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隆盛科技-300680-业绩符合预期,铁芯产能到位放量加速-221027

文本预览:
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2 年 Q3 实现营业收入 2.96亿元,同比+33.37%,环比+31.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同比-3.67%,环比+152.64%,归母净利率 9.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9.23%,环比+169.15%,扣非归母净利率 8.54%。 点评: Q3 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 Q3 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率同比小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1)商用车 EGR 收入受商用车销量下降影响,相关业务毛利率较高;2)乘用车 EGR 业务及电机铁芯业务 Q3 爬坡放量,产能利用率暂未到达较高位置,对毛利率产生一定程度拖累。随着后续商用车行业景气度逐渐回暖及乘用车业务放量,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会逐渐上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向上。 乘用车 EGR 快速爬坡,放量在即。Q3 公司来自比亚迪的乘用车EGR 业务开始贡献销量,其中 9 月份配套量达 1.3 万台,预计年底月配套量可达 5-6 万台,规模化放量在即。报告期内公司获吉利 EGR 项目定点,预计 2023 年开始量产。 铁芯 17 条产线年底前到位, 收入快速增长。 公司电机铁芯业务当前已到位产线 15 条,预计年底前再到位产线 2 条,合计到位产线 17条,对应 400 万套以上电机铁芯产能。报告期内电机铁芯业务主要来自北美大客户及联合电子贡献,已获吉利、蔚来等其他客户定点,预计 2023 年量产。随着电机铁芯产能到位及配套量快速上升,预计公司未来在电机铁芯业务端的收入及盈利都会得到快速释放。 投资建议 公司为国内商用车 EGR、 混动车 EGR、乘用车电机铁芯业务的自主头部厂商之一,与主机厂、Tire1 企业合作密切,在手订单充足,随着混动车销量上升及电机铁芯产能快速释放,有望带动公司业务快速放量,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基于国内商用车销量下滑,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12.39/25.50/36.00 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为 1.13/2.53/4.06 亿元,对应 EPS 为 0.56/1.25/2.01元,对应 PE 为 53/24/1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中邮证券-隆盛科技-300680-业绩符合预期,铁芯产能到位放量加速-221027(5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邮证券-隆盛科技-300680-业绩符合预期,铁芯产能到位放量加速-221027(5页).pdf(5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邮证券《业绩符合预期,铁芯产能到位放量加速》研报附件原文摘录)隆盛科技(300680)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度业绩报告。 2022 年 Q3 实现营业收入 2.96亿元,同比+33.37%,环比+31.88%;实现归母净利润 0.27 亿元,同比-3.67%,环比+152.64%,归母净利率 9.2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9.23%,环比+169.15%,扣非归母净利率 8.54%。 点评: Q3 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 Q3 业绩符合预期,归母净利率同比小幅下滑,主要原因在于:1)商用车 EGR 收入受商用车销量下降影响,相关业务毛利率较高;2)乘用车 EGR 业务及电机铁芯业务 Q3 爬坡放量,产能利用率暂未到达较高位置,对毛利率产生一定程度拖累。随着后续商用车行业景气度逐渐回暖及乘用车业务放量,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会逐渐上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向上。 乘用车 EGR 快速爬坡,放量在即。Q3 公司来自比亚迪的乘用车EGR 业务开始贡献销量,其中 9 月份配套量达 1.3 万台,预计年底月配套量可达 5-6 万台,规模化放量在即。报告期内公司获吉利 EGR 项目定点,预计 2023 年开始量产。 铁芯 17 条产线年底前到位, 收入快速增长。 公司电机铁芯业务当前已到位产线 15 条,预计年底前再到位产线 2 条,合计到位产线 17条,对应 400 万套以上电机铁芯产能。报告期内电机铁芯业务主要来自北美大客户及联合电子贡献,已获吉利、蔚来等其他客户定点,预计 2023 年量产。随着电机铁芯产能到位及配套量快速上升,预计公司未来在电机铁芯业务端的收入及盈利都会得到快速释放。 投资建议 公司为国内商用车 EGR、 混动车 EGR、乘用车电机铁芯业务的自主头部厂商之一,与主机厂、Tire1 企业合作密切,在手订单充足,随着混动车销量上升及电机铁芯产能快速释放,有望带动公司业务快速放量,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基于国内商用车销量下滑,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 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 12.39/25.50/36.00 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为 1.13/2.53/4.06 亿元,对应 EPS 为 0.56/1.25/2.01元,对应 PE 为 53/24/15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执行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新能源车销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