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宏微科技-688711-新能源应用占比提升,IGBT模块产品再上台阶-221020

文本预览:
宏微科技(688711) 核心观点 公司3Q22业绩快速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9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15亿元(YoY+66.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31.5%),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YoY+41.9%),毛利率21.77%(YoY-0.37pct)。3Q22单季度实现营收2.82亿元(YoY+108.0%,QoQ+46.1%),归母净利润0.29亿元(YoY+96.3%,QoQ+45.0%,含720万政府补助),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YoY+91.35%,QoQ+37.5%),毛利率21.84%(YoY-0.17pct,QoQ-0.31pct)。 工控IGBT产品夯实基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22年前三季度工控收入占比约53%,变频和伺服电机等高价值量IGBT产品占比提升。同时,公司工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涵盖台达集团、汇川技术、英威腾、合康新能等变频器头部企业,松下、佳士科技、奥太集团、上海沪工等电焊机知名企业。 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逐步放量,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公司22年前三季度汽车主驱IGBT模块收入占比超10%,客户涵盖比亚迪、汇川技术、臻驱科技等。目前,公司包含通用型的车用820A/750V模块产品已获客户验证并开始批量交付,定制型的车用400A/750V模块产品已获认证且批量供货。 新能源发电需求增加,模块应用持续突破。公司22年前三季度光伏收入占比由21年约10%增至29%,充电桩收入占比约为4%。充电桩客户包括英飞源、英可瑞、优优绿能、特来电等公司,光伏客户包括A公司、阳光电源、固德威、格瑞瓦特等多家龙头。目前公司光伏IGBT单管批量供货,80A逆变模块已大批量交付,碳化硅二极管与硅基IGBT混合模块已批量出货,800A/1200V等级的光伏大功率模块预计23年可实现批量交付。 掌握IGBT与续流二极管核心技术,产品开发保持领先。公司基于12寸IGBT平台的微沟槽M4i750V和M6i1200V有望年内完成技术验证,M7i微沟槽1200VIGBT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并获小批量订单,中大电流规格有望23年全面出货。此外,FRED作为IGBT性能实现的关键,公司已掌握软恢复结构、非均匀少子寿命控制技术等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IGBT与FRED芯片、模块设计与工艺实现的技术能力,在新能源应用领域的快速成长。归母净利润0.96/1.42/2.09亿元(YoY+38.8%/48.3%/47.2%),对应22-24年PE分别为92/62/4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发电及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模块产线建设不及预期等。
展开>>
收起<<
《国信证券-宏微科技-688711-新能源应用占比提升,IGBT模块产品再上台阶-221020(7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信证券-宏微科技-688711-新能源应用占比提升,IGBT模块产品再上台阶-221020(7页).pdf(7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国信证券《新能源应用占比提升,IGBT模块产品再上台阶》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宏微科技(688711) 核心观点 公司3Q22业绩快速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9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15亿元(YoY+66.2%),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31.5%),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YoY+41.9%),毛利率21.77%(YoY-0.37pct)。3Q22单季度实现营收2.82亿元(YoY+108.0%,QoQ+46.1%),归母净利润0.29亿元(YoY+96.3%,QoQ+45.0%,含720万政府补助),扣非归母净利润0.22亿元(YoY+91.35%,QoQ+37.5%),毛利率21.84%(YoY-0.17pct,QoQ-0.31pct)。 工控IGBT产品夯实基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公司22年前三季度工控收入占比约53%,变频和伺服电机等高价值量IGBT产品占比提升。同时,公司工控客户结构不断优化,涵盖台达集团、汇川技术、英威腾、合康新能等变频器头部企业,松下、佳士科技、奥太集团、上海沪工等电焊机知名企业。 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逐步放量,产品技术不断升级。公司22年前三季度汽车主驱IGBT模块收入占比超10%,客户涵盖比亚迪、汇川技术、臻驱科技等。目前,公司包含通用型的车用820A/750V模块产品已获客户验证并开始批量交付,定制型的车用400A/750V模块产品已获认证且批量供货。 新能源发电需求增加,模块应用持续突破。公司22年前三季度光伏收入占比由21年约10%增至29%,充电桩收入占比约为4%。充电桩客户包括英飞源、英可瑞、优优绿能、特来电等公司,光伏客户包括A公司、阳光电源、固德威、格瑞瓦特等多家龙头。目前公司光伏IGBT单管批量供货,80A逆变模块已大批量交付,碳化硅二极管与硅基IGBT混合模块已批量出货,800A/1200V等级的光伏大功率模块预计23年可实现批量交付。 掌握IGBT与续流二极管核心技术,产品开发保持领先。公司基于12寸IGBT平台的微沟槽M4i750V和M6i1200V有望年内完成技术验证,M7i微沟槽1200VIGBT产品已通过客户认证并获小批量订单,中大电流规格有望23年全面出货。此外,FRED作为IGBT性能实现的关键,公司已掌握软恢复结构、非均匀少子寿命控制技术等芯片设计与制造技术。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IGBT与FRED芯片、模块设计与工艺实现的技术能力,在新能源应用领域的快速成长。归母净利润0.96/1.42/2.09亿元(YoY+38.8%/48.3%/47.2%),对应22-24年PE分别为92/62/42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发电及汽车需求不及预期,模块产线建设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