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证券-城投专题研究:定量的产业视角看国家级高新区城投-221020

文本预览:
国家级高新区持续扩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诞生起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围绕发展产业,经历二次创业阶段和战略提升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新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10月16日,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增加至173个。国家高新区GDP和上缴税费占全国整体比重持续提升,2020年GDP占比为12.3%、上缴税额占比12.1%。 国家级高新区城投整体评级较低、估值较高。截至2022年10月16日,6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有存量债的平台有104个,存量债券余额为4867.20亿元。国家级高新区城投整体主体评级偏低、存量债券到期收益率较高,截至2022年10月16日,到期收益率为3%以下、3%-4%、4%-5%、5%以上的存量债券余额分别为777.32亿元、2077.93亿元、792.09亿元、1219.86亿元。存量国家级高新区城投债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份,不同省份估值情况差异较大。 从产业的视角构建模型定量分析国家级高新区城投。国家级高新区从创立之初就一直以发展产业为宗旨,且产业发展状况对于区域内城投相较于非园区类型的城投也有着更为重大和直接的影响。为定量衡量国家级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并进一步基于产业视角衡量城投的资质,我们从高新区和区域内城投两个维度,构建量化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高新区规模指标包括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费等,高新区质量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盈利能力、人均上缴税额、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等,城投层面指标选取长期股权投资效率。东部及其他区域的省会城市高新区产业质量较好,高新区城投整体股权投资效率较低,2019-2021年国家级高新区城投长投投资效率分别为1.85%、1.87%和1.01%,较多的低于同期全国城投整体的3.54%、3.28%和3.11%。 基于产业视角,对各估值档次的国家级高新区城投排名。我们基于2022年10月16日的到期收益率数据,将104家城投估值分为3%以下、3%-4%之间、4%-5%之间、5%以上四个档次,在产业视角对各估值档次的城投进行排序。估值在介于3%-4%之间的平台共有29家,排名靠前的包括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襄阳高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长沙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估值在4%-5%之间的平台共有22家,排名靠前的包括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估值在大于5%的平台共有39家,排名靠前的包括西安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淄博高新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等。 风险提示:城投相关政策收紧超预期、疫情形势发展超预期的风险。
展开>>
收起<<
《西南证券-城投专题研究:定量的产业视角看国家级高新区城投-221020(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证券-城投专题研究:定量的产业视角看国家级高新区城投-221020(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西南证券《城投专题研究:定量的产业视角看国家级高新区城投》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国家级高新区持续扩容,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从诞生起就肩负着“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使命,围绕发展产业,经历二次创业阶段和战略提升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新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22年10月16日,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增加至173个。国家高新区GDP和上缴税费占全国整体比重持续提升,2020年GDP占比为12.3%、上缴税额占比12.1%。 国家级高新区城投整体评级较低、估值较高。截至2022年10月16日,66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有存量债的平台有104个,存量债券余额为4867.20亿元。国家级高新区城投整体主体评级偏低、存量债券到期收益率较高,截至2022年10月16日,到期收益率为3%以下、3%-4%、4%-5%、5%以上的存量债券余额分别为777.32亿元、2077.93亿元、792.09亿元、1219.86亿元。存量国家级高新区城投债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湖南、浙江、四川等省份,不同省份估值情况差异较大。 从产业的视角构建模型定量分析国家级高新区城投。国家级高新区从创立之初就一直以发展产业为宗旨,且产业发展状况对于区域内城投相较于非园区类型的城投也有着更为重大和直接的影响。为定量衡量国家级高新区产业发展情况并进一步基于产业视角衡量城投的资质,我们从高新区和区域内城投两个维度,构建量化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高新区规模指标包括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营业收入、工业总产值、上缴税费等,高新区质量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盈利能力、人均上缴税额、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等,城投层面指标选取长期股权投资效率。东部及其他区域的省会城市高新区产业质量较好,高新区城投整体股权投资效率较低,2019-2021年国家级高新区城投长投投资效率分别为1.85%、1.87%和1.01%,较多的低于同期全国城投整体的3.54%、3.28%和3.11%。 基于产业视角,对各估值档次的国家级高新区城投排名。我们基于2022年10月16日的到期收益率数据,将104家城投估值分为3%以下、3%-4%之间、4%-5%之间、5%以上四个档次,在产业视角对各估值档次的城投进行排序。估值在介于3%-4%之间的平台共有29家,排名靠前的包括合肥高新建设投资集团公司、成都高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襄阳高新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长沙高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估值在4%-5%之间的平台共有22家,排名靠前的包括广州高新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估值在大于5%的平台共有39家,排名靠前的包括西安高科集团有限公司、淄博高新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株洲高科集团有限公司等。 风险提示:城投相关政策收紧超预期、疫情形势发展超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