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赢合科技-300457-业绩高增长,海外市场不断突破-221026

文本预览:
赢合科技(300457) 核心观点: 投资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13 亿元,同比增长 105.48%;实现归母净利润 3.53 亿元,同比增加 109.65%;实现扣非净利润 3.32 亿元,同比增长 118.32%。 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公司业绩实现高增。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锂电产业链景气持续。 另一方面, 储能市场供需两旺,受地缘政治和能源价格高涨等因素影响,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爆发,带动储能电池需求增长。 受益于下游需求,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13亿元,同比增长 105.48%;实现净利润 3.53 亿元,同比增长 109.65%。Q3 单季度实现收入 19.89 亿元,同比增长 34.21%;净利润 0.89 亿元,同比增长 36.79%。 费用率显著改善, 盈利水平尚待修复。 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经营效率, 费用管控卓有成效。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56%,同比下降 2.42pct;管理费用率为 2.60%,同比下降 1.69pct;财务费用率为-0.17%, 同比下降 1.54pct。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等因素影响,公司利润水平持续承压, 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9.54%,同比下滑 3.26pct;净利率为 5.45%,同比提高0.5pct。 未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和公司降本增效的推进,预计盈利水平有望逐步修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海外市场不断取得突破。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创新, 陆续推出多款新产品, 前三季度投入研发费用 3.52 亿元,同比增长 44.04%。 上半年推出的三工位激光切叠一体机性能行业领先,已进入量产阶段。 为匹配刀片电池、 21700 电池等电芯生产和技术需求,近期公司又相继推出可适应市场上主流叠片电芯,并能够兼容短刀及UC 电芯( 650-250)生产的短刀电芯装配线;以及可兼容隔膜外包及负极外包的 21700 负极外包高速圆柱卷绕一体机, 并得到客户验证和认可。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全球电池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不断取得客户突破。在 2021 年便成为宝马前段设备唯一中国供应商,与 LG 新能源、三星、 EN、 Varta 等全球头部客户均建立良好合作,今年又先后中标 ACC 和德国大众订单,将为 ACC13GWh 法国超级电池工厂提供前段量产设备,并获得德国大众亿级订单,为其 20GWh 超级工厂(后续将扩展为 40GWh)提供其欧洲第一条量产线,涵盖涂布、激光切、叠片等锂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及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下游需求景气持续, 公司前段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中段产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加速突破。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5.37 亿元、 8.38 亿元、 13.00 亿元,对应 EPS 为 0.83 元、 1.29 元、 2.00 元,对应 PE 为 26 倍、 16 倍、 11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
展开>>
收起<<
《中国银河-赢合科技-300457-业绩高增长,海外市场不断突破-221026(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河-赢合科技-300457-业绩高增长,海外市场不断突破-221026(4页).pdf(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业绩高增长,海外市场不断突破》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赢合科技(300457) 核心观点: 投资事件: 公司发布 2022 年三季报。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13 亿元,同比增长 105.48%;实现归母净利润 3.53 亿元,同比增加 109.65%;实现扣非净利润 3.32 亿元,同比增长 118.32%。 下游应用领域快速发展,公司业绩实现高增。 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动力电池装机量快速增长,锂电产业链景气持续。 另一方面, 储能市场供需两旺,受地缘政治和能源价格高涨等因素影响,海外户用储能市场爆发,带动储能电池需求增长。 受益于下游需求,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6.13亿元,同比增长 105.48%;实现净利润 3.53 亿元,同比增长 109.65%。Q3 单季度实现收入 19.89 亿元,同比增长 34.21%;净利润 0.89 亿元,同比增长 36.79%。 费用率显著改善, 盈利水平尚待修复。 公司不断加强内部管理, 提高经营效率, 费用管控卓有成效。 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56%,同比下降 2.42pct;管理费用率为 2.60%,同比下降 1.69pct;财务费用率为-0.17%, 同比下降 1.54pct。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等因素影响,公司利润水平持续承压, 2022 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9.54%,同比下滑 3.26pct;净利率为 5.45%,同比提高0.5pct。 未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和公司降本增效的推进,预计盈利水平有望逐步修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海外市场不断取得突破。 公司持续加强研发创新, 陆续推出多款新产品, 前三季度投入研发费用 3.52 亿元,同比增长 44.04%。 上半年推出的三工位激光切叠一体机性能行业领先,已进入量产阶段。 为匹配刀片电池、 21700 电池等电芯生产和技术需求,近期公司又相继推出可适应市场上主流叠片电芯,并能够兼容短刀及UC 电芯( 650-250)生产的短刀电芯装配线;以及可兼容隔膜外包及负极外包的 21700 负极外包高速圆柱卷绕一体机, 并得到客户验证和认可。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全球电池企业加速海外产能建设,公司加速海外市场布局,不断取得客户突破。在 2021 年便成为宝马前段设备唯一中国供应商,与 LG 新能源、三星、 EN、 Varta 等全球头部客户均建立良好合作,今年又先后中标 ACC 和德国大众订单,将为 ACC13GWh 法国超级电池工厂提供前段量产设备,并获得德国大众亿级订单,为其 20GWh 超级工厂(后续将扩展为 40GWh)提供其欧洲第一条量产线,涵盖涂布、激光切、叠片等锂电池核心生产设备及服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下游需求景气持续, 公司前段产品具备较强竞争力,中段产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加速突破。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5.37 亿元、 8.38 亿元、 13.00 亿元,对应 EPS 为 0.83 元、 1.29 元、 2.00 元,对应 PE 为 26 倍、 16 倍、 11 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冠疫情反复,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下游电池厂商扩产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