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国内新能源车维持高景气度,美国光伏装机需求有望释放-221016

《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国内新能源车维持高景气度,美国光伏装机需求有望释放-221016(21页).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国内新能源车维持高景气度,美国光伏装机需求有望释放-221016(21页).pdf(21页精品完整版)》请在悟空智库报告文库上搜索。
(以下内容从华西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周观察:国内新能源车维持高景气度,美国光伏装机需求有望释放》研报附件原文摘录)1.新能源汽车 9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维持高景气度 我们认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创历史新高,销量达70.8万辆,同环比分别增长94%、6%;1-9月,新能源汽车实现累计销量457万辆,同比增长113%。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渗透率为27.13%,同比增长9.83pct;2022年1-9月累计渗透率达23.42%,同比增长11.89pct,电动化进一步提升。在包括国家及地方不断推出促进政策、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内各环节技术不断迭代和优质车型持续推出等因素推动下,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看好锂电池行业及上游产业链。 核心观点: 新能源汽车短期高景气度恢复趋势逐步确立,中长期高成长逻辑主线不变,全球电动化实现共振,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加速渗透阶段。持续看好: 1)国内新能源汽车恢复高景气度态势,电池端原材料价格影响向下游传导+下半年材料成本下降,有望迎来量利修复; 2)制造工艺、电池结构、化学材料等多个方面的技术升级,带来包括电池端在内的多环节机遇,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将加固自身护城河; 3)快充性能需求提升,有望带动负极材料、CNT导电剂等相关材料技术迭代以及需求提升; 4)钠离子电池技术日趋成熟,有望在储能、低速车等领域实现率先应用,具备相关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集流体以及电池端技术、产品、产能布局的企业有望获得增量市场; 5)供需偏紧+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有望加速需求扩大的铝箔环节; 6)终端需求迎来反弹后,中上游供给仍偏紧的负极材料(石墨化)、隔膜、铜箔等; 7)原材料价格回落叠加动力电池价格上涨,盈利有望向好的动力电池企业; 8)龙头高成长、高确定性机会,特斯拉、比亚迪及新势力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LG化学等动力电池供应链; 9)长续航、快充需求扩大,以及4680电池等新技术落地,带来的高镍正极材料、硅基负极材料、导电剂以及新型锂盐等环节机遇; 10)需求定位愈加清晰,带来的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电池以及正极材料机会;以及高镍化趋势带来的正极材料以及前驱体行业格局更加明朗,龙头优势有望不断放大;海外客户占比较高的供应商成本传导更具优势; 11)在行业快速增长趋势下,自身优势增强推动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表现的二线标的; 12)竞争格局清晰,具备较强的护城河标的;技术路线明确,拥有迭代逻辑较强产品的优秀企业; 13)产能加速布局有望显著受益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相关标的; 14)在政策支持下,有望快速发展的氢能源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环节; 15)储能、两轮车等具备结构性机遇的细分环节,以及持续完善的充换电设施环节; 16)动力电池结构以及工艺持续优化,4680等大圆柱电池应用进程加速,高镍正极、硅基负极、导电剂、封装材料等需求有望不断释放。 受益标的:天奈科技、宁德时代、鼎胜新材、亿纬锂能、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璞泰来、中科电气、容百科技、振华新材、中伟股份、诺德股份、嘉元科技、恩捷股份、星源材质、德方纳米、震裕科技、天赐材料、孚能科技、鹏辉能源、华友钴业、宏发股份、科达利、特锐德等。 2.新能源 美国停征进口东南亚四国的太阳能组件“双反”关税 我们认为,美国是全球主要的光伏装机市场,本次对东南亚四国光伏电池组件关税的免除措施目的在于保障美国国内日益扩大的光伏组件需求,有望提升美国光伏装机规模,在东南亚四国有组件产能布局的组件厂商有望受益。 唐山印发13GW海风项目规划方案,辽宁支持省内各市建设海风基地 我们认为,我国沿海区域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且海上风电靠近东部负荷中心消纳更将方便,海上风电是助力我国实现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沿海各省市积极推动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福建漳州(50GW),江苏盐城(33GW),广东汕头(60GW)以及唐山(13GW)先后出台海风发展规划,国内海上风电具备长足的发展空间。 青海省发改委印发《2022年青海省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 我们认为,新能源配储已经成为国内风光新能源发展的趋势,此次青海新能源开发建设方案体现了配储的重要性并做出了明确要求,部分项目电化学具备较高的配储比例和时长,也鼓励了压缩空气、光热、熔盐、制氢等新型储能的发展,未来储能装机的需求有望进一步提高。 核心观点: (1)光伏 光伏项目具备较强的“投资品”属性,项目内部收益率是影响行业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产业链供应能力的增强将提高装机规模上限:今年全球装机量有望达到250GW,明年有望达到350-400GW,中长期看在全球能源转型背景下,具备较好经济性的光伏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行业发展趋势上,我们认为,1)随着N型新技术电池片经济性显现,电池片出货结构中N型特别是TOPCon产品占比有望持续提升;2)硅料产能逐季释放有望向下游让利,下游制造端可在其他非硬性供需紧张环节通过国产替代等,谋求量利关系更优解;3)在上游紧平衡下,组件厂商景气度出现分化,凭借上游布局/渠道/成本端等优势,需求向头部供应商聚集,同时,重视在成本端及产业链布局上具备优势的新进入者对二三线厂商份额的进一步挤占和自身市占率的增强。 关注市场变化下的供需关系及技术变革下的结构性机遇,如N型硅片及多晶硅、垂直一体化厂商、耗材环节和设备环节、逆变器、光伏胶膜、分布式光伏、光伏支架、石英砂等。 受益标的:通威股份、TCL中环,隆基绿能、晶澳科技、天合光能、晶科能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阳光电源、昱能科技、禾迈股份、正泰电器、芯能科技、福斯特、海优新材、中来股份、联泓新科、中信博、石英股份等。 (2)风电 短期来看,行业量增价稳:①1-9月国企累计招标达74.15GW,行业需求有所支撑。根据风电之音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30日,9月国有企业开发商共发布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达6.72GW;1-8月国有企业开发商累计风电机组设备采购招标容量达74.15GW。22年招标规模同比21年同期显著增长,为后续风电装机需求提供可靠保障;②低价竞争暂缓。根据风电头条不完全统计,2022年9月份风电中标项目累计3.74GW,其中陆上风电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2980元/kW,最低中标单价为1965元/kW;陆上风电不含塔筒最高中标单价为2030元/kW,最低中标单价为1850元/kW。 中长期看,风电是实现“碳中和”的能源替代形式之一,平价时代风电行业将摆脱周期性波动特点,持续看好风电行业的装机需求及发展空间。 受益标的:大金重工、日月股份、东方电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宝胜股份、汉缆股份、万马股份、天顺风能、天能重工、广大特材、新强联、长盛轴承、明阳智能、金风科技、中材科技、金雷股份等。 (3)储能 我们认为,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深入,风电、光伏装机量规模不断扩大带来储能领域景气度攀升,欧洲市场高电价推动户用储能快速增长,储能市场空间有望超预期。我们看好: 1)电池:储能系统装机规模的快速增长将直接推动锂电池需求提升,以及钠电池、钒电池等技术发展以及应用,具备性能成本优势、销售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企业有望受益; 2)逆变器:PCS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性强,且用户侧储能与户用逆变器销售渠道较为一致,逆变器技术领先和具备渠道优势的企业有望受益; 3)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集成看重集成商的集成效率、成本控制以及对零部件和下游应用的理解,在系统优化、效率管理、成本管控以及应用经验具备竞争优势的供应商有望在储能市场规模扩大中受益。 4)高压级联:国内风光配储政策力度加强,大容量储能项目有望加速建设,高压级联技术有望迎来机遇。 5)海外储能:欧洲能源紧张,需求加大带来供需错配机遇,海外户用以及工商业储能环节将受益增长。 受益标的:智光电气、金盘科技、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德业股份、科士达、宁德时代、亿纬锂能、鹏辉能源、国轩高科、派能科技等。 3.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不达预期;新能源装机、限电改善不达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降风险;疫情发展超预期风险。