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河-西部超导-688122-业绩环比下滑不改公司长期向好态势-221024

文本预览:
西部超导(68812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32.67亿元(+56.25%),归母净利润为8.58亿元(+59.57%)。 业绩增长基本符合预期,Q3单季业绩环比下滑。因下游需求增长驱动,公司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稳步提升,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67亿元(YoY+56.25%),归母净利8.58亿元(YoY+59.57%)。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78pct,期间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合计下降4.43pct,业绩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 单季度来看,Q3营收11.83亿元(YoY+41.65%,QOQ-1.17%),归母净利3.06亿元(YoY+36.27%,QOQ-9.29%)。同比看,公司经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环比看,Q3营收环比基本平稳,但净利润环比下降9.29%,原材料采购等营业成本环比增长6.55%或是直接原因,并导致Q3毛利率(38.2%)环比下降4.48pct。我们认为毛利率的变化或与季度间产品销售结构短期变化有关,拉长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的变化是有所收敛的。 合同负债有所减少,存货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本期合同负债1.47亿元,较年初减少45.16%,较年中减少21.54%,合同负债逐季减少,或表明订单交付较为顺利。当期存货20.19亿,较期初增长11.64%,或因公司因经营规模扩大增加备货所致。 定增项目投产助力产能扩张,将显著提振业绩。公司22年年初完成定增,募集资金用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钛合金产能5050吨、高温合金产能1500吨、MRI用超导线材产能1250吨,并每年合计增加收入25.22亿元,运营期平均税后净利润5.87亿元,显著增厚公司利润。随着项目陆续于2023-2025年竣工投产,公司将突破产能瓶颈,显著提升公司重大武器装备的供应保障能力。 卡位三个成长赛道,多点开花,增长或将超预期。公司以钛合金为主业,积极布局超导线材和高温合金业务。钛合金领域竞争格局稳固,该业务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快速放量。高温合金和超导线材领域,公司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有望取得优于行业增速的增长。未来,公司业务将多点开花,超导和高温合金业务并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极。 投资建议:随着高端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和下游需求放量步伐加快,公司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70/55.77/70.12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1.11/14.84/18.71亿,EPS为2.39元、3.20元和4.0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X、37X和29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竞争格局剧变的风险。
展开>>
收起<<
《中国银河-西部超导-688122-业绩环比下滑不改公司长期向好态势-221024(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银河-西部超导-688122-业绩环比下滑不改公司长期向好态势-221024(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业绩环比下滑不改公司长期向好态势》研报附件原文摘录)西部超导(688122)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为32.67亿元(+56.25%),归母净利润为8.58亿元(+59.57%)。 业绩增长基本符合预期,Q3单季业绩环比下滑。因下游需求增长驱动,公司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稳步提升,2022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2.67亿元(YoY+56.25%),归母净利8.58亿元(YoY+59.57%)。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78pct,期间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合计下降4.43pct,业绩增速略高于收入增速。 单季度来看,Q3营收11.83亿元(YoY+41.65%,QOQ-1.17%),归母净利3.06亿元(YoY+36.27%,QOQ-9.29%)。同比看,公司经营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环比看,Q3营收环比基本平稳,但净利润环比下降9.29%,原材料采购等营业成本环比增长6.55%或是直接原因,并导致Q3毛利率(38.2%)环比下降4.48pct。我们认为毛利率的变化或与季度间产品销售结构短期变化有关,拉长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的变化是有所收敛的。 合同负债有所减少,存货保持较快增长。公司本期合同负债1.47亿元,较年初减少45.16%,较年中减少21.54%,合同负债逐季减少,或表明订单交付较为顺利。当期存货20.19亿,较期初增长11.64%,或因公司因经营规模扩大增加备货所致。 定增项目投产助力产能扩张,将显著提振业绩。公司22年年初完成定增,募集资金用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等项目建设。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新增钛合金产能5050吨、高温合金产能1500吨、MRI用超导线材产能1250吨,并每年合计增加收入25.22亿元,运营期平均税后净利润5.87亿元,显著增厚公司利润。随着项目陆续于2023-2025年竣工投产,公司将突破产能瓶颈,显著提升公司重大武器装备的供应保障能力。 卡位三个成长赛道,多点开花,增长或将超预期。公司以钛合金为主业,积极布局超导线材和高温合金业务。钛合金领域竞争格局稳固,该业务受益于行业需求的快速放量。高温合金和超导线材领域,公司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有望取得优于行业增速的增长。未来,公司业务将多点开花,超导和高温合金业务并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极。 投资建议:随着高端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和下游需求放量步伐加快,公司业绩增长有望超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70/55.77/70.12亿元,归母净利分别为11.11/14.84/18.71亿,EPS为2.39元、3.20元和4.03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X、37X和29X,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业竞争格局剧变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