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联创电子-002036-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拐点已至-221027

文本预览:
联创电子(002036)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持续高投入研发。 22Q1-3,公司实现营收 79.0 亿元, yoy+11%,归母净利润 2.0 亿元, yoy+8%,其中, 22Q3 实现营收30.3 亿元, yoy+31%,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 yoy+11%。 受益车载光学业务高增长,公司 22Q3 毛利率达到 12.4%, yoy+2.6pct。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2Q1-3 研发费用为 3.0 亿元, yoy+93%。 车载镜头及模组业务迎持续高速增长。 受益蔚来、 T 等客户的需求放量,22Q1-3 公司车载镜头及模组营收同增 718%,带动光学业务营收同增38%。客户方面,公司与 Mobileye、 Nvidia、地平线、华为等智能驾驶方案平台商开展合作,在 Valeo、 Conti、 Aptiv、 ZF、 Magna 等汽车电子厂商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并实现向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吉利等终端车厂供货规模的扩大,与蔚来合作的 8M ADAS 影像模组已顺利量产出货。产能方面,公司年产 2400 万颗智能汽车光学镜头及 600 万颗影像模组产业化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并计划于 2025 年底前形成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各 5000 万颗的生产能力,伴随产能快速扩充,公司未来有望深度受益自动驾驶趋势下的车载摄像头需求增长。 布局中控屏、激光雷达、 HUD,卡位车载光学平台型公司。 公司调整触控显示产业布局,将发展重点向智能汽车等领域倾斜, 车载中控屏配套项目进展顺利,并深入布局激光雷达、 HUD、车载照明等车载光学领域,基于公司在车载摄像头领域积累的技术及客户资源,公司卡位车载光学平台型公司,有望迎来车载光学全领域业务的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载镜头和模组厂商,布局模造玻璃-镜头-模组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车载摄像头市场的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3.09/5.06/7.5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47/29/1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及预期;光学镜头出货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联创电子-002036-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拐点已至-22102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联创电子-002036-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拐点已至-22102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2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公司拐点已至》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联创电子(002036) 事件: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持续高投入研发。 22Q1-3,公司实现营收 79.0 亿元, yoy+11%,归母净利润 2.0 亿元, yoy+8%,其中, 22Q3 实现营收30.3 亿元, yoy+31%,归母净利润 1.0 亿元, yoy+11%。 受益车载光学业务高增长,公司 22Q3 毛利率达到 12.4%, yoy+2.6pct。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2Q1-3 研发费用为 3.0 亿元, yoy+93%。 车载镜头及模组业务迎持续高速增长。 受益蔚来、 T 等客户的需求放量,22Q1-3 公司车载镜头及模组营收同增 718%,带动光学业务营收同增38%。客户方面,公司与 Mobileye、 Nvidia、地平线、华为等智能驾驶方案平台商开展合作,在 Valeo、 Conti、 Aptiv、 ZF、 Magna 等汽车电子厂商的市占率持续提升,并实现向特斯拉、蔚来、比亚迪、吉利等终端车厂供货规模的扩大,与蔚来合作的 8M ADAS 影像模组已顺利量产出货。产能方面,公司年产 2400 万颗智能汽车光学镜头及 600 万颗影像模组产业化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并计划于 2025 年底前形成车载镜头和影像模组各 5000 万颗的生产能力,伴随产能快速扩充,公司未来有望深度受益自动驾驶趋势下的车载摄像头需求增长。 布局中控屏、激光雷达、 HUD,卡位车载光学平台型公司。 公司调整触控显示产业布局,将发展重点向智能汽车等领域倾斜, 车载中控屏配套项目进展顺利,并深入布局激光雷达、 HUD、车载照明等车载光学领域,基于公司在车载摄像头领域积累的技术及客户资源,公司卡位车载光学平台型公司,有望迎来车载光学全领域业务的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车载镜头和模组厂商,布局模造玻璃-镜头-模组全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车载摄像头市场的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3.09/5.06/7.5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分别为 47/29/19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自动驾驶渗透率不及预期;光学镜头出货不及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