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宁德时代-300750-动力储能双发力,锂电龙头地位稳固-221024

文本预览:
宁德时代(300750)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3.4亿元,同比+186.7%;归属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126.95%;扣非归属净利润160.38亿元,同比+142.9%;基本每股收益7.4704元/股。22Q3营业收入973.69亿元,同比+232.5%,环比+51.5%;归属净利润94.24亿元,同比+188.4%,环比+41.2%;扣非归属净利润89.87亿元,同比+234.7%,环比+47.95%。业绩增长略超市场预期。 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助力收入环比增长。公司布局的动力电池产能逐渐释放,装车量实现稳步提升。据SNE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02.2GWh,YOY+114.7%,占据35.5%市场份额,YOY+5.9pct。8月公司全球装机量18GWh,市场份额39.3%,YOY+6.7pcts,创历史新高。公司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地位持续增强。 储能市场爆发,公司业务进展顺利。美国是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储能市场,已连续两年新增装机增速超过200%。9月,公司宣布与美国储能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FlexGen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三年时间内为后者供应10GWh的先进储能产品。10月,公司宣布与美国公用事业和分布式光伏及储能开发运营商PrimergySolar达成协议,为Gemini光伏及储能项目提供独家供应电池。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美元,部署了690MWac/966MWdc太阳能电池板和1.416GWh储能系统,完成后将成为美国重大光伏储能项目之一。 钠电产品即将量产。公司钠离子电池计划明年正式量产,目前供应链布局尚需时间;第一代能量密度或略低于铁锂,循环寿命方面与长寿命的铁锂电池存在一定差距,和传统的铁锂电池接近;出货规模取决于客户需求,产能扩张速度可能较快。在碳酸锂价格高企的当下,钠电池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Q3毛利率下滑是导致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的主因。公司22Q3销售毛利率达到19.27%,同比/环比分别下降8.6pcts/2.6pcts,主要原因系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随着碳酸锂等产品价格下移,预计未来毛利率有望得到持续修复。公司22Q3净利率为9.68%,同比/环比分别下降1.5pcts/0.7pcts。此外,主要由于营运周转率下降,公司22Q3经营性净现金流环比下降37.2%。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所处电动车及储能领域未来仍然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作为全球锂电池绝对龙头,公司无论在技术引领、产品品质、客户资源、产业布局、品牌影响力、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拥有明显优势。另外,公司在新能源矿产资源和上游材料领域持续布局,为未来锁定原材料成本打下坚实基础。预计2022-2023年营收3,369.70亿元/4,613.12亿元,归母净利润281.86亿元/467.02亿元,EPS为11.55元/19.14元,对应PE为35.0倍/2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中国银河-宁德时代-300750-动力储能双发力,锂电龙头地位稳固-221024(2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河-宁德时代-300750-动力储能双发力,锂电龙头地位稳固-221024(2页).pdf(2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动力储能双发力,锂电龙头地位稳固》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宁德时代(300750)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2年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3.4亿元,同比+186.7%;归属净利润175.92亿元,同比+126.95%;扣非归属净利润160.38亿元,同比+142.9%;基本每股收益7.4704元/股。22Q3营业收入973.69亿元,同比+232.5%,环比+51.5%;归属净利润94.24亿元,同比+188.4%,环比+41.2%;扣非归属净利润89.87亿元,同比+234.7%,环比+47.95%。业绩增长略超市场预期。 动力电池市占率提升助力收入环比增长。公司布局的动力电池产能逐渐释放,装车量实现稳步提升。据SNE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02.2GWh,YOY+114.7%,占据35.5%市场份额,YOY+5.9pct。8月公司全球装机量18GWh,市场份额39.3%,YOY+6.7pcts,创历史新高。公司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地位持续增强。 储能市场爆发,公司业务进展顺利。美国是全球最大、增速最快的储能市场,已连续两年新增装机增速超过200%。9月,公司宣布与美国储能技术平台和解决方案供应商FlexGen达成合作协议,将在三年时间内为后者供应10GWh的先进储能产品。10月,公司宣布与美国公用事业和分布式光伏及储能开发运营商PrimergySolar达成协议,为Gemini光伏及储能项目提供独家供应电池。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美元,部署了690MWac/966MWdc太阳能电池板和1.416GWh储能系统,完成后将成为美国重大光伏储能项目之一。 钠电产品即将量产。公司钠离子电池计划明年正式量产,目前供应链布局尚需时间;第一代能量密度或略低于铁锂,循环寿命方面与长寿命的铁锂电池存在一定差距,和传统的铁锂电池接近;出货规模取决于客户需求,产能扩张速度可能较快。在碳酸锂价格高企的当下,钠电池的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Q3毛利率下滑是导致利润增速不及收入增速的主因。公司22Q3销售毛利率达到19.27%,同比/环比分别下降8.6pcts/2.6pcts,主要原因系部分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增加。随着碳酸锂等产品价格下移,预计未来毛利率有望得到持续修复。公司22Q3净利率为9.68%,同比/环比分别下降1.5pcts/0.7pcts。此外,主要由于营运周转率下降,公司22Q3经营性净现金流环比下降37.2%。 投资建议:公司产品所处电动车及储能领域未来仍然拥有广阔市场空间。作为全球锂电池绝对龙头,公司无论在技术引领、产品品质、客户资源、产业布局、品牌影响力、成本控制等方面都拥有明显优势。另外,公司在新能源矿产资源和上游材料领域持续布局,为未来锁定原材料成本打下坚实基础。预计2022-2023年营收3,369.70亿元/4,613.12亿元,归母净利润281.86亿元/467.02亿元,EPS为11.55元/19.14元,对应PE为35.0倍/2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对行业冲击超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过大又无法向下游传导的风险;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