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跨行业比较之原材料成本篇:穿越成本桎梏,找寻确定性机会-221017

文本预览:
[Table_summary1] 2021年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剪刀差创出新高,诸多行业面临成本压力的掣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宏观周期和产业链两个维度在成本波动中寻找确定性配置机会。 周期视角配置行业:剪刀差延续收敛,利润向中下游聚集。21年10月,PPICPI剪刀差创历史新高,随后转向收敛。我们复盘2000年来的五轮剪刀差周期,每轮周期都包含剪刀差“走阔-收敛-走阔”的路径,对应上下游利润分配格局的变化。剪刀差走阔则上游占优,剪刀差收敛则中下游盈利改善。参照剪刀差的周期轮动路径,我们预计PPI-CPI将在年内持续收窄,产业链利润将继续向中下游转移。建议关注议价力强的中下游行业,如家电、食品饮料、电动车、光伏等。 行业内部优选环节:格局为王,把握盈利确定性。在行业内进一步探究,集中度越高、格局越清晰的子领域或环节掌握强话语权,将有能力争夺更多由上游流出的利润份额。我们以家电和电动车为例展开分析。1)家电行业优选白电龙头。白电集中度高于厨电和小家电,且格局稳固。21年白电、厨电、小家电的CR3分别为72%、28%和48%。白电市场已入成熟期,良性竞争成为龙头的战略共识。伴随渠道下沉,中小品牌正抢食厨电的市场份额,头部集中度被削弱的趋势显现。小家电仍处洗牌阶段,疫后厨房小家电经历供给出清,出清后全渠道品牌数仍有近2000个。成本上涨阶段,白电龙头引领提价,厨电、小家电跟进。成本下行阶段,白电盈利反弹最快,且弹性充足。同时,成本回落后白电市场有望受益于提价红利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电动车行业优选电池环节。22H1电池CR3达80%,宁德以50%的市占率占据绝对龙头地位。而材料和车企环节格局相对分散,CR3为40%和47%。正极材料技术壁垒低,近年来代工模式兴起,产业链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伴随下沉城市起量,车企竞争格局或有变数。本轮上游价格暴涨,前期正极企业受益于低价库存实现单吨盈利稳定。伴随低价库存逐渐消耗,单吨盈利将有所下降。成本持续传导,电池厂开启价格谈判,整车也经历两轮提价。强话语权助力电池企业提价顺畅落地,22Q2头部厂商的毛利率已环比回升。而整车议价力较弱,部分车企顺价尚未落地,头部车企的盈利拐点未至。 业务建议和风险提示。(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
展开>>
收起<<
《招商银行-跨行业比较之原材料成本篇:穿越成本桎梏,找寻确定性机会-221017(2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商银行-跨行业比较之原材料成本篇:穿越成本桎梏,找寻确定性机会-221017(27页).pdf(2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招商银行《跨行业比较之原材料成本篇:穿越成本桎梏,找寻确定性机会》研报附件原文摘录)[Table_summary1] 2021年起,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剪刀差创出新高,诸多行业面临成本压力的掣肘。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宏观周期和产业链两个维度在成本波动中寻找确定性配置机会。 周期视角配置行业:剪刀差延续收敛,利润向中下游聚集。21年10月,PPICPI剪刀差创历史新高,随后转向收敛。我们复盘2000年来的五轮剪刀差周期,每轮周期都包含剪刀差“走阔-收敛-走阔”的路径,对应上下游利润分配格局的变化。剪刀差走阔则上游占优,剪刀差收敛则中下游盈利改善。参照剪刀差的周期轮动路径,我们预计PPI-CPI将在年内持续收窄,产业链利润将继续向中下游转移。建议关注议价力强的中下游行业,如家电、食品饮料、电动车、光伏等。 行业内部优选环节:格局为王,把握盈利确定性。在行业内进一步探究,集中度越高、格局越清晰的子领域或环节掌握强话语权,将有能力争夺更多由上游流出的利润份额。我们以家电和电动车为例展开分析。1)家电行业优选白电龙头。白电集中度高于厨电和小家电,且格局稳固。21年白电、厨电、小家电的CR3分别为72%、28%和48%。白电市场已入成熟期,良性竞争成为龙头的战略共识。伴随渠道下沉,中小品牌正抢食厨电的市场份额,头部集中度被削弱的趋势显现。小家电仍处洗牌阶段,疫后厨房小家电经历供给出清,出清后全渠道品牌数仍有近2000个。成本上涨阶段,白电龙头引领提价,厨电、小家电跟进。成本下行阶段,白电盈利反弹最快,且弹性充足。同时,成本回落后白电市场有望受益于提价红利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2)电动车行业优选电池环节。22H1电池CR3达80%,宁德以50%的市占率占据绝对龙头地位。而材料和车企环节格局相对分散,CR3为40%和47%。正极材料技术壁垒低,近年来代工模式兴起,产业链话语权被进一步削弱。伴随下沉城市起量,车企竞争格局或有变数。本轮上游价格暴涨,前期正极企业受益于低价库存实现单吨盈利稳定。伴随低价库存逐渐消耗,单吨盈利将有所下降。成本持续传导,电池厂开启价格谈判,整车也经历两轮提价。强话语权助力电池企业提价顺畅落地,22Q2头部厂商的毛利率已环比回升。而整车议价力较弱,部分车企顺价尚未落地,头部车企的盈利拐点未至。 业务建议和风险提示。(本部分有删减,招商银行各部如需报告原文,请参照文末方式联系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