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诚信国际-高收益民营房企风险面面观系列(一)下篇:民营房企美元债集中兑付压力较大,再融资不畅尾部风险或将持续暴-211201

《中诚信国际-高收益民营房企风险面面观系列(一)下篇:民营房企美元债集中兑付压力较大,再融资不畅尾部风险或将持续暴-211201(14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诚信国际-高收益民营房企风险面面观系列(一)下篇:民营房企美元债集中兑付压力较大,再融资不畅尾部风险或将持续暴-211201(14页).pdf(14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今年6月以来,蓝光发展、恒大、阳光100、当代置业、新力控股、花样年等房企负面舆情接连发生,中资地产美元债市场大幅杀跌。 与去年3月的危机相比,此轮地产美元债下跌持续时间更长、幅度更大,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地产行业基本面发生恶化,主要体现在融资渠道不畅、销售去化放缓等。 近期房地产政策释放出一些积极信号,包括央行鼓励在途按揭及开发贷加快投放、国内开辟还债绿色通道等,地产宽信用预期升温,但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和基调下,考虑到政策传导的周期和效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对于民营房企的信心修复尚需时日。 民营房企当前再融资困难,如何匹配流动性顺利完成年内及2022年的集中兑付压力值得关注,资产出售、股东注资等方式或许能成为短期缓释债务风险的工具,但腾挪空间有限,债务到期压力较大、再融资不佳的主体估值波动风险和信用风险或将加剧。 房企境外美元债发展历史及市场表现发展历史:2010-2013年,房企境内融资渠道收紧、境外发债政策相对宽松,地产美元债发行规模和净融资额快速增加;2014-2016年,境内房企债券发行放松,地产美元债发行金额有所下降;2016年底首提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境内发债再次受到强监管,地产美元债发行规模再次增长;2019年7月发改委发布778号文限制房企中长期境外债务增量,地产美元债净融资额有所回落。 市场表现:2020年以来“三道红线”、贷款两集中、供地“两集中”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落地,“高杠杆、快周转”的运营模式难以持续,今年房地产板块尾部风险加速释放,地产高收益美元债指数在6月快速下跌,10月信用风险向流动性风险传导,带动投资级指数走低;11月中旬随着政策释放暖意,市场悲观情绪有所缓和,指数止跌反弹。 高收益民营房企美元债再融资能力跟踪发行规模及净融资:2021年1-10月,高收益民营房企样本主体累计发行美元债券65只(去年同期83只),累计发行规模231.58亿美元,同比下滑32.77%,同期到期规模315.01亿美元,合计净流出83.43亿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净融资182.07亿美元,今年美元债融资渠道正在逐步收缩。 发行利率及利差:2021年1-10月,在地产融资环境收紧、负面事件频发的大环境下,市场风险偏好下降,对于弱资质主体的风险补偿要求增加,高收益民营房企样本主体加权发行利率震荡上行,由1月的5.90%震荡上行至10月的11%,加权信用利差也由1月的542BP上至10月1031.5BP,期间7月、8月、10月发行成本出现异常变化,主要系7月境外评级在BB-至BB+的样本企业发行较多、票面利率和信用利差相对较低,拉低了发行价格;8月和10月依次仅有阳光城、新湖中宝发行票息12.5%、11%的美元债券,拉高了8月和10月的发行价格。 高收益民营房企美元债到期压力测算从存量规模看:截至2021年11月12日,高收益民营房企样本主体存量美元债券共计1151.24亿元,含回售条款的美元债券规模较少,未来三年集中偿付和付息压力较大。 分月度来看,2022年1月、3月、4月、6月、10月到期压力较大。 从样本主体看:到明年年底之前美元债到期及回售压力较大的主体包括恒大、佳兆业、花样年、融信、新城等主体,在民营房企再融资环境较差的情况下,此类主体的估值波动风险和信用风险值得关注。 总体而言,近期地产行业政策层面释放的利好信号是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进行微调,旨在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地产宽信用预期升温。 不过资金目前更多地流向高等级国有性质房企,投资者对于民营房企的信心修复仍需时日。 再融资重压下,弱资质、高债务民营房企信用风险仍在出清、或在底部徘徊。 在此轮房地产行业去杠杆化的供给侧改革中,“高杠杆、快周转”的经营模式已经失效。 中长期来看,房地产行业调整压力下,房企发展需回归自身产品实力和管理能力,结合资源禀赋、在稳健经营的前提下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夯实信用实力。 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经营稳健、优质土储充裕、短期债务压力较小的房企,择机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