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证券-天宜上佳-688033-天宜上佳点评报告:光伏热场迈向龙头,轨交闸片边际回暖-221018

文本预览:
天宜上佳(688033) 投资要点 2022 年三季度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闸片回暖+热场放量 (1)2022 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6.6 亿元,同比增长 75%;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12%。 (2)2022 年 Q3 单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66%;归母净利润 0.5 亿元,同比增长 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下降 8%。 轨交闸片龙头:高铁开行率逐步回升,粉末冶金闸片业务边际回暖公司是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国产替代领跑者,市占率多年维持第一。2022 年三季度轨交行业受疫情影响减弱,高铁开行率较一、二季度回升,预计公司粉末冶金闸片业务营收环比实现高增长。 碳碳光伏热场:大尺寸/自动化设备逐步投产,成本领先且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1)碳碳热场随大尺寸硅片发展加速替代石墨热场,据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0-2025 年市场空间 CAGR 约 14%。公司此前已向高景太阳能、晶科能源、晶澳能源、包头美科等 11 家硅片厂正式供货,与弘元新材签订为期一年的意向合作协议,并与内蒙古和光签订价值 4 亿元(含税)的长期合作协议。 (2)设备优势:业内领先的大规格沉积设备逐步投产,产线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助力降本增效;能源成本优势:四川江油基地电费、天然气价格低于行业平均;预制体自制优势:预制体产线逐步落地,预计三季度自供率达 70-80%。 碳陶制动盘:首个定点已落地,预计明年开始放量,后年将迎爆发 碳陶制动盘顺应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我们测算 2025 年市场空间有望达 58 亿元,当前市场为早期开发阶段。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碳陶制动盘+制动衬片生产商,凭借制动+材料多年研发,占据蓝海市场先发优势,已收到某车企定点通知、并与京西重工(上海)开展战略合作,预计明年开始放量,后年将迎爆发。 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业绩稳健增长,预计未来三年营收 CAGR35%以上受 2022 年上半年俄乌战争爆发等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军用航空高景气。公司子公司瑞合科技是中航工业下属主机厂、航空装备主修厂及多家民用客机分承制厂以及一批航空装备主修厂和多家科研院所供应商,贡献稳健业绩增长。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步导入下游航空航天客户,明年有望实现盈利我国航空航天飞速发展拉动碳纤维复材需求提升。公司子公司天仁道和加码研发,已逐步导入多家航空航天领域客户,预计该业务明年有望实现盈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全年轨交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光伏、大交通稳步推进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4.0/5.9 亿元,同比增长 19%/91%/48%,对应PE 62/33/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热场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碳陶制动盘和军工业务进度低于预期。
展开>>
收起<<
《浙商证券-天宜上佳-688033-天宜上佳点评报告:光伏热场迈向龙头,轨交闸片边际回暖-221018(3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商证券-天宜上佳-688033-天宜上佳点评报告:光伏热场迈向龙头,轨交闸片边际回暖-221018(3页).pdf(3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浙商证券《天宜上佳点评报告:光伏热场迈向龙头,轨交闸片边际回暖》研报附件原文摘录)天宜上佳(688033) 投资要点 2022 年三季度预告: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闸片回暖+热场放量 (1)2022 年前三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6.6 亿元,同比增长 75%;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1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 亿元,同比增长 12%。 (2)2022 年 Q3 单季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5 亿元,同比增长 66%;归母净利润 0.5 亿元,同比增长 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下降 8%。 轨交闸片龙头:高铁开行率逐步回升,粉末冶金闸片业务边际回暖公司是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国产替代领跑者,市占率多年维持第一。2022 年三季度轨交行业受疫情影响减弱,高铁开行率较一、二季度回升,预计公司粉末冶金闸片业务营收环比实现高增长。 碳碳光伏热场:大尺寸/自动化设备逐步投产,成本领先且有进一步下降空间 (1)碳碳热场随大尺寸硅片发展加速替代石墨热场,据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0-2025 年市场空间 CAGR 约 14%。公司此前已向高景太阳能、晶科能源、晶澳能源、包头美科等 11 家硅片厂正式供货,与弘元新材签订为期一年的意向合作协议,并与内蒙古和光签订价值 4 亿元(含税)的长期合作协议。 (2)设备优势:业内领先的大规格沉积设备逐步投产,产线自动化、智能化、连续化助力降本增效;能源成本优势:四川江油基地电费、天然气价格低于行业平均;预制体自制优势:预制体产线逐步落地,预计三季度自供率达 70-80%。 碳陶制动盘:首个定点已落地,预计明年开始放量,后年将迎爆发 碳陶制动盘顺应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我们测算 2025 年市场空间有望达 58 亿元,当前市场为早期开发阶段。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碳陶制动盘+制动衬片生产商,凭借制动+材料多年研发,占据蓝海市场先发优势,已收到某车企定点通知、并与京西重工(上海)开展战略合作,预计明年开始放量,后年将迎爆发。 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业绩稳健增长,预计未来三年营收 CAGR35%以上受 2022 年上半年俄乌战争爆发等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影响,军用航空高景气。公司子公司瑞合科技是中航工业下属主机厂、航空装备主修厂及多家民用客机分承制厂以及一批航空装备主修厂和多家科研院所供应商,贡献稳健业绩增长。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逐步导入下游航空航天客户,明年有望实现盈利我国航空航天飞速发展拉动碳纤维复材需求提升。公司子公司天仁道和加码研发,已逐步导入多家航空航天领域客户,预计该业务明年有望实现盈利。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全年轨交业务受疫情影响较大,光伏、大交通稳步推进预计 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 2.1/4.0/5.9 亿元,同比增长 19%/91%/48%,对应PE 62/33/2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光伏热场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碳陶制动盘和军工业务进度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