万股,回购资金总额20亿元-25亿元,以回购方案形式增强市场信心,传达管理层对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观点,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始终维持谨慎务实的经营态度,在费用合理化管控、政府端业务加快落地的基础上,Q4有望实现平稳运作,我们预计公司22年净利润仍将体现一定的韧性。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基于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明确定位,前瞻性的智能感知、A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积累,全球化业务危中有机、国内高质量发展大方向确立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市场空间依然明朗,看好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长期发展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9.87、207.03、253.53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8.96、12.81、10.4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华安证券-海康威视-002415-Q3业务整体运行平稳,利润端短期承压-221029(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安证券-海康威视-002415-Q3业务整体运行平稳,利润端短期承压-221029(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安证券《Q3业务整体运行平稳,利润端短期承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海康威视(002415) 公司公告 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2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7.36%;实现归母净利润88.40亿元,同比去年减少19.3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26亿元,同比去年减少20.28%。 点评 疫情影响与市场需求环境疲软,公司利润端短期承压。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64亿元(同比+3.39%,环比+8.33%),归母净利润30.81亿元(同比-31.29%,环比-11.34%),扣非归母净利润28.8亿元(同比-35.61%,环比-16.18%)。在国内经营环境充满挑战,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不稳定的背景之下,公司通过优化内部管理与提升运营效率,努力降低外部冲击,实现了收入端的平稳增长。利润端短期承压,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三季度毛利率为41.04%(环比-1.64pct),净利率为14.4%(环比-3.55pct);主要原因是1)去年利润率基数较高,2)下游客户在经济环境影响下保守开支,低端产品比例增长,3)运费产生的财务项调整。国内业务整体基本维持稳定,海外业务与创新业务高增长。国内业务在三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一方面部分项目落地延迟,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缩紧,国内营收整体与二季度持平。细分来看,民生服务、乡村治理等P端项目,与能源冶金等B端项目仍实现较为快速的增长,整体需求向好;但与房地产相关的智慧建筑业务、C端渠道业务等下滑较为明显,有望在未来经济环比好转后有所恢复。海外的发展中国家业务与创新业务仍然增长较为显著,增速维持两位数,主要得益于1)发展中地区如东南亚、拉美等面临成长较为快速的市场需求与低渗透率的市场现状,2)创新业务如机器人、汽车电子等属于高景气赛道,且处于行业发展初期,公司技术实力扎实背景下增长迅速。 控制成本费用支出,高库存应对不确定性。公司自年中以来,进一步加强对成本费用的管控,但考虑到公司的长期成长发展,部分的逆向投入仍有序实施。Q3单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增长13.29%、12.81%、22.69%,相比Q2增速已有所放缓,预计至第四季度,公司将进一步管控人员增长,抵御费用端压力。除此以外,面临国外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公司依然采取高水位策略,针对不同原料差异性采购,当前存货周转天数为147天,公司现金流充足,可以保障业务的平稳发展。 回购增强市场信心,长视角下市场空间明朗。公司于9月15日发布回购方案公告,拟以不超过40元/股价格回购股份5000万股-6250万股,回购资金总额20亿元-25亿元,以回购方案形式增强市场信心,传达管理层对公司长期稳健发展的观点,维护投资者利益。公司始终维持谨慎务实的经营态度,在费用合理化管控、政府端业务加快落地的基础上,Q4有望实现平稳运作,我们预计公司22年净利润仍将体现一定的韧性。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基于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的明确定位,前瞻性的智能感知、AIoT、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积累,全球化业务危中有机、国内高质量发展大方向确立的背景下,公司未来的市场空间依然明朗,看好公司在智能化领域的长期发展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39.87、207.03、253.53亿元,对应市盈率为18.96、12.81、10.4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疫情影响下游市场需求;上游原材料成本波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