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证券-宝钢股份-600019-2022Q3业绩点评:购销价差缩小,业绩承压-221027

文本预览:
宝钢股份(600019)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2022Q3 公司实现收入 946 亿元,同比增 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6.7 亿元,同比下滑 74%。 点评: 购销价差缩小,业绩承压:公司 Q3 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 59%。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持续走弱。钢铁下游房地产、家电、工程机械、集装箱等行业需求下降,钢铁市场总体呈现弱需求、低预期的运行态势;公司购销价差收窄,导致公司利润下滑:2022Q3 上海热轧、铁矿石和动力煤价格环比幅度分别为-18%、-16%和 3%。我们测算公司钢铁业务 Q3 单季度毛利率下滑至 5.1%。 拳头产品销量显著增长:公司坚实推进“百千十”差异化产品战略,前三季度“百千十”产品实现销售 1,876.4 万吨,其中取向硅钢销量同比增长 10.6%,冷轧汽车高强钢销量同比增长 10.8%,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销量同比增长 61.3%;前三季度公司吨钢利润位居行业前列。 经营性现金流管控良好:2022Q1-3,公司(不含财务公司)经营实得现金流 292 亿元,占应得现金 124%。营运资金贡献 57 亿元,其中存货资金占用基本回到年初水平,经营性应收应付较年初下降 64 亿元。 降本增效与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公司深化全面对标找差工作,前三季度累计成本削减 84.76 亿元。 三季度实现“高炉高利用系数生产技术”等 14 项标志性技术突破,围 绕多个行业形成行业综合材料解决方案 24 项;积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境外专利布局及重点产品知识产权项目试点工作;公司两项企标进入 2022 年首批中央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钢铁行业:关注需求复苏进度。由于房地产开工下滑、各地疫情反复,导致需求表现不佳; 钢价下滑和成本持续高位导致行业平均毛利处于较低水平。“金九银十”的季节性旺季的拉动逐渐弱化,目前需求主要由年底赶工及刚需备库支撑;供需双弱下仍需继续更近跟进钢铁下游需求复苏进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 2022H1 业绩表现, 我们维持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3700/3885/400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5%/3%;基于公司 2022Q3 业绩不及我们预期,我们将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由 170/180/200 调 整 至 135/160/200 亿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43%/19%/25%,对应 PE 分别为 8.4/7.0/5.7x,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若原材料波动;需求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东吴证券-宝钢股份-600019-2022Q3业绩点评:购销价差缩小,业绩承压-221027(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吴证券-宝钢股份-600019-2022Q3业绩点评:购销价差缩小,业绩承压-221027(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东吴证券《2022Q3业绩点评:购销价差缩小,业绩承压》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宝钢股份(600019)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2022Q3 公司实现收入 946 亿元,同比增 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 16.7 亿元,同比下滑 74%。 点评: 购销价差缩小,业绩承压:公司 Q3 归母净利润环比下滑 59%。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持续走弱。钢铁下游房地产、家电、工程机械、集装箱等行业需求下降,钢铁市场总体呈现弱需求、低预期的运行态势;公司购销价差收窄,导致公司利润下滑:2022Q3 上海热轧、铁矿石和动力煤价格环比幅度分别为-18%、-16%和 3%。我们测算公司钢铁业务 Q3 单季度毛利率下滑至 5.1%。 拳头产品销量显著增长:公司坚实推进“百千十”差异化产品战略,前三季度“百千十”产品实现销售 1,876.4 万吨,其中取向硅钢销量同比增长 10.6%,冷轧汽车高强钢销量同比增长 10.8%,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销量同比增长 61.3%;前三季度公司吨钢利润位居行业前列。 经营性现金流管控良好:2022Q1-3,公司(不含财务公司)经营实得现金流 292 亿元,占应得现金 124%。营运资金贡献 57 亿元,其中存货资金占用基本回到年初水平,经营性应收应付较年初下降 64 亿元。 降本增效与技术创新持续推进。 公司深化全面对标找差工作,前三季度累计成本削减 84.76 亿元。 三季度实现“高炉高利用系数生产技术”等 14 项标志性技术突破,围 绕多个行业形成行业综合材料解决方案 24 项;积极推进新产品、新技术境外专利布局及重点产品知识产权项目试点工作;公司两项企标进入 2022 年首批中央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钢铁行业:关注需求复苏进度。由于房地产开工下滑、各地疫情反复,导致需求表现不佳; 钢价下滑和成本持续高位导致行业平均毛利处于较低水平。“金九银十”的季节性旺季的拉动逐渐弱化,目前需求主要由年底赶工及刚需备库支撑;供需双弱下仍需继续更近跟进钢铁下游需求复苏进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公司 2022H1 业绩表现, 我们维持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3700/3885/400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5%/3%;基于公司 2022Q3 业绩不及我们预期,我们将公司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由 170/180/200 调 整 至 135/160/200 亿元 ,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43%/19%/25%,对应 PE 分别为 8.4/7.0/5.7x,估值仍处历史低位;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若原材料波动;需求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