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中天科技-600522-累计新增订单超23亿元,如东EPC项目正式启动-221021

文本预览:
中天科技(600522) 事项: 公司公告:中天科技及部分控股子公司陆续通过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取得业务订单,业务涉及海上风电、大型储能与光伏发电三大板块,业务订单详情如下: 1)海上风电项目:国华渤中 B2 场址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 500MW,离岸距离约 19km)、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 B 场址工程 EPC 总承包项目(装机容量 500MW,离岸距离约 19km)、国华投资山东公司渤中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 500MW,离岸距离约 19-29km),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11.28 亿元。 2)大型储能项目:天门二期项目 80MW/160MWh 储能系统项目、城步儒林 20MW/40MWh 储能示范工程电池舱项目、中机恒辉 200MW 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3.34 亿元。 3)光伏发电项目:华能如东 200MW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上海电力浙江铁塔新能源合作服务项目 62 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区域一约 32 兆瓦),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9.05 亿元。 国信通信观点: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累计新增订单金额合计约 23.66 亿元,对于公司 2022、2023 年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如东项目标志着公司中标的大型如东光伏 EPC 项目正式启动。本次新增业务订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上风电、光伏和大型储能的市场领先地位,持续提升公司在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中天科技的海洋板块壁垒及新能源业务弹性,公司将持续聚焦线缆及新能源领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 2022-2024 营业收入分别为 426/500/569 亿元(同比-7.6%/+17%/+14%),归母净利润38/48/54 亿元(同比+21 倍/26%/13%),对应 PE 分别为 21/17/15 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新增海上风电项目订单,预计 2022-2023 年新增海缆及海工订单收入 11.28 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 公司本次累计新增海上风电项目 11.28 亿元, 涉及 35KV 海缆设备、 220KV 海缆及辐射施工、EPC 总包工程。按照 35KV 海缆、220KV 海缆、海洋 EPC 总包工程平均 33%、40%、30%的毛利率,通过该口径计算所得新增海上风电项目订单的毛利润贡献约为 3.73 亿元。 新增大型储能项目订单,预计 2022-2023 年新增大型储能订单收入 3.34 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累积新增大型储能订单累计金额达 3.34 亿元,主要贡献期间预计为 2022-2023年度,参考国内储能 EPC 项目平均毛利率水平,我们假设公司储能项目毛利率水平为 13%,按照该口径计算公司大型储能项目累计贡献毛利润约为 0.44 亿元,进一步夯实公司储能业务板块实力,把握储能蓝海市场发展机遇。 如东 EPC 总包项目正式启动,预计 2022-2023 年新增光伏 EPC 订单收入 9.05 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新增光伏发电项目订单累计金额 9.05 亿元,其中,如东项目标志着公司中标的大型如东光伏 EPC 项目正式启动。主要贡献期间为 2022-2023 年度,参考国内光伏 EPC 项目与运营商后备电采购项目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我们假设华能如东项目毛利率为 10%,浙江铁塔项目毛利率为 13%,按照该口径计算公司新增光伏发电项目毛利润贡献约为 0.96 亿元。 储能板块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备电池与大型储能项目共同发力 公司拥有全栈式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和端到端项目工程能力,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达99%以上,战略定位上主要聚焦五大四小电力企业工程,积极承接电网侧储能集成服务。 公司储能产品线齐全,产能快速扩张。公司已形成含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件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储能产业链,可实现电网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 95%以上,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锂铁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管理平台(EMS)、集装箱式电力储能系统、换电产品、汽车动力模块等。其中:锂电池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通信储能和新能源电力储能等领域,现年产能可达 10 亿安时。公司积极参与锂电产业的投资,建设中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用领航源动力高性能锂电池系列产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拟投资金额 18 亿元、950MWh 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拟投资金额超过 9.4 亿元。 积极拓展上游储能产品线。在储能领域,公司积极向上游延伸,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箔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在线工艺控制平台,并拥有自主研发的添加剂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能够生产高性能线路板用铜箔和 6 微米超薄锂电池用铜箔。 公司储能系统主要聚焦电网侧需求。储能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以五大六小电力企业需求为导向,项目实施规模位于行业前列。2018 年以来,公司披露的储能中标项目包括江苏省首个电网侧储能示范工程项目、湖南龙山大灵山储能项目、将是二期昆山储能电站、以及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规划化梯次利用工程等。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储能领域承接重大工程项目累计超 500MWh,截至 2021 上半年,公司参与设计投标项目累计落地逾 250MWh。 后备电源产品线以通讯配套基站为着力点,运营商采购中标名列前茅。公司储能产品线包括后备电源产品等,以通讯配套基站为着力点,稳抓 5G 商用时机,集中供应配套后备电源系统,凭借高性能、低成本优势持续占据头部企业市场地位。公司在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持续中标。2021 上半年,中国铁塔与中国电信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联合集中招标项目中,公司以第三名的成绩中标,中标份额 349MWh。 风险提示 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到铜、锂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若原材料涨价将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海上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如东光伏建设交付节奏不及预期;国内光纤光缆供给端产能放量增长,光纤光缆价格下降。
展开>>
收起<<
《国信证券-中天科技-600522-累计新增订单超23亿元,如东EPC项目正式启动-221021(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中天科技-600522-累计新增订单超23亿元,如东EPC项目正式启动-221021(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累计新增订单超23亿元,如东EPC项目正式启动》研报附件原文摘录)中天科技(600522) 事项: 公司公告:中天科技及部分控股子公司陆续通过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取得业务订单,业务涉及海上风电、大型储能与光伏发电三大板块,业务订单详情如下: 1)海上风电项目:国华渤中 B2 场址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 500MW,离岸距离约 19km)、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 B 场址工程 EPC 总承包项目(装机容量 500MW,离岸距离约 19km)、国华投资山东公司渤中海上风电项目(装机容量 500MW,离岸距离约 19-29km),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11.28 亿元。 2)大型储能项目:天门二期项目 80MW/160MWh 储能系统项目、城步儒林 20MW/40MWh 储能示范工程电池舱项目、中机恒辉 200MW 光伏发电项目,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3.34 亿元。 3)光伏发电项目:华能如东 200MW 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上海电力浙江铁塔新能源合作服务项目 62 兆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区域一约 32 兆瓦),项目订单金额合计约 9.05 亿元。 国信通信观点: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累计新增订单金额合计约 23.66 亿元,对于公司 2022、2023 年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如东项目标志着公司中标的大型如东光伏 EPC 项目正式启动。本次新增业务订单,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海上风电、光伏和大型储能的市场领先地位,持续提升公司在储能等新能源领域的竞争优势。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中天科技的海洋板块壁垒及新能源业务弹性,公司将持续聚焦线缆及新能源领域,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我们预计 2022-2024 营业收入分别为 426/500/569 亿元(同比-7.6%/+17%/+14%),归母净利润38/48/54 亿元(同比+21 倍/26%/13%),对应 PE 分别为 21/17/15 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新增海上风电项目订单,预计 2022-2023 年新增海缆及海工订单收入 11.28 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 公司本次累计新增海上风电项目 11.28 亿元, 涉及 35KV 海缆设备、 220KV 海缆及辐射施工、EPC 总包工程。按照 35KV 海缆、220KV 海缆、海洋 EPC 总包工程平均 33%、40%、30%的毛利率,通过该口径计算所得新增海上风电项目订单的毛利润贡献约为 3.73 亿元。 新增大型储能项目订单,预计 2022-2023 年新增大型储能订单收入 3.34 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累积新增大型储能订单累计金额达 3.34 亿元,主要贡献期间预计为 2022-2023年度,参考国内储能 EPC 项目平均毛利率水平,我们假设公司储能项目毛利率水平为 13%,按照该口径计算公司大型储能项目累计贡献毛利润约为 0.44 亿元,进一步夯实公司储能业务板块实力,把握储能蓝海市场发展机遇。 如东 EPC 总包项目正式启动,预计 2022-2023 年新增光伏 EPC 订单收入 9.05 亿元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新增光伏发电项目订单累计金额 9.05 亿元,其中,如东项目标志着公司中标的大型如东光伏 EPC 项目正式启动。主要贡献期间为 2022-2023 年度,参考国内光伏 EPC 项目与运营商后备电采购项目的平均毛利率水平,我们假设华能如东项目毛利率为 10%,浙江铁塔项目毛利率为 13%,按照该口径计算公司新增光伏发电项目毛利润贡献约为 0.96 亿元。 储能板块实力进一步增强:后备电池与大型储能项目共同发力 公司拥有全栈式储能产品解决方案和端到端项目工程能力,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达99%以上,战略定位上主要聚焦五大四小电力企业工程,积极承接电网侧储能集成服务。 公司储能产品线齐全,产能快速扩张。公司已形成含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件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储能产业链,可实现电网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 95%以上,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主要产品包括磷酸锂铁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管理平台(EMS)、集装箱式电力储能系统、换电产品、汽车动力模块等。其中:锂电池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通信储能和新能源电力储能等领域,现年产能可达 10 亿安时。公司积极参与锂电产业的投资,建设中项目包括新能源汽车用领航源动力高性能锂电池系列产品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拟投资金额 18 亿元、950MWh 分布式储能电站项目,拟投资金额超过 9.4 亿元。 积极拓展上游储能产品线。在储能领域,公司积极向上游延伸,成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铜箔信息化管理系统及在线工艺控制平台,并拥有自主研发的添加剂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能够生产高性能线路板用铜箔和 6 微米超薄锂电池用铜箔。 公司储能系统主要聚焦电网侧需求。储能系统领域公司主要以五大六小电力企业需求为导向,项目实施规模位于行业前列。2018 年以来,公司披露的储能中标项目包括江苏省首个电网侧储能示范工程项目、湖南龙山大灵山储能项目、将是二期昆山储能电站、以及国内最大的动力电池规划化梯次利用工程等。截至 2020 年末,公司储能领域承接重大工程项目累计超 500MWh,截至 2021 上半年,公司参与设计投标项目累计落地逾 250MWh。 后备电源产品线以通讯配套基站为着力点,运营商采购中标名列前茅。公司储能产品线包括后备电源产品等,以通讯配套基站为着力点,稳抓 5G 商用时机,集中供应配套后备电源系统,凭借高性能、低成本优势持续占据头部企业市场地位。公司在中国移动、中国铁塔等持续中标。2021 上半年,中国铁塔与中国电信备电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联合集中招标项目中,公司以第三名的成绩中标,中标份额 349MWh。 风险提示 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到铜、锂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若原材料涨价将影响公司毛利率水平;海上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如东光伏建设交付节奏不及预期;国内光纤光缆供给端产能放量增长,光纤光缆价格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