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香港)-汽车行业2021中期投资策略:拥抱自主品牌优势车企-210628

《国信证券(香港)-汽车行业2021中期投资策略:拥抱自主品牌优势车企-210628(16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香港)-汽车行业2021中期投资策略:拥抱自主品牌优势车企-210628(16页).pdf(16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上升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1年前5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录得41.6%,较2020年上升3.2个百分点。 如果看月度数据,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于2020年6月降至33.5%的多年低点,随后便持续并显著回升,近年来份额连续下滑的趋势明显扭转。 通过分析具体整车生产企业的销量数据,我们可以看出,自主品牌份额持续走高,并非少数车企销量走高的带动,而是多数车企都取得了超越行业的良好表现。 比如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比亚迪等车企2021年前5月销量增速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主流自主品牌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自主品牌车企份额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主流自主品牌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而且这一提升具备一定普遍性。 竞争力的明显提升,首先体现在产品竞争力方面。 过往自主品牌车型往往通过丰富的配置和相对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 而近些年随着自主品牌车企在车型内外饰设计、动力性能、行车品质等多方面的全面进步,产品竞争力明显提升。 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吉利、长城等自主品牌头部车企陆续推出性能品质完全不输甚至超越合资品牌竞品的车型,带动自主品牌车型竞争力再上新台阶。 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背后的推动因素是研发、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 此外,自主品牌近两年在车型规划设计、市场定位、市场推广等软实力方面的进步也相当明显。 部分车企在车型设计、推广方面的年轻化、潮流化策略,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总体而言,自主品牌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是车企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目前自主品牌车型产品力与合资品牌差距不断缩少甚至部分车型实现了超越。 而且从新产品推出频率、车型更新迭代速度、智能化程度、车型设计路线、营销推广策略等多方面来看,部分头部自主品牌已开始超越传统合资品牌。 我们认为,自主品牌整体竞争力后续有望持续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大。 新能源车细分市场高歌猛进2021年1-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95万辆,同比增长220%。 其中,纯电动车销量79.4万辆,同比增长250%,插电混动车销量15.6万辆,同比增长130%。 如果以2019年同期作为基数,则今年1-5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约99.6%。 新能源车品牌销量格局方面,除造车新势力以外,部分自主品牌传统车企也开始明显发力。 相比之下,合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方面,销量增长仍不明显。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销量表现稳健的日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迟迟未能发力。 总体上看,新能源车市场,从总销量构成上看,目前依旧是包括新势力在内的国产品牌作为主导,合资传统车企依然未能取得明显突破。 就中短期来看,我们预计随着去年下半年基数的快速抬升,2021下半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或将回落,但全年仍有望实现60%以上的超高增速。 而推动销量增长的中坚力量,我们认为仍将来自于自主品牌,包括造车新势力和优势传统车企。 乘用车三季度销量增速可能将走低,四季度或有回升就2021年下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增长趋势而言,我们认为三季度行业销量或出现短暂负增长,其理由如下:1、2020年同期的基数相对较高;2、汽车相关芯片的短缺,将对三季度行业产销量产生负面影响。 我们预计至2021年四季度,乘用车行业销量增速或有所回升。 一方面,届时汽车芯片短缺的状况可能将有所缓解,行业生产端压力下降;另一方面,三季度供给不足所积压的需求,有可能将在四季度部分释放。 就全年而言,我们预计2021年乘用车总销量有望实现10%左右的同比增长。 品牌车系方面,我们认为自主品牌仍将是下半年车市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此外,新能源车销量的持续扩大,对于支撑乘用车总销量的增长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或是长期趋势从目前的行业竞争格局以及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认为主流自主品牌有望成为未来车市持续增长的中坚力量,其整体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扩大。 首先,自主品牌车型凭借出色的性价比,未来有望牢牢把握中低端车型细分市场;其次,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通过技术层面的厚积薄发,以及车型设计、营销推广能力的持续提升,整体竞争力已明显上台阶,在与中端合资车企的竞争中,已经展现出可以正面交峰的实力;再次,自主品牌车企的新产品推出频率、车型更新迭代速度明显要快于传统合资车企,并且在智能化路线上也比传统合资车企走得更快更远,我们认为这些优势有望在未来的车市竞争中持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份额与销量;另外,在新能源车细分领域,自主品牌车企明显占据优势。 自主品牌新能源车销量的快速提升,也将带动整体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 总体上,我们认为自主品牌车企未来有望在已充分占据中低端市场的基础上,产品线持续向上拓展,并逐步扩大在中端市场的份额。 而与此同时,中端合资品牌车企未来或将承受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投资策略及重点关注公司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就行业中短期销量增长而言,三季度乘用车销量增速可能将走低,四季度或有回升。 中长期来看,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或将成为大趋势,而中端合资车企的份额可能将受到挤压。 未来行业看点,我们认为或将集中在两个方面:1、自主品牌优势车企;2、新能源车细分领域。 维持跑赢大市之行业评级。 具体标的方面,我们建议重点关注长城汽车、比亚迪股份、吉利汽车以及广汽集团。 长城汽车(00175.HK):长城汽车在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当中,无论是规模、技术实力,还是产品力、市场推广能力,均处于领先地位。 依托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平台,公司目前新车推出及迭代速度相当快,新一轮的新车周期异常强劲,并且营销推广能力也相当突出,未来销量持续增长动力非常充足。 我们认为公司大概率将持续快速扩大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将有望持续提升。 维持买入评级。 比亚迪股份(01211.HK):比亚迪股份核心业务之新能源汽车、手机部件及组装目前均呈现全面向好趋势,而且动力电池业务未来增长空间非常广阔,芯片业务分拆上市亦有望成为公司短期重要看点。 中短期来看,公司超级混动、纯电动明星车型有望带动销量持续快速增长。 而长期来看,公司在汽车整车、动力电池、芯片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将有望持续转换为实际销量,推动公司整体业绩持续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吉利汽车(00175.HK):吉利汽车旗下各品牌车型现已全面开启产品4.0时代,随之而来的将是公司整体竞争力的持续增强,以及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 这为后续公司销量持续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此外,公司旗下高端纯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后续有望带动公司新能源车业务扭转颓势,并开启强劲增长。 总体而言,公司产品4.0时代推出的系列新车型有望带动公司整体市场地位、产品竞争力以及盈利能力再上新台阶。 维持买入评级。 广汽集团(02238.HK):广汽集团港股目前估值处于较低位置。 从中期看,公司旗下日系品牌市场优势有望保持,而自主品牌销量在纯电埃安品牌以及传祺品牌众多新车型的带动下,很可能将持续走高,公司盈利水平总体回升将是大概率。 我们预测公司2021年全年股东应占利润将比上年实现高双位数的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注:以上数据均来自中国政府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乘联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世界银行、汽车之家、盖世汽车、上市公司公告、Wind,国信证券(香港)研究部整理)风险提示车市再度快速转弱,行业竞争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