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悟空智库——专业行业公司研究报告文档大数据平台!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11期(总第547期):跨境支付成为数字货币探索的重要方向-210702

上传日期:2021-07-02 11:40:47 / 研报作者:赵雪情 / 分享者:1005681
研报附件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11期(总第547期):跨境支付成为数字货币探索的重要方向-210702.pdf
大小:229K
立即下载 在线阅读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11期(总第547期):跨境支付成为数字货币探索的重要方向-210702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11期(总第547期):跨境支付成为数字货币探索的重要方向-210702
文本预览:

《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11期(总第547期):跨境支付成为数字货币探索的重要方向-210702(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行-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11期(总第547期):跨境支付成为数字货币探索的重要方向-210702(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近期,美联储理事LaelBrainard在CoinDesk2021Conference大会上发表关于数字货币的演讲,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随着数字化经济发展与数字金融服务需求增加,全球数字化转型按下加快键。

全球主要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开始加快研发与试验进程。

央行数字货币(CBDC)正在成为全球金融现代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多国数字货币安排与跨境支付备受关注。

第一,全球央行加快数字货币探索与试验。

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调查显示,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约86%的央行正在研究CBDC的潜力,60%的央行正在开展相关技术试验。

近期,全球主要央行加快CBDC研发进程。

美联储审慎推进数字美元项目,鲍威尔表示将在今夏发布美国CBDC研究报告;欧洲央行公布数字欧元咨询案意见结果,加速数字欧元研发,有望在5年后投入使用;日本央行已正式启动数字货币第一阶段的验证性测试,后续将开展数量限制设定、终端用户测试等工作;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探讨发行零售数字港元的可能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联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七个国际组织,面向全球征集CBDC解决方案。

第二,跨境支付成为CBDC重要探索方向。

CBDC跨境支付能够极大地提高支付便捷性和安全性,降低支付成本,进而提升国际经贸往来的支付结算效率。

BIS调查显示,全球超过一半的央行认为跨境支付效率是CBDC的关键动力之一。

当前,一些央行已经展开相关探索,研究合作的可行性。

例如,mCBDCBridge项目,中国人民银行、国际清算银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等合作,探讨分布式账本技术(DLT)在跨境支付金融基础设施方面的潜力;ProjectJura项目,法国央行、瑞士央行、国际清算银行等共同实施,探索两家批发型CBDC的跨境结算,以及在DLT平台上的数字安全。

第三,CBDC跨境使用面临一些风险。

虽然跨境支付成为CBDC重要探索方向,但大多数央行对此存在担忧,并未明确CBDC跨境使用的前景方向。

根据BIS调查,约25%的央行正在考虑是否允许外币CBDC,但只有8%的央行考虑在其他国家使用本币CBDC。

除了技术标准、基础设施等因素,CBDC跨境使用存在一些风险。

一方面,CBDC跨境使用将致使“数字美元化”。

接受外币CBDC使用,将在支付与金融交易领域对本币产生替代效应,特别是对于国内经济不稳定、本币高通胀的国家,接受全球稳定币或外币CBDC可能加剧内部风险。

另一方面,CBDC跨境使用将加大宏观管理难度。

宏观经济管理与对外经济合作将变得更加复杂,避税等违法行为监督面临挑战,本币、外币CBDC无序流动将加剧市场波动。

目前,大多数国家在国内对于使用外币进行交易没有任何限制,仅26%受访央行有此类限制。

但是,根据BIS调查,如果外币CBDC在国内被广泛使用,近三分之一的央行表示可能会重新考虑其外汇限制。

第四,mCBDC安排成为可行方式。

相较于其他模式,整合跨境支付方式,在目前传统批发支付系统上实现互联操作,形成mCBDC(TheMultipleCBDC)安排更为可行。

mCBDC安排并非建立一个与国内货币竞争的新的记账单位,而是侧重于设计具有访问框架和互联选项的国家CBDC安排,有效促进跨货币CBDC支付,完善全球跨境支付安排。

首先,增强原有系统兼容性,包括兼容技术、监管标准、协调认证机制等。

其次,连接CBDC系统,共享技术接口互联,或者建立统一的清算机制。

再者,整合成一个单一的系统,将多个CBDCs整合到单一平台上运行,建立中央银行互认ID机制。

在这一过程中,加强各国间政策协调至关重要。

展开>> 收起<<

#免责声明#

本站页面所示及下载的一切研究报告、文档和内容信息皆为本站用户上传分享,仅限用于个人学习、收藏和研究目的;不得将上述内容用于商业或者非法用途,否则,一切后果请用户自负。如若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参见底部免责申明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